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
隨著聯準會 (Fed) 本月中降息近乎成為定局,選擇權市場的交易員普遍預期,美股將在周四 (11 日) 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公佈前維持高檔運作,但數據若顯示美國通膨開始升溫,這種預期恐將成會危險的賭注。市場普遍預期,Fed 將在下周三 (17 日) 降息 1 碼,因美國就業成長陷入停滯,經濟急需提振。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即將公布的第二季財報,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僅因其自身表現,更因其對整個 AI 產業的潛在影響。根據美國期權市場數據,選擇權交易員預計輝達在美國時間周三 (27 日) 市場收盤後公布第二季財報後,其市值可能出現約 2600 億美元的波動。
台股新聞
2025 年 FIA 台灣衍生性商品市場發展研討會,今 (14) 日由期交所及美國期貨業協會 (FIA) 於台北共同舉辦,此次會議匯聚來自台、美、歐、新加坡及香港等地交易所代表與專家逾 300 位與會。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表示,去年台灣期貨交易量達 3.95 億口,穩健推升至新高水準,未來將推更多精準、具彈性的新商品,逐步擴大夜盤交易商品。
一份整體而言溫和的美國通膨報告,顯著提振了交易員對聯準會 (Fed) 即將降息的預期,甚至有部分觀點認為,聯準會可能採取幅度更大的降息措施。在數據公布後,短期公債殖利率應聲下跌。市場對於聯準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降低借貸成本的押注,近幾周來已透過互換、選擇權和直接公債多頭等方式大量湧入。
指數
為促進市場活絡,臺灣期貨交易所於今 (6) 日公告調整台股期貨契約 (TX) 等 21 種期貨與選擇權契約保證金,原始保證金調降比率從 4.35% 至 12.5% 不等,並自 114 年 8 月 7 日收盤後生效。以下為各產品的調整前後金額與調高比率:股價指數類期貨契約台股期貨契約(TX):原始保證金調整前為新台幣 339,000 元,調整後為 306,000 元,調降約 9.73%。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Barron's) 報導,美股屢創新高之際,一場投機狂潮正悄然席捲市場,包括零日到期 (當日到期) 選擇權 (0DTE)、迷因股、比特幣與高槓桿操作在內的交易行為大舉擴散,不少資深市場觀察家警告,這波熱潮與 2000 年網路泡沫有諸多雷同之處。
外匯
外匯選擇權市場正預示美元將面臨新一輪壓力,恰逢一系列風險因素,預計在 8 月即將來臨之際對美元構成拖累。彭博美元即期指數的一個月風險逆轉指標,這個關鍵的市場情緒指標,兩周來首次轉入負值區域,表明市場傾向於針對美元走軟採取保護措施。此次定價調整反映了看跌力量可能重新占據主導地位的預期。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專欄主筆、McMillan Analysis 總裁 Lawrence McMillan 於周四 (17 日文) 刊出文章,輝達 (Nvidia)(NVDA-US) 股價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市值突破了 4 兆美元,成為歷史上最具價值的上市公司。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一 (14 日) 報導,隨著川普政府再次揚言對歐盟、巴西等貿易夥伴徵收高達 30% 至 50% 的新一輪關稅,企業財報季正面臨不確定性升溫的雙重考驗。投資人紛紛透過選擇權市場布局應對潛在波動,預期財報當天的股價波動幅度將高於過去幾季。
外匯
選擇權交易員正準備應對政治衝擊、貿易摩擦以及聯準會預期轉變,從而壓低日元兌美元匯率。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 Group)中央限價訂單簿的數據,7 月 11 日,美元兌日元買權(若日元兌美元貶值,其價值會增加)的交易量是賣權的兩倍以上。
外匯
歐元兌美元正經歷逾 20 年來最長的連勝紀錄,選擇權交易員持續看漲。歐元周二 (1 日) 曾升至 1.1829 美元,為 2021 年 9 月以來最強水準,年初至今已漲約 14%。若收盤續揚,將是連續第九個交易日上漲,此為 2004 年以來最長漲勢,自 1999 年歐元誕生以來僅出現過兩次。
台股新聞
一、選擇權一次搞懂!選擇權(又稱期權 / Option)本身是一種契約,就像買保險一樣,提供一個保護網來對抗市場的不確定性。選擇權賦予買方在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物的權利,這項權利稱為買權(Call)或賣權(Put),而買方在取得買權時,需要支付一筆權利金給賣方;而賣方則有義務在取得賣權後,要求買方依約定條件履行交易。
美股雷達
野村證券策略師週三 (25 日) 發布報告指出,在未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可能有逾 1,000 億美元資金湧入美股,為近年來最大規模潛在流入之一。此舉可能為股市注入短期動能,但亦伴隨未來急跌風險。野村跨資產策略師 Charlie McElligott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其模型預測來自「波動調節基金」(Volatility-control funds) 的資金可能大舉進場。
外匯
《彭博》周三 (18 日) 報導,在聯準會 (Fed) 可能轉趨鴿派的預期之下,即使中東衝突推升油價,美元仍呈現下跌走勢,顯示市場對利率政策與避險需求的看法分歧。在 Fed 貨幣政策決策即將公布之際,現貨與選擇權市場對美元出現明顯分歧。美元現貨交易員普遍看空,促使美元指數接近三年低點,反映市場預期 Fed 主席鮑爾將承認近期通膨降溫的趨勢,為未來可能降息鋪路。
期貨
臺灣期貨交易所(期交所)(27) 日推出「週五到期臺指選擇權」,進一步擴充週選擇權到期日結構,與現行週三到期週契約互補,於一週內將有週三及週五兩個到期日,提供交易人彈性布局及調整部位的機會,有效應對短期市場波動。近期大型國際科技企業財報或美國重大經濟數據常遇到週四盤後發布,週五到期契約協助交易人更有效的進行短期避險及應對重大市場事件的策略佈局,當預期臺股週五開盤呈現明顯反應,交易人就可以利用週五到期契約預先建立或調整部位。
歐亞股
對美國交易者而言,新興市場股市曾因川普的貿易戰攪亂標普 500 指數,而意外成為收益來源,表現優於美國股市。然而,選擇權訊號預示這種優異表現可能將告一段落。iShares MSCI 新興市場 ETF(EEM-US) 今年上漲 14%,是自 2009 年以來超越標普 500 指數幅度最大的一次。
在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國際油價下跌的背景下,俄羅斯盧布卻逆勢飆升成為全球焦點。根據美國銀行最新數據,今年來盧布升值逾 40%,領先全球主要貨幣,盧布兌美元 (USDRUB) 匯率從今年初的 113 大幅下探至 78,徹底扭轉過去兩年連續貶值超 40% 的頹勢。
台股新聞
台股今天在大戶買盤訊號驅動下強勢上漲近五百點,成交量同步放大至 4000 億元之上,資金信心顯著回流,不僅指數重新站穩短期均線,盤面結構也出現明顯轉強,核心關鍵來自台積電領軍的電子三族群動能續航,以及儲能題材的突破點火。〈台積電釋三大利多站回主舞台,供應鏈同步受惠〉智霖老師在 4 月中直播直白點出 AI、散熱、半導體三族群的佈局時點,今日最受關注的莫過於是台積電(2330-TW)昨日的股東會,市場對董事長魏哲家先生釋出的三大訊息反應積極,再度坐實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關鍵地位,也對對儲能與能源供應鏈帶來政策與產業雙利多,2 奈米製程良率突破 90%,量產進程順利,加上先進封裝趨勢,更是直接帶動家登(3680-TW)、弘塑(3131-TW)等供應鏈股價走高,技術型態轉強,奇鋐(3017-TW)和雙鴻(3324-TW)等散熱族群則持續攻高,成為市場焦點。
台股新聞
在美股標普期貨創高、科技股續強帶動市場信心下,台股雖短線震盪,但技術與籌碼面正逐步沉澱,補漲契機醞釀中,本文將解析三大 AI 相關族群的後市潛力,協助投資人掌握節後布局方向。〈美股多頭延續,台股相對落後有補漲空間〉近期美股持續創高,標普 500 期貨突破 6000 點,延續反彈行情多方慣性,市場對 AI 與科技股的信心進一步提升,輝達財報優於預期成為多頭延續的重要催化劑,相比下,台股連續五個交易日出現開高走低,顯示節前投資人追價意願不足,台股目前與美股相比約落後 500 至 600 點,節前賣壓與籌碼調整明顯,短線上需消化外資賣超與技術面壓力,整體走勢偏以震盪整理為主,雖因 MSCI 季度調整尾盤爆量超過 1300 億元,但權值股如台積電 (2330-TW) 與聯發科 (2454-TW) 表現相對穩定,顯示波動主要來自被動資金進出。
幣圈
儘管比特幣近日自歷史高點回落,選擇權市場的動態顯示,交易人對後市仍維持高度樂觀。根據加密貨幣市場數據平台 Coinglass 統計,截至周五 (23 日),比特幣未平倉選擇權合約總金額達 482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比特幣本周四一度創下每枚 111,980 美元的歷史高點,隔日下挫最多 3.4%,跌至約 107,357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