價值型投資
專家觀點
大銀微系統 (4576-TW) 近年受惠於自動化與半導體市場需求回升,營運持續增溫。2025 年 7 月營收達 2.29 億元,年增超過三成,且已連續多月維持雙位數成長。公司主力產品為精密運動控制元件與奈米級定位平台,應用遍及半導體、光電與各類自動化設備,具備高精度、高穩定度與潔淨室規格,具明顯技術門檻與客戶黏著優勢。
專家觀點
今天大盤開高走低,許多股重挫,然而這檔股票逆勢往上,基本面與展望非常好,慶龍老師總會在關鍵時刻帶給大家價值型投資績優股。昇陽半導體 (8028-TW) 為台灣市佔率第一、全球第二的再生晶圓供應商。董事會在 2025 年追加資本支出 43.79 億元,使全年資本支出達逾 79 億元,規模比原先規劃成長逾一倍。
專家觀點
慶龍老師早在上週二就在節目提到趕快上車,這兩天連賺兩根漲停板,趕快來看看基本面是如何支撐這檔股票。精成科 (6191-TW) 於 2025 年完成對日本高階 PCB 廠 Lincstech 的 100% 併購,正式跨入 AI 伺服器與半導體領域的高階供應鏈,透過產品轉型與地緣布局優化,成功擺脫近三年營運衰退,重返成長軌道。
專家觀點
今天牧德在大盤跌還在盤中強勢攻漲停,這檔價值型投資績優股在上週五慶龍老師直接在節目告訴大家,今天得到驗證。牧德科技原為 PCB AOI(自動光學檢測)龍頭廠,過去營收結構長期高度集中於單一產品線。近年來,公司積極推動產品與市場的雙軌轉型策略,並於 2025 年法說會明確提出「雙軌四線」發展藍圖,正式進軍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力拚擴大產品組合與營收動能。
專家觀點
嘉澤 (3533-TW) 專注於伺服器與資料中心使用的高階連接器產品,近年搭上 AI 伺服器高速成長趨勢,持續升級產品規格與整合設計能力,並成功導入 Intel 與 AMD 平台的下一代 AI 伺服器系統,近期已正式量產出貨,下半年起進入實質放量階段,預期 2026 年前為主要成長期。
專家觀點
在雙鴻 (3324-TW) 股價仍處低位時,慶龍老師早已看見公司潛力布局,之後在第二季匯損利空期間再加碼,佈局具備長線成長題材的關鍵轉型股。隨著 AI 伺服器推動水冷技術成為主流,雙鴻 (3324-TW) 也成功導入 GB200 與 GB300 系統,第三季起開始出貨,產品涵蓋水冷板、CDU、快接頭等高附加價值模組。
專家觀點
新日興 (3376-TW) 近年積極從筆電轉軸供應商,轉型切入高階穿戴裝置與折疊裝置市場。隨著蘋果預計於 2026 年下半年推出首款折疊 iPhone,公司成功成為雙軸承供應商之一(另一家為美商安菲諾),可望奪下約半數轉軸訂單。法人預估,折疊軸承單價與毛利遠高於傳統筆電產品,加上初期出貨量上看 1,500 萬支,有機會為新日興 (3376-TW) 帶來逾百億元營收,推升 2026 年合併營收年增超過 85%,每股盈餘上看 13 元,寫下獲利新高。
專家觀點
迅得 (6438-TW)7 月營收達 6.05 億元,年增 41.7%,創歷史次高,累計前七月營收年增近三成,顯示出半導體與 PCB 產業需求推升出貨表現。2025 年下半年起,迅得(6438-TW) 預計受惠於台積電 CoWoS 廠區的封裝倉儲需求,以及東南亞 PCB 廠加速擴產,營運動能續強。
專家觀點
慶龍老師在 7/11 節目中蓋牌分享被遺忘的珍珠,7/16 解密開牌是環球晶 (6488-TW) 當時價格還在 309 低點呢,今天強攻漲停,節目的分析是不是很有價值。環球晶 (6488-TW) 是全球前三大的矽晶圓製造商,長期供應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材料,近期更被蘋果納入美國製造計畫,未來地位持續升溫。
專家觀點
緯穎 (6669-TW) 是全球前三大 AI 伺服器代工廠,近年積極從代工走向 AI 系統整合供應商,營運結構也逐步轉向高單價、高附加價值產品。近期在 Meta 與微軟兩大客戶同步擴大資本支出下,法人看好緯穎的出貨動能將持續強化,後續營運成長可望延續。
專家觀點
大成鋼 (2027-TW) 是美國最大鋁捲板通路商,市佔率超過 60%。近期美國將鋼鋁產品進口關稅調升至 50%,使得大成鋼在美設廠的生產優勢更加明顯。因為不需繳交重稅,出貨價格更具競爭力,同時還能提升毛利率,法人預估今年營收有機會挑戰千億元,毛利表現也可望再創高點。
專家觀點
全球 AI 伺服器市場快速擴張,其中超過九成的產能來自台灣,而鴻海 (2317-TW) 則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法人指出,鴻海 (2317-TW) 目前在 AI 伺服器市占率已超過四成,並擁有 2027 年前的長期訂單能見度,將是未來幾年 AI 基礎建設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專家觀點
今天大盤下跌超過百點,華擎 (3515-TW) 股價仍逆勢強勢表現,顯示市場對其轉型成果的高度認同。公司近年積極從傳統主機板轉向 AI 伺服器平台,已開始交付 NVIDIA HGX B200 系統,預估 2025 年 AI 伺服器營收將占比超過四成,成為營運主軸。
專家觀點
慶龍老師早在 7/11(五)就獨家分析環球晶 (6488-TW) 是績優股中「被遺忘的珍珠」,今日攻上漲停,市場開始回頭關注這檔隱形冠軍。AI 伺服器對矽晶圓的使用量是傳統伺服器的 3.8 倍,帶動整體用量與規格需求同步提升,成為近期矽晶圓價格上漲的核心推力。
專家觀點
美國最新宣布放行輝達 H20 晶片出口中國,帶動 AI 供應鏈整體信心回溫,也直接解除雙鴻 (3324-TW) 先前因出口受限導致的出貨疑慮。今天股價大漲近 9%,市場已提前反映這項重大轉機。雖然 H20 是為中國市場設計的降階版晶片,但仍有高熱能處理需求,對雙鴻 (3324-TW) 的液冷技術形成正面帶動。
專家觀點
最近股價維持強勢,也正是慶龍老師提到的輪漲輪動邏輯,搭配未來 AI 展望題材持續發酵。隨著 AI 資料中心升級與高速傳輸需求升溫,光通訊產業正迎來新一波技術革新。華星光(4979-TW)與聯亞(3081-TW)在矽光子與 CPO(共封裝光學)技術上形成上下游互補,是 2025 年台灣光通訊供應鏈中最具成長潛力的雙引擎。
專家觀點
隨著 AI 模型運算量急速膨脹,資料中心對高速傳輸元件的需求從未這麼強烈,而聯鈞 (3450-TW) 正是這波趨勢下的核心受益者。公司過去以雷射二極體封測技術聞名,近年積極轉型,已在 AI 供應鏈中取得穩固地位。從 2023 年資料中心相關營收占比不到兩成,到 2025 年上半年正式突破五成,營運結構已全面升級。
專家觀點
國巨 (2327-TW) 從晶片電阻起家,靠著連年併購擴大版圖,轉型為全球少數可同時供應電阻、電容、感測器與磁性元件的大型元件集團。目前全球每三條電路就有一條使用國巨產品,擁有高度產能整合能力與客戶依賴度,是台灣少見的全產品線電子零件整合商。
專家觀點
玉晶光 (3406-TW) 長年專注於高階光學鏡頭製造,為全球智慧型手機、AR/VR 裝置與 AI 應用提供關鍵零組件,是蘋果主要供應商之一。公司憑藉技術研發與品質穩定度,在潛望式鏡頭、超廣角鏡頭、3D 感測與模造玻璃等領域打下基礎,近年營收與 EPS 屢創新高,也穩步擴展至非手機領域如車用、智慧眼鏡與機器人鏡頭,展現多元化實力。
專家觀點
從 2024 年底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透露馬斯克轉向機器人應用、並開始下單相關晶片,到 2025 年 6 月親口強調「人形機器人晶片不是等到 2026 或 2027,而是現在就已經貢獻營收」,這段時間見證了 AI 機器人從願景走向量產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