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債





  • 美股雷達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四 (3 日) 公開質疑聯準會 (Fed) 對利率的判斷,表示目前的短期公債殖利率已反映出基準利率「過高」的訊號。他並暗示 Fed 主席鮑爾應在任期屆滿後離開。貝森特在接受《福斯商業新聞》(FBN)專訪時表示:「我認為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在判斷上有些偏離。






  • 專家觀點

    過去被視為避險港灣的美債,如今也面臨著嚴峻考驗。許多投資者曾將美債視為「送分題」,尤其是在降息預期下,但美債市場近期卻頻頻讓投資人失望,甚至出現長達 60 個月的套牢期。這不禁讓人質疑,美債是否真的是無風險資產,抑或是一場世紀騙局?美債的致命問題在於其以美元計價,而美國政府處理債務的方式,往往是透過美元貶值來稀釋債務,這卻會導致債券收益的縮水,兩者之間形成衝突。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02)野村腳勤觀點:產業狀況分岐,AI 仍樂觀受對等關稅提前拉貨影響,台灣上半年出口與 GDP 表現亮眼,惟市場也擔憂下半年庫存堆積、成長動能透支,從 2023 年經驗來看,此類風險的確不容忽視,但這疑慮是否適用於所有產業?以 AI 來說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 2025-07-02
  • 專家觀點

    一場錯估通膨與利率趨勢的投資決策「利率怎麼可能一直升?通膨應該只是暫時的吧?」當時的你,是否也這麼想過?回到 2022 年初,那是一個看似風平浪靜的時間點。新聞、YouTube 頻道、銀行理專口中的建議,無一不讓人相信:「現在進場長天期債券,是穩賺不賠的選擇」。






  • 日媒近日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官員正為川普的訪中行制定行程計畫。且不是自己一個人來,而是要帶一個最頂尖的 CEO 天團來,包括輝達黃仁勳、蘋果的庫克,還有貝萊德、花旗、波音的執行長,都在川普訪中團的名單上。《北向財經》報導,這項安排明顯是在效法川普今年稍早的中東之行。






  • 知名宏觀策略師 Craig Shapiro 發出警告,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傾向發行更多短期國庫券的提議,可能對美元造成重大影響。Shapiro 在 X 平台上發文表示,川普意圖避免發行目前利率較高的十年期公債,轉而選擇利率較低的短期國庫券。他引述川普在接受福斯新聞「週日晨間財經」採訪時的言論,川普當時談及今年將到期的 9 兆美元美公債務時表示:「我不想以更高的利率支付十年期債務」。






  • 基金

    川普可能提前於第三季未宣布 Fed 主席繼任人選,此外,美財政部宣布與 G7 達成協議,美國將被豁免部份由其他國家徴收稅款以換取刪除資本稅條款。川普關稅 7 月 9 日大限將至,若其他國家未在期限前達成協議,川普聲稱仍能主動提供方案。加權指數連日 (截至 6/30) 收在年線之上,底部成形,預期將在年線附近測試支撐。






  • 2025-07-01
  • 基金

    隨著通膨持續降溫、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部分 Fed 官員開始鬆口表示應提前降息。儘管 Fed 整體論調還是偏謹慎,但市場對 7 月 FOMC 會議降息一碼的機率已升至 24.8% (一週前僅 12.5%)。資料來源:ITC markets research;資料日期:2025/6/26。






  • 摩根大通的最新分析指出,隨著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日益升溫,債券殖利率和美元匯率很可能持續下行,意即債券價格上漲而美元疲弱。摩根大通在其最新股票策略報告中提到,投資者的關注焦點,已轉向聯準會預計在 2025 年下半年實施貨幣寬鬆政策的時機,與這麼做可能帶來的影響。






  • 2025-06-30
  •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一 (30 日) 在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在當前殖利率水準下,政府沒有理由大幅提高長天期公債的發行比例。他強調,若利率隨著通膨放緩而下滑,整條殖利率曲線才有望同步下移。當被問及是否會增加長天期國債在整體發債結構中的占比時,貝森特回應:「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早該做的是 2021、2022 年,不是現在。






  • 儘管美國經濟目前保持相對穩定,通膨大致持穩,失業率接近歷史低點,且股市在上周創下新高,但 CNN 的分析報導認為,多項關鍵期限迫近,恐預示美國將迎來一個充滿經濟挑戰的夏天。首先是迫在眉睫的關稅期限。總統川普對數十個國家實施的對等關稅 90 天暫停期,將於 7 月 9 日結束。






  • 美股雷達

    美國國債殖利率走低,投資人密切關注參議院是否會在未來幾個小時內通過川普總統引發爭議的支出法案。美東時間上午 6:47,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3.4 個基點至 4.249%;3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3.7 個基點至 4.809%;2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1.7 個基點至 3.723%。






  • 《彭博》報導,2025 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原先由華爾街主導的投資邏輯出現劇烈轉向,高盛資產管理公司指出,原本以美國為核心的中期投資策略幾乎全面失效,市場正在經歷「結構性的重大轉變」。美元動盪失勢 貶值壓力加劇美國總統川普推出高關稅與低稅負政策,加上地緣衝突升溫,顛覆了年初市場對美元與美股的高度期待,美元走弱、美股震盪,歐洲與新興市場資產反而成為資金新寵,全面重塑資產表現版圖。






  • 基金

    以色列與伊朗暫時停火,中東戰況緩和,加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 (Powell) 表示,若通膨不如預期高,且就業市場轉弱,降息可能來的更早。野村投信表示,台灣股市緊貼美股走勢,台股漲升的力道將可望變大,目前融資餘額探近五年低位,浮額減少、籌碼凝聚,多頭動能有望延續,加上台積電領銜多檔 AI 概念股營收續創新高,為台股增添多頭信心,AI 依然是目前市場主軸,並且未來數季能見度還是最高,雖然近期股價漲多拉回震盪,但資金沒有明顯撤出,主流地位依舊穩固,整體來說,資金雖然輪動快速,但操作焦點仍圍繞 AI 族群。






  • 美國公債今年雖然起伏不定,但仍悄悄創下 5 年來最佳表現,也取得自 2 月以來最佳單月回報。儘管期間歷經美國總統川普政策不穩定、關稅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爆發及穆迪降級等挑戰,債市仍逆流而上並獲利。隨著 6 月接近尾聲,貿易談判雖仍受關注,但其他壓力已有所緩解。






  • 基金

    2024 年全球市場因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掀起投資熱潮,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然而,進入 2025 年後,市場情勢明顯轉變,美國總統川普重返政壇,關稅政策反覆、加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與降息時程不確定性增高,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過度集中於美國市場或單一產業的投資策略,已難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 2025-06-29
  •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作為美國 Fed(Fed)主席,鮑爾的一大優勢在於他維持決策團隊的團結:無論決策官員在閉門會議中是否意見不一,在公開場合總是會展現一致立場。也正因此,最近出現的裂痕才格外引人注意。Fed 對外團結一致不只是市場所樂見的,也是 Fed 政策之所以有效的依據。






  • 2025-06-27
  • 美股雷達

    美國公債殖利率周五 (27 日) 小幅走高,投資人等待聯準會 (Fed) 公布其青睞的關鍵通膨指標,同時關注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再次威脅。美東時間上午 6:25,10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漲 1.8 個基點至 4.271%;2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漲 3.5 個基點至 3.75%。






  • 德意志銀行認為,美國面臨財政赤字與外貿逆差並存的雙重困境,在缺乏收緊財政意願情況下,美國政府最可能選擇的路徑是實施「賓夕法尼亞計畫」(Pennsylvania Plan),透過財政部協調,推動美債持有從外國投資者向國內投資者轉移。具體措施可能包括:以美元穩定幣吸引外國資金、透過監管豁免或稅收優惠鼓勵國內購買美債等。






  • ETF

    根據晨星 (Morningstar) 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美國長期債券基金今年 5 月大舉回流,單月吸金達 74 億美元,扭轉 4 月大規模流出頹勢,也創下兩年多來最大規模流入,顯示外國機構法人的「聰明錢」已趁美長債殖利率高檔時鎖定長天期收益,加碼回流美長債資產,提早鎖定美國防禦型資產作布局,帶動一波國內投資人也將目光瞄準投信美國長天期債券 ETF,鎖定高殖利率先卡位 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