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
台股新聞
台股持續呈現量縮震盪格局,短線追價意願疲弱,顯示市場進入觀望期,在此環境中,操作關鍵轉向「估值與產業趨勢」雙軌並重,尋找基本面穩健、評價合理的族群,將是提高勝率的核心策略。〈量能未見放大,短線動能明顯轉弱〉台股開高震盪走低,終場小跌 9 點,表面上變動幅度不大,但成交量再度量縮低於月均量,顯示買盤觀望、追價意願偏弱,指數雖守穩高檔,但盤面結構已有明顯轉變,近期 AI 概念股陸續出現破線或整理走勢,這類過去支撐指數的族群,如今人氣退潮,成為壓抑市場動能的主因,在這樣的環境下,市場操作難度明顯提高,過度進出不僅難以取得超額報酬,反而更易陷入高檔震盪的套牢風險。
台股盤勢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即將在 8 月 1 日正式上路,副總統蕭美琴今 (25) 日早上表示談判團隊還在 24 小時不間斷拚搏中,台股在平盤上下小幅震盪,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終場小跌 9.35 點,收在 23364.38 點,仍站穩五日線,周線則小跌 18 點,中止連 2 紅。
專家觀點
美股昨天受惠於美歐貿易協議樂觀情緒以及 Alphabet 財報點燃 AI 行情,四大指數漲多跌少道瓊 - 0.7%、高科技股與費半都漲 0.1%,高科技股與 S&P500 都再創歷史新高可見美股目前多頭走勢仍在延續,指標股輝達 + 1.7% 昨收 173.7 目前離歷史高點 174.2 差不到 1 元,指標股續強且離目標價 200 還有段距離美股還有續創新高的機會。
台灣房市
高雄捷運宅房價進入盤整,據房仲業者統計,高雄捷運紅線 2025 年上半年全線各站點周邊房價,對比去年同期,25 個站點中就有 14 站周邊房價全下跌,占比過半,其中還有 3 站房價從 3 字頭跌回 2 字頭,其中「橋頭糖廠站」每坪單價從 27.7 萬元下修至 20.3 萬元,跌幅逾 2 成,為全線跌幅最深的重跌區。
台股新聞
台美關稅談判結果遲遲未明朗,讓國內外銷業者憂心忡忡,工商協進會今 (25) 日上午舉行會員大會,理事長吳東亮在會前受採訪時表示,站在工商界立場,他當然希望關稅越低越好,但台灣外銷做得太好,外銷太旺盛,也讓談判難度增加,期盼台灣關稅代表協助業界爭取低於日韓稅率,對國內出產競爭力也有利。
台股新聞
華航 (2610-TW) 今 (25) 日宣布,看好鳳凰城作為美國西南地區新興科技重鎮,於 12 月 3 日將開闢直航航線,為美國航網再添生力軍,規劃由空中巴士 A350-900 機型執飛,提供每周 3 個往返班次。華航指出,致力串聯台灣與全球重要產業節點,隨著鳳凰城成為美國西南地區新興科技重鎮,商務人士日益增加,成為亞洲首家飛鳳凰城的航空公司,並可經此連接四通八達的航網,延伸至其他美國內陸城市。
基金
輝達宣布在台灣設立 AI 總部,直接將台灣推上全球 AI 供應鏈的關鍵位置,台股也因為 AI 供應鏈奮起,未來供應鏈業績將持續成長,台灣相關 AI 供應鏈有機會受到拉抬,有利台股後市動能。野村投信表示,步入 8 月後,台股不免將面臨新版對等關稅上路,以及潛在的半導體關稅威脅,加上 Q2 財報中的匯損壓力與 Q3 訂單下滑風險,短期股市可能受拖累而有回檔風險,相關風險投資人需審慎因應市場可能的波動。
台股新聞
台股今 (25) 日開盤後走高一度漲逾百點,不過隨後急殺翻黑,上沖下洗震盪逾 150 點,今日估量約 3200 億元。在電子股熄火下,資金再度回流傳產族群,包括鋼鐵、航運等均走強。台積電 (2330-TW) 今日開盤上漲 10 元、開 1155 元,早盤暫在平盤上震盪,昨日扮演多頭要角的鴻海 (2317-TW) 今日開高走低,早盤翻黑震盪,聯發科 (2454-TW)、台達電 (2308-TW)、廣達 (2382-TW) 等電子權值也在平盤下震盪。
美股雷達
據《日刊工業新聞》周五 (25 日) 報導,台積電 (2330-TW)(TSM-US) 延後其位於日本熊本縣的第二座晶圓廠啟用時間,該廠預計將於 2029 年上半年開始營運。台積電今年稍早曾指出,因當地交通問題,廠區興建工程將延後。根據最新時程,該廠預計將於 2025 年下半年開始動工。
雜誌
文.蔡武穆 台積電法說會後,法人紛紛調高台積電目標,依台積電 ADR 創高換算上看 1350 元,而以台積電權重推估大盤將挑戰 25000 點。7/16 台積電法說前夕,外資、投信積極卡位及輝達 H20 恢復銷售中國的利多因素下,台積電跳空上漲 20 點,同時帶動台股大漲 207 點,突破 23000 點大關,擺脫一個月以來的盤整格局,一掃關稅未定的陰霾,可說輝達再次救了全村,隔天台積電營收報喜,台股再次上揚,至 7/22 截稿前再度因關稅不確定性大跌 352 點,守在月線之上。
台股新聞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與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 (24) 日宣布,共同打造一日探索式學習課程,今日辦理第一場「國研院半導體中心 & 台積電高中生半導體科普營」(晶片製造模組),讓高中學生實地走進半導體中心晶片製造現場,體驗半導體製程的關鍵技術,並與半導體工程師直接對談,激發對科技的好奇與未來學涯方向的思考。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高,終場上漲 55.06 點,收在 23373.73 點,成交量 3407.22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101.53 億元,投信賣超 7.55 億元,自營商買超 33.13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127.11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四日賣超,而自營商連續八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494.92 億元,外資呈現連續八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961.63 億元。
台股新聞
台股在國際股市續強的正面氛圍中開高震盪,量價背離現象再度浮現,但日 K 線收十字線暗示轉折訊號,盤面個股結構已出現明顯矛盾,部分族群估值偏高、資金輪動快速,投資人該積極卡位還是謹慎觀望?〈技術面轉折訊號浮現,指數穩中藏隱憂〉台股今日開高震盪收紅,終場收在 23373 點,成交量 3407 億元,看似行情穩定,實則潛藏轉折跡象,日 K 棒收十字線、伴隨明顯的量價背離,進一步強化轉折氛圍,讓市場陷入兩難,是要力拚創高?還是該順勢退場、保住獲利?這種衝關卻縮量的格局,從技術面看是一種警訊,連續兩日反彈後,市場追價力道未見放大,大盤在高檔位置,需特別留意後續如果缺乏買盤支撐,容易形成技術轉折壓力。
專家觀點
AI 熱潮的確定性正持續轉化為台灣出口的強勁動能。上半年台灣外銷訂單總額高達 3205.7 億美元,年增率達到 6.6%,超出市場預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外銷訂單更是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達到 1711 億美元。這些亮眼的數字直接反映了 AI 產業對台灣出口的顯著拉動作用,並最終將體現在上市公司的營收和每股盈餘(EPS)上,進而推升股價。
台股新聞
國際指數公司 MSCI 發布指數調整資訊,配合台灣放寬 ETF 追蹤指數中單一成分股 30% 上限的限制,旗下「MSCI 台灣領袖 50 精選指數」將於 8 月進行調整,該指數為國泰投信旗下市值型 ETF「國泰台灣領袖 50」(00922-TW) 的追蹤指數,台股大盤的台積電權重約 39.7%,而 00922 含積量約 31.5%,未來將調高台積電比重以更對齊大盤,這也是全台率先宣布指數規則調整的市值型 ETF。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23)野村腳勤觀點:產業供需 > 關稅風險隨著關稅大限 8/1 的逼近,投資人對台灣即將出爐的對等關稅稅率相當在意,甚至比我們的重視度還來得高。當然這不表示野村不在意對等關稅或之後的半導體關稅,而是所有國家對美談判皆處於被動角色,過多的臆測對投資實質助益其實有限,因此我們更關注的是,台灣企業對潛在的關稅衝擊做了哪些準備,這些工作又是否足夠完善。
美股雷達
超微 (AMD-US) 執行長蘇姿丰 (Lisa Su) 表示,她的公司向台積電 (TSM-US) 採購的晶片,美國廠硬是比台灣廠同款的貴了 5-20%,但是仍有買單的道理。蘇姿丰周三 (23 日) 接受彭博電視採訪,她表示,雖然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的晶片比台廠同款貴了「超過 5% 但少於 20%」,但貴得卻很值得,因為台積電正在推動晶片供應多元化,這會減少整個產業再次經歷疫情期間的供應鏈中斷問題。
台股新聞
氣體系統業者銳澤 (7703-TW) 旗下日本子公司於今年 6 月下旬完成現金增資,資本額自 7,600 萬日圓提升至 2 億日圓,同步引進日本當地企業 CREST 認股 20% 股權,正式成為策略投資夥伴,有助於強化日本市場營運基礎,也象徵銳澤持續推動國際化布局邁出關鍵一步。
台股新聞
當前台股雖出現反彈,但盤面資金明顯轉向,顯示修正尚未結束,高估值的 AI 與電子股持續面臨調節壓力,盤面資金明顯轉向防禦型族群,重電、生技等個股獲得青睞,短線應留意風格切換,策略上應「調節高估值、布局低基期」,選股比追指數更關鍵。〈高估值電子股持續承壓,資金加速汰弱換強〉台北股市今天強彈,收復昨日黑 K 棒,順利站回 23000 整數關卡,成交量 3522 億元略高於月均量,整體氣氛看似樂觀,但若深入觀察盤面結構,不難發現資金實際上已呈現轉向而非齊漲的態勢,昨天智霖老師在直播中就已提醒,只要量未急縮,就不會出現系統性大修正,但行情重點不在指數,而在資金的流動方向,昨天大盤重挫後,市場出現明顯恐慌,單日融資大減 60 億元,內資中實戶也逢高調節電子持股比重,今天的強彈主要是由權值股與部分低基期族群所帶動,高估值 AI 科技類股則持續修正。
台股新聞
沃旭今 (23) 日宣布,總裝置容量 920MW 的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首座風機已成功併聯台電電網並開始發電,完成該風場邁向商轉的里程碑,同時也是全球首座專為台積電 (2330-TW) 供應綠電的離岸風場。 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則指出,這座總裝置容量 920MW 風場所產出的綠電,將透過為期 20 年的企業購電合約供應給台積電,助力企業客戶實現氣候行動與永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