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
基金
黃金價格持續強勢上攻,根據《Investing.com》報導,截至 9 月 12 日,金價已漲至每盎司 3,648 美元,距離本月稍早創下的歷史新高 3,674 美元僅一步之遙。瑞銀最新預測顯示,金價將於 2025 年底升至 3,800 美元,2026 年中再進一步達到 3,900 美元,並上調 ETF 持倉預估至近 3,900 公噸,顯示市場對黃金的信心持續升溫。
歐亞股
過去一周,美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非農就業與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整體呈現出「偏冷」的態勢,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聯準會(Fed) 本周將宣布降息的預期。受此影響,全球資本市場迅速反應,新興市場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多國股市表現搶眼,頻創歷史新高,其中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上周五 (12 日) 收漲 1.19%,連 4 天刷新歷史高點,MSCI 亞洲指數上周亦漲 3.18%,韓國、新加坡、巴西及墨西哥等相繼創歷史新高。
據《Investing.com》周五 (12 日) 報導,瑞銀 (UBS) 上調了黃金價格預測,因這項貴金屬的強勁漲勢持續,受到美國降息預期、美元走弱及持續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支撐。黃金今年以來已上漲 39%,至每盎司 3,648 美元,距離本月稍早創下的 3,674 美元歷史新高僅差一步。
《Investing》報導指出,瑞銀分析師預期,未來五年全球資本將出現顯著轉向,估計將有約 1.2 兆歐元資金從美股轉向歐股。瑞銀最新發布的《歐洲 ETF 與基金流向追蹤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內,全球資本配置可望出現重大變化,預計將有高達 1.2 兆歐元資金從美股轉向歐股,約相當於歐股總市值的 6%,或流通市值的 8%。
台股新聞
面臨新的 AI 3.0 時代到來,資金已從單純財務角色轉化為策略與資訊的驅動力,外資正推動新一輪產業升級,瑞銀 (UBS-US) 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 (Randy Abrams) 則認為,台灣優勢在完整生態系,在全球資本市場變局下,需要更多被世界看見的好公司。
台股新聞
面臨全球潛在經濟衰退及地緣政治挑戰,台灣資本市場卻正處於相對最佳時機。瑞銀 (UBS-US) 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 (Randy Abrams) 今 (3) 日提醒,財務數據固然重要,但高透明度與良好治理才是吸引長期資金投資關鍵,也建議國內中小型企業,應主動走向國際,逐步吸引外資關注及信任。
據《Investing.com》報導,輝達 (Nvidia)(NVDA-US) 最新一季財報凸顯其在人工智慧 (AI) 運算領域的持續強勁表現,但同時也讓專注於中國市場的投資人留下疑問。瑞銀 (UBS) 在輝達財報公布後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輝達「延續了優於市場預期的表現,截至 7 月 31 日一季業績再次超出預期。
基金
美聯儲主席鮑爾在上週五央行年會上的講話,強化了市場對 9 月降息的預期。聯邦基金期貨顯示降息機率飆升至 93%,遠高於講話前的 72%。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 (CIO) 建議,現階段可將現金投入市場,聚焦中長期的高評級債券以增加穩定收益,逢低加碼美國科技與金融板塊,適度減持美元部位以因應潛在匯率波動。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報導,瑞銀 (UBS) 表示,投資人應該忽略科技股的短期逆風,因為人工智慧 (AI) 仍將是投資組合增長的關鍵驅動力。瑞銀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美股在周一小幅回落,主要是因為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暗示降息即將到來後的漲勢有所消退,而市場下一個重大考驗將是 輝達 (NVIDIA)(NVDA-US) 周三盤後公布的財報。
美股雷達
隨著地緣政治動盪與抗通膨與避險需求,各大投行建議做多白銀,其中瑞銀集團 (UBS) 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建議投資人繼續持有白銀多單,並在價格回調至每盎司 36 美元以下時逢低加碼。截至 2025 年 8 月 5 日,多數分析師對白銀未來持「溫和偏多」但「波動性高」的展望,預期價格將維持在相對高檔水準。
美股雷達
據《路透》周五 (22 日) 報導,瑞銀財富管理 (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 在兩個月內第二度上調標普 500 指數的年終目標,押注企業獲利強勁、貿易緊張緩解,以及市場對降息的預期。該行將標普 500 目標自 6,200 點上調至 6,600 點,該指數周五收盤位在 6,466.91 點,仍有約 3% 的上行空間。
基金
全球市場動盪加劇,受到地緣政治緊張、通膨黏性以及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分歧的影響,貿易形勢持續變化、俄烏和平談判進展不明以及美國勞動力數據疲軟,都使得投資者尋求更穩健的資產配置。瑞銀看好在此環境下,黃金作為傳統的避險工具,其價值與吸引力再度凸顯,看好 2026 年 9 月底目標價為每盎司 3,700 美元,認為配置 5% 左右的黃金最為適宜。
大行報告
外資巨頭突然唱多中國銀行股,摩根大通 (下稱小摩) 在最新報告中釋放正面訊號,認為中國銀行股可望進一步上漲,該產業正受惠於淨利差穩定及手續費收入成長,並預測 A 股銀行股潛在漲幅可達 15%,港股銀行股數可能上漲 8%。摩根大通分析師 Katherine Lei 指出,得益於淨利差穩定、手續費收入成長和高股息回報,中國銀行股在今年下半年料將進一步走揚。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一 (18 日) 報導,私募信貸業者憑藉雄厚資金,快速成為 AI 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瑞銀數據顯示,科技業私募債務規模已達 4500 億美元,較去年增加 1000 億美元。大型科技公司今年計劃投資逾 3440 億美元發展 AI,但瑞銀警告此現象恐增加市場過熱風險。
美股雷達
瑞銀認為,近期美國經濟和企業的健康狀況優於預期。該行在最新發表的全球策略報告《微觀信心,宏觀逆風:標準普爾 500 指數走向何方? 》中,將 2025 年底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目標從 5500 點上調至 6100 點,並將 2026 年底的目標從 6100 點上調至 6800 點,藉此反映其觀點。
基金
由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中,中國境內債券市場正以驚人速度崛起。瑞銀資產管理亞洲固定收益主管桂林今 (12) 日指出,中國境內債券市場規模超越所有國家,僅次於美國,從 10 年前不到 10 兆美元增長至 25 兆美元,除因政策更開放,加上低波動性、與其他市場的低相關性,其為全球資產配置提供了極佳的多元化優,更在全球「去美元化」背景下,讓人民幣債券挾強勁基本面與國際化進程,成為另一投資新寵。
瑞銀 (UBS) 分析師表示,在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布對多國加徵新關稅後,圍繞美國關稅政策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該券商在報告中指出,近期華府與多個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已降低出現全面「以牙還牙」關稅衝突的風險,這也提高了在川普激進的貿易政策之下「冷靜者終將占上風」的希望,有助於支撐美股持續上漲。
台股新聞
8 月 1 日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正式上路前,白宮在美東時間 7 月 31 日發布行政命令,宣布各國對等關稅稅率,台灣稅率從 32% 調整為 20%。PwC Taiwan 彙整本次行政命令的三大重點。瑞銀投行經濟學家表示,目前台灣的有效從價關稅率將上升 2.5 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其他新興亞洲市場。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一 (28 日) 報導,分析師指出,歐美最新貿易協議可能讓製藥業面臨 130 億至 190 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因歐洲品牌藥品將首次被課徵 15% 關稅。這些額外費用若未獲緩解,恐導致藥價上漲並影響消費者負擔。藥品過去一直享有免稅待遇,是歐洲出口至美國的最大項目,而歐盟約占美國藥品進口總額的六成。
美股雷達
據《Investopedia》報導,IBM(IBM-US) 周四 (24 日) 股價重挫逾 7%,因第二季財報中的軟體收入成長略低於預期,儘管整體業績表現大致優於市場預估。IBM 周三盤後公布財報,營收達 169.8 億美元,年增 8%,經調整後每股盈餘 (EPS) 為 2.80 美元,均優於 Visible Alpha 匯整的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