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丹麥政府宣布將以 580 億丹麥克朗(約合 91.1 億美元)購買歐洲製造的防空系統,這是丹麥史上規模最大的武器採購案。值得注意的是,此舉發生在美國與丹麥因格陵蘭島問題關係緊張之際,美國大型軍火公司在丹麥政府的防空系統採購案中競標失敗,未能取得合約。
本週,一群近 20 架俄羅斯無人機越過波蘭邊境,引發北約成員國高度緊張。這也是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北約首次對俄羅斯目標開火,保衛聯盟領空,然而美國總統川普的反應卻讓歐洲盟友感到灰心。根據《路透》報導,歐洲外交官指出,更令人憂心的是,川普至今未公開譴責俄羅斯,且未積極參與應對此次無人機事件。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分別與歐洲中央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及匈牙利國家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規模達 5400 億元人民幣。此舉不僅便利雙邊貿易與投資結算,也在「去美元化」浪潮下,向國際貨幣市場釋放多元化的重要政策訊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際清算銀行行長例會期間,與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瑞士央行行長施萊格爾(Martin Schlegel)、以及匈牙利央行行長瓦爾加(Mihály Varga)分別簽署協議,並就國際經濟與金融形勢交換意見。
美國將敦促 G7 盟友,對中國與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徵收最高達 100% 的關稅,以施壓俄羅斯總統普丁結束對烏克蘭的戰爭。根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週五(12 日)表示,他對普丁的耐心「正在快速耗盡」,並威脅將祭出新一輪嚴厲經濟制裁。他指出:「這些制裁會非常嚴厲,涉及銀行、石油和關稅。
國際政經
波蘭領空爆發無人機事件,引發北約緊急行動。近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派出 3 架「陣風」戰鬥機,與北約盟友一同保衛波蘭領空。英國、德國、荷蘭等多國隨後也表態,將提供戰機、防空系統及軍隊,以強化東歐防務。就在馬克宏宣布前一天,多架無人機闖入波蘭領空,波蘭軍方擊落部分目標,並指控無人機來自俄羅斯。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9/10)野村腳勤觀點:●2026 年成長性更勝今年受到對等關稅與台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台股上市公司今年的 EPS 成長明顯放緩。根據野村內部股票池的估算,2024 年整體 EPS 成長達 38%,但今年預估僅有 5.3% 的成長。
台股新聞
半導體材料通路大廠崇越 (5434-TW) 近年積極佈局海外,董事長潘重良今 (11) 日表示,公司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與德州設立據點,下一步將前往歐洲,規劃在明年中在德國德勒斯登設立公司,後續也可能在捷克烏斯季設立倉儲據點,目標將更多台灣的供應鏈導入海外市場,擴大規模。
國際政經
據英國《金融時報》和《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週二,在華盛頓與歐盟高級官員舉行會議時,提出希望歐盟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的中國和印度加徵 100% 關稅,藉此施壓俄羅斯盡快結束俄烏衝突。據悉,多名歐美官方人士已確認此消息的真實性。同時,美方雖也打算對中印採取類似行動,但核心意圖是讓歐盟先行出手,再由美方跟進。
國際政經
根據印度與俄羅斯媒體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公開支持美國對與俄羅斯保持經貿往來的國家加徵關稅。此番言論迅速引發印度網友與媒體的強烈不滿。近日在接受《ABC》節目訪問時,當主持人提及印度總理莫迪時,澤倫斯基表示:「我認為對仍與俄羅斯做生意的國家徵收關稅是正確的。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9 日) 報導,荷蘭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宣布斥資 15 億美元入股法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 Mistral,成為其最大股東。此舉被視為提振歐洲 AI 抱負、強化區域數位自主的重要一步,並在與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科技貿易競爭下,替歐洲科技產業注入新希望。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一 (8 日) 報導,面對中國國內激烈價格戰,比亞迪加速歐洲擴張步伐,將在年底前於 32 國設立逾 1,000 家展示中心,並已提供 13 款車型。中國車廠正利用慕尼黑車展展示產品陣容,力圖延續近年在歐洲市占率的成長態勢。比亞迪 (01211-HK) 集團執行副總裁李柯(Stella Li)周一在慕尼黑車展表示,年底前將在歐洲 32 國擁有超過 1,000 家門市。
A股
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 (03750-HK) 近日在德國慕尼黑推出兩款專為歐洲電動車市場設計的鋰鐵磷酸電池,展現其在歐洲市場的強勁成長野心。根據《彭博》報導,這兩款新型電池各具特色,其中一款提供高達 758 公里的續航力、12 年使用壽命及極低的性能衰減,特別適合租賃市場;另一款則可在僅充電 10 分鐘後增加 478 公里續航,並針對低溫環境進行優化,滿足歐洲不同氣候需求。
美股雷達
知情人士透露,荷蘭晶片製造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US) 計劃斥資 13 億歐元(約 15 億美元) 投資法國人工智慧新創 Mistral AI,成為其最大股東,進一步強化歐洲在 AI 領域的自主性。根據《路透》報導,Mistral 正在進行 17 億歐元(約 20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艾司摩爾的入股將讓其獲得公司董事會席位。
隨著美國政治環境不穩定以及美元走強,外國旅客對美國的旅遊興趣持續下降,2025 年美國可能因此損失約 300 億美元的國際觀光收入。根據《CNBC》報導,年初美國旅遊協會曾預估,今年外國遊客消費將達到 2008 億美元。然而,世界旅遊與觀光理事會(WTTC)在 5 月指出,由於旅客到訪數量「急劇且普遍下降」,全年國際旅客消費可能降至 1690 億美元。
德國汽車製造商正積極反攻電動車市場,以應對來自中國品牌的激烈競爭以及在全球範圍內面臨的多重危機。在本周慕尼黑車展上,BMW、賓士和福斯 (Volkswagen) 等車廠正推出一系列新款電動車,希望能重新確立德國工程作為全球基準的地位,並奪回市場注意力。
國際政經
隨著俄烏戰爭持續升溫,美國總統川普 週日(7 日)表示,他已準備好對俄羅斯進入「第二階段」制裁,這是他至今最接近明確表態可能加碼制裁莫斯科及其石油買家的言論。根據《CNBC》報導,川普過去雖多次威脅要對俄羅斯祭出更多制裁,但為了推動和平談判而遲遲未付諸行動。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日(7 日)表示,若美國與歐洲攜手加強經濟制裁,將可能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重返談判桌,與烏克蘭展開新一輪和平談判。根據《路透》報導,貝森特指出:「如果美國與歐盟能夠施加更多制裁,並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徵二級關稅,俄羅斯經濟將會全面崩潰,而這將迫使普丁坐上談判桌。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3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在歐洲主要電動車市場的銷售低迷持續,與區域整體需求旺盛形成鮮明對比,顯示該公司在全球成長動能面臨挑戰。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 8 月在德國的新車註冊量大減 39%,前八個月更累計下滑 56%。
美股雷達
義大利行政法院於周二 (2 日) 做出裁決,大幅削減了亞馬遜 (AMZN-US) 在 2021 年被義大利競爭管理局處以的 11.3 億歐元 (約 13.2 億美元) 反壟斷罰款。這筆巨額罰款最初是因為亞馬遜被指控濫用其在義大利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市場的主導地位,限制了市場競爭。
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警告,如果美國聯準會(Fed)失去獨立性,將對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構成「嚴重威脅」。根據《彭博》報導,拉加德在接受法國廣播電台 Radio Classique 採訪時表示,即便美國總統川普試圖掌控聯準會,也將「非常困難」,因法律先例禁止隨意撤換聯準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