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
歐亞股
根據《彭博》周四 (24 日) 報導,由於消費者減少購買高單價的精品,奢侈品巨頭 LVMH 的財報成績低於華爾街預期,主要受日本和中國買氣疲軟拖累,第 2 季皮具同店銷售年減 9%。公司股價也過去一年重挫 30%,市值蒸發近 1000 億歐元。
歐亞股
日本三菱汽車周二 (22 日) 宣布終止與瀋陽航太三菱汽車引擎製造有限公司的合資合作,標誌著這家日本車廠在中國市場的生產業務全面退出。從整車製造到核心引擎業務,三菱汽車在中國長達 20 多年的生產版圖正式歸零。這項決定不僅是一個品牌的謝幕,更是合資車廠在中國市場集體困境的縮影。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股價近期飆升,交易員們不斷找出買進的理由,但強勁的漲勢也帶來過熱的憂慮。這家在 AI 運算晶片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公司,其股價在過去不到 4 個月內已勁揚 83%,預計將連漲第八周,市值已增逾 1.9 兆美元,目前以超過 4.2 兆美元 再次登頂全球市值最高公司,領先微軟 (MSFT-US) 約 400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輝達 (NVDA-US) 在遭遇 4 月意外的出口禁令後,預計將恢復對中國的 AI 晶片銷售,也將因此收回數十億美元的收入。Stifel、Bernstein 和 William Blair 的華爾街分析師表示,輝達今年下半年在中國的營收可能高達 150 億美元,到明年 1 月結束的 2026 財年,其在中國的營收將達到 200 億美元左右。
科技
白宮人工智慧和加密貨幣事務主管薩克斯 (David Sacks) 周二 (15 日) 表示,允許輝達 (NVDA-US) 再次在中國銷售晶片,將有助於遏制中國電信巨頭華為。薩克斯表示,這項決定「細緻入微」且「非常有意義」。他指出,允許輝達以「降級版、能力較弱的晶片」再次進入中國市場,可以阻止華為獨吞中國這個龐大市場,進而擴大其規模並在全球與美國競爭。
A股港股
據 IDC 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第二季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年減 4%,總計約 6900 萬部。這標誌著市場在連續六季增長後首次出現收縮,主要歸因於消費者需求減弱,以及政府補貼帶來的成長動能有所放緩。中國市場排名也出現變動,華為在睽違 4 年多後,重新奪回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龍頭位置,出貨量達到 1250 萬部,市占率高達 18.1%。
美股雷達
據《彭博》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四 (10 日) 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幾天後,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製造商的執行長將訪問中國。目前尚不清楚兩人將討論哪些內容,知情人士拒絕透露具體議程,白宮與輝達均未發表評論。在會面當天,輝達成為第一家收盤市值突破 4 兆美元的公司,成功超越了蘋果 (AAPL-US) 和微軟 (MSFT-US),達成這項具象徵意義的里程碑。
國際政經
南美國家阿根廷總統米萊近來做出了讓國際社會震驚的舉動,選擇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直接向美國農產品發起競爭。這項決定發生在川普即將訪中、試圖推動美國農產品重返中國市場的敏感時刻,米萊此舉無疑是對美國的背叛。中國《北向財經》報導,阿根廷裝載 3 萬噸豆粕的貨輪正駛向中國。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 (3 日) 報導,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指出,蘋果 (AAPL-US)iPhone 在中國的銷售量於第二季出現 2 年來的首度成長,較去年同期上升 8%。這主要歸功於 5 月的促銷活動,以及 618 購物節期間的價格調整策略奏效。
科技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股價周三 (25 日) 再創歷史新高,收盤上漲 4.33% 至每股 154.31 美元,市值達 3.763 兆美元,超越微軟重奪全球企業「市值王」寶座。這一里程碑標誌著輝達年內漲幅已達 15%,自 2023 年來累計漲幅更突破 240%。
A股港股
2025 年第 24 周 (6 月 9 日至 6 月 15 日),中國汽車市場迎來顯著的銷售回暖。全國汽車總銷量達 45.8 萬輛,與前一周相比大幅增長 26.69%。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尤為亮眼,銷量達到 25.09 萬輛,占整體銷量的 56.55%,成為推動市場復甦的關鍵力量。
A股港股
高盛集團近期發布了《中國民營企業回歸》系列報告,首次提出並看好「中國民企十傑」的概念,將其直接對標美股的「七巨頭」股票。這份報告認為,在多重因素驅動下,中國民營企業的中期投資前景正在改善。「中國民企十傑」名單與高盛的觀點 高盛所指的「中國民企十傑」包括:騰訊 (00700-HK)、阿里巴巴 (09988-HK)、小米 (01810-HK)、比亞迪 (01211-HK)、美團 (03690-HK)、網易 (09999-HK)、美的集團 (000333-CN)、恆瑞醫藥 (600276-CN)、攜程集團 (09961-HK) 和安踏體育 (02020-HK)。
美股雷達
據《金融時報》周三 (18 日) 報導,管理 2000 億美元資產的橡樹資本創辦人馬克斯 (Howard Marks),呼籲中國向外國投資人開放更多資產類別,同時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表達樂觀看法。馬克斯在上海年度旗艦金融會議的座談會上表示:「我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非常樂觀。
美股雷達
星巴克 (SBUX-US) 周一 (9 日) 宣佈,為了重振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將對中國門市的多款茶類飲品進行價格調降。這項罕見的舉動,顯示這家美國咖啡巨頭在中國市場採取了更積極的策略。根據星巴克在其中國社群媒體微信官方帳號上發布的聲明,包括多種星冰樂 (Frappuccino)、冰茶和茶拿鐵在內的數十款飲品,平均將調降 5 元人民幣 (約 0.70 美元)。
A股港股
在上周宣布大幅降價後,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周一 (26 日) 在香港股市領跌中國電動車板塊,帶動整個行業普遍走低,市場對新一輪價格戰的擔憂加劇。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如今約有 100 個品牌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爭奪市占率,導致競爭異常殘酷,價格戰廝殺慘烈。
A股
根據高盛集團策略師分析,隨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展現出韌性,中國股市預計將受益於人民幣的進一步上漲。策略師 Kinger Lau 等人在周一 (26 日) 的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兌美元每升值 1%,就能推動中國股市上漲 3%。他們認為,這得益於企業獲利前景改善和外部資金流入增加等因素。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五 (16 日) 報導,美國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正積極尋找上海設立研發中心的地點,以因應美國政府對華先進晶片出口限制所帶來的銷售壓力。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輝達今年初已展開選址工作,目前主要考察的地點集中在上海閔行區與徐匯區。
美股雷達
特斯拉的市值本周一重回 1 兆美元,但其中國市場銷售數據卻引發投資者的擔憂。最新的周銷量數據顯示,截至 5 月 11 日,特斯拉 (TSLA-US) 在中國市場的單周銷量僅 3,070 輛,季減 58%,年減 69%,令投資者惴惴不安,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市場是特斯拉最大的單一市場,其銷售量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超過德國等主要國家的總銷售量。
美股雷達
據《彭博》報導,美國連鎖咖啡店星巴克 (SBUX-US) 正在啟動其中國業務的重組程序,並考慮多種選項,其中包括可能出售股權。消息來源指出,星巴克已經聯繫了包括私募股權公司和科技公司在內的企業,徵求他們對星巴克在中國業務未來選項和發展的意見。
據《路透》報導,美國人工智慧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正在重新設計其用於中國市場的 H20 人工智慧晶片,以應對美國最新的出口限制措施。輝達計畫最快在今年 7 月推出這款經過修改的新版本晶片。此舉是因為美國政府在上個月告知輝達,原版 H20 晶片需要出口許可證才能在中國銷售,這項要求等同於在收緊的國家安全規定下對該晶片實施了有效的銷售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