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利率
一手情報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年會演說釋放鴿派訊息,市場對於聯準會下週降息抱持高度期待,債券明顯受到投資人青睞,統計顯示,截至 8 月 28 日止,單週淨流入全體債券型基金之金額為 197 億美元,其中 125 億美元淨流入投資級債券基金 (資料來源:EPFR, BofA Global Research)。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9/10)野村腳勤觀點:●2026 年成長性更勝今年受到對等關稅與台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台股上市公司今年的 EPS 成長明顯放緩。根據野村內部股票池的估算,2024 年整體 EPS 成長達 38%,但今年預估僅有 5.3% 的成長。
美股雷達
美國公債周二 (9 日) 下跌,結束連續四個交易日的漲勢,投資人聚焦本周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憂心持續的物價壓力恐阻礙聯準會 (Fed) 降息空間。各期美債殖利率普遍上升 2 至 3 個基點,10 年期與 30 年期殖利率自數月低點反彈。上周五公布的就業數據疲弱,曾一度推升市場對 Fed 降息的預期,帶動公債連日上揚。
基金
隨著高股息 ETF 的 9 月除息熱潮啟動,近兩個月來以「月配息王」姿態出場的 FT 臺灣永續高息(00961)以配息率優、交易熱度高,成為市場焦點,近日宣布 9 月預估除息金額,市場推算年化配息率可超過 6% 後,率先吸引外資、自營商等法人「聰明錢」卡位布局。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末宣布辭職,這一政治變動立即在日本政府公債市場引發了複雜且分歧的反應。雖然短期公債殖利率下跌,但長期公債殖利率卻上漲,市場聚焦日本的經濟數據以及央行潛在的政策轉向。日本 10 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周一 (8 日) 下滑至約 1.57%,創下 3 周以來的新低。
ETF
美國最新非農就業、失業率低於預期,為「大降息」吹響前奏曲,9 月已公告除息的債券 ETF 共計 44 檔,密集除息周將落在下周,根據 Cmoney 資料統計,非投等債 ETF 包辦年化配息率前五名,其中,月配息的第一金優選非投債 (00981B-TW) 及群益優選非投等債 (00953B-TW) 年化配息率高達 8.95% 及 7.69%,復華彭博非投等債 (00710B-TW)、凱基美國非投等債 (00945B-TW) 與富邦全球非投等債 (00741B-TW) 等 3 檔年化配息率也達 6.5% 左右。
過去兩個月,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一個極不尋常的現象:從歐美再到日本,西方主要經濟體的長期國債市場集體遭遇大規模拋售潮,引發長債價格暴跌、殖利率飆升的罕見局面。這一現象不僅打破市場對已開發國家債券「避險天堂」的傳統認知,更反映出西方貨幣信用體系正面臨嚴峻挑戰。
避險買盤回歸市場,美債殖利率週五 (5 日) 大幅走低,投資人押注聯準會 (Fed) 可能在 9 月會議採取更大幅度的降息,以支撐放緩的勞動市場。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於 5 日公布 8 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當月新增非農就業 2.2 萬人,明顯低於市場預期的 7.5 萬人;同時,8 月失業率升至 4.3%,創下自 2021 年 10 月以來的新高。
據《Investing.com》報導,美股自 4 月以來展現出強勁韌性,且自 7 月起漲勢明顯擴散,但 Raymond James 分析師提醒,市場動能仍取決於三個關鍵因素。Raymond James 在報告中寫道,「自 4 月以來,美股展現出韌性,而自 7 月起漲勢已大幅擴散,我們認為這背後建立在三個關鍵條件之上:強勁的企業獲利、低油價,以及關鍵的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維持在 4.5% 以下。
高盛集團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市場正進入一個全新的「後現代周期」(postmodern cycle),投資環境與過去四十年大不相同,投資策略必須要轉向。高盛全球股票策略主管 Peter Oppenheimer 表示,未來市場的波動性與結構性分化將加劇,投資人若仍依賴「買進持有」或被動追蹤指數的傳統策略,恐難再獲得理想報酬,反之,具備精準選股能力的投資人將更有機會脫穎而出。
根據新加坡 QCP Capital 的投資報告,多項宏觀經濟指標正為比特幣的未來描繪出一幅看漲的藍圖。其中,美元持續走弱、政府治理風險上升以及殖利率曲線趨陡是推動此一趨勢的三大關鍵因素。美元貶值與黃金創高今年以來,衡量美元兌一籃子外幣價值的美元指數 (DXY) 已下跌 11%,目前在 98.23 附近徘徊。
全球主要經濟體正陷入一場名為「債癮」的風暴,擴張的財政政策正將各國拖入一場持久的債務考驗。自 8 月底,全球長期公債市場掀起一波拋售潮,從歐洲蔓延至北美,推動各國長期債券殖利率飆升至數十年來的新高,並對全球股市構成壓力。本輪全球長期債券殖利率的急劇上升,由各國具體的政治和財政事件接連引爆。
債券
全球債券市場拋售壓力於週三 (3 日) 有所緩和,然而,從日本到英國再到美國,市場對主要經濟體財政健康的擔憂依舊存在,長天期債券的借貸成本仍維持在多年高點附近。日本首相石破茂親信宣布辭職,引發投資人對財政健康狀況的擔憂,推動 30 年期國債殖利率升破 3%,創下歷史新高。
債券
全球債券市場正籠罩在新一波的賣壓之下,先前被視為全球最安全資產之一的政府公債,如今正面臨投資人信心的嚴重侵蝕。市場的主要憂慮來自於對持續性通膨、各國龐大的債務發行量,以及對財政紀律鬆弛的疑慮,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全球債券殖利率的飆升。全球主要市場殖利率同步飆升這股拋售潮的影響範圍遍及全球主要經濟體。
日本正陷入全球公債拋售潮與國內政治不確定性交織的雙重困境,金融市場波動顯著加劇,日本 30 年期國債殖利率今 (3) 日一度飆升至 3.28%,創歷史最高紀錄,20 年期國債殖利率也觸及 2.69%,創 1999 年以來新高,同期日元則持續走弱。
美股雷達
由於投資人對政府財政狀況的疑慮增加,英鎊、日元周二 (2 日) 下滑,並帶動美元上揚,在此同時,投資人關注本周五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以尋找和美元下一步走勢有關的跡象。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 ICE 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74%,報 98.37。
如果以歷史為鑑,長期債券可能將迎來危險的 9 月。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過去十年,全球 10 年期以上政府公債在 9 月的跌幅中位數為 2%,為全年最差的月度表現。這一趨勢將讓債券投資人感到擔憂,由於擔心各國政府將加強舉債力度以兌現支出承諾,今年最長期限債券的殖利率已落後於較短期限債券。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2 日) 開盤走跌,道瓊指數一度大跌逾 500 點,投資人憂慮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關稅合法性以及全球公債殖利率攀升,加上 9 月向來為股市表現疲弱的月份,市場情緒轉趨謹慎。美元走強,焦點也轉向本周即將公布的美國重要經濟數據。
美國公債殖利率周二 (2 日) 大幅走高,主因法院裁定川普政府多項關稅非法,帶來政府可能必須退還已收關稅的前景,市場憂慮這將進一步加劇本就緊繃的美國財政狀況。基準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上升逾 6 個基點,報 4.287%;30 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超過 6 個基點,至 4.978%;2 年期殖利率也漲近 3 個基點至 3.652%。
國際現貨黃金價格 (XAUUSDOZ) 今 (1) 日在亞洲交易時段早盤開高,一度向上觸及每盎司 3450 美元,持續在歷史高點附近徘徊,本周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將是金價能否突破歷史高點的重要參考。澳盛銀行 (ANZ) 研究部指出,金價短期內可能會盤整,然後在年底前再次反彈,邁向 3600 美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