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歐洲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4/23)野村腳勤觀點:關稅懸而不決帶來嚴峻挑戰野村投信台股研究團隊從近期實際走訪企業了解到的現況,許多廠商想要加大東南亞產能以規避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高額關稅,但卻發現不知該選哪一國增產、面臨各國關稅仍有變數的難題,另外也有傳產企業未來一季訂單被取消,因為客戶考量高關稅及需求放緩,不敢大力拉貨。






  •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周三 (23 日) 表示,美國對中國與歐洲加徵高關稅雖然在美國本土可能推升通膨,但對歐元區來說,若歐洲不採取反制措施,這些關稅可能反而具有「通膨降溫」(Disinflationary) 的效果。






  • 2025-04-23
  • 港股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1211-HK) 正全面重整其歐洲業務版圖,試圖扭轉在當地市場初期佈局失誤的局勢。路透周三 (23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比亞迪過去在經銷網路布局、當地高層任用與產品策略方面錯判情勢,如今正透過擴大通路、延攬歐洲汽車高管並加重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PHEV) 布局,重新搶攻歐洲這一關鍵出口市場。






  • 2025-04-22
  • 國際政經

    知名投顧公司 Yardeni Research 最新評論強調,美國川普總統激進的關稅政策擾亂傳統全球秩序,導致所謂的「新世界失序」,引起普遍不安,目前尚不確定其經濟影響,讓全球投資者和貿易夥伴保持高度警覺。該投顧公司創辦人、素有華爾街「大多頭」之稱的 Ed Yardeni 表示:「川普的關稅風暴讓世界陷入緊張,最終可能創造出新的世界秩序,但目前我們面臨的是『新世界失序』,每個人都在忙於適應川普難以預測的政策轉向,其經濟後果尚不確定。






  • 國際政經

    彭博周一 (21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預計將於周三 (24 日) 在倫敦與烏克蘭及歐洲盟國舉行會談,商討停火與和平協議的可能方案,顯示川普政府加快推動結束俄烏戰爭的進程。據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 (Marco Rubio)、川普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 與凱洛格(Keith Kellogg),將與來自法國、德國、英國與烏克蘭的外交與國安高層會面。






  • 2025-04-21
  • 基金

    川普關稅措施髮夾彎不斷,但顯然後續發展仍有較大不確定性,除了持續觀察美國實際關稅實施狀況,以及其他國家相對反應外,野村投信表示,目前台股本益比回落至低檔區,已大致反應關稅戰的利空,未來回彈空間可期,可留意基本面穩健族群。而主動式 ETF 透過基金經理人操盤以更積極的方式追求績效表現,此時碰到台股回檔之際有利低檔布局,加上訴求主動靈活選股、因應市況隨時動態調整,又兼享 ETF 交易便利性與透明投資組合等優勢,可望成為台股投資人當前市況中的投資新選擇。






  • 2025-04-20
  • 台股新聞

    螺絲廠世豐 (2065-TW) 表示,目前歐洲地區客戶庫存已趨於健康水位以下,首季接單明顯成長,並持續增加下單力道;而世豐雖然未受對等關稅新政雖然未受影響,但公司強盜,密切與美洲地區客戶掌握訂單及出貨排程。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世豐及關聯企業世鎧公司旗下螺絲扣件產品,仍適用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所課徵 25% 關稅;世豐表示,公司長期與國際知名品牌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居家 DIY 應用領域、建築工業領域客戶需求穩定。






  • 2025-04-18
  • 歐亞股

    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影響,西班牙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超越瑞士銀行(UBS),成為歐洲市值最大的銀行。根據 FactSet 的數據,在 4 月 2 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瑞銀的股價大幅下跌。截至週三收盤,瑞銀的市值為 79.5 瑞士法郎(972.3 億美元),桑坦德銀行的市值為 913 億歐元(1,037.8 億美元)。






  • 2025-04-17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4/16)野村腳勤觀點:AI 伺服器或能避免產業關稅對抗中國一直是川普政策的目的之一,無論是 H20 晶片出口中國受到管制,亦或是啟動半導體產業的 232 調查,川普都極力避免中國發展高科技,從這個角度出發,AI 伺服器作為戰略性物資,川普也很清楚它的重要性,從美墨加協定 (USMCA) 豁免伺服器關稅,再到 4/11 發布對等關稅豁免清單也包含伺服器,川普積極地想把 AI 伺服器留在美國,這樣一來美國才能在科技領域保持領先,而無論接下來的半導體關稅稅率是高是低、認定範圍如何,樂觀來看 AI 伺服器應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彈性,最終 USMCA 的綠色通道也可能還是會持續,而台灣多數業者在 2018 美中貿易戰後早已分散佈局,L10 產品線多已遷至美墨設廠,預期受到產業關稅的影響可降至最低。






  • 2025-04-16
  • 美股雷達

    美國叫車平台 Lyft 周三 (16 日) 宣布,將以約 1.75 億歐元 (約 1.97 億美元) 現金,收購歐洲知名同業 Free Now,正式啟動其首度跨足北美以外市場的全球擴張計畫。這筆交易預計於 2025 年下半年完成。截稿前,Lyft(LYFT-US) 周三盤中股價上漲 1.26%,每股暫報 11.03 美元。






  • 基金

    近期全球市場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一連串劇烈震盪。目前事件仍在進行中,M&G 入息基金投資團隊針對近期關注焦點及未來發展發表看法如下:M&G 團隊認為現階段,美國以外股市及多數政府公債的估值高,認為現階段 60/40 投資組合 (債券與股票) 的潛在報酬率具吸引力,即時不久的將來市場出現疲軟,也可趁機利用較低評價累積資產。






  • 基金

    在社群平台被戲稱「關稅帝君」的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市重挫,又隨即髮夾彎按下關稅暫停鍵,政策反覆讓投資市場無所適從。投資專家 14 日齊聚一堂為投資人指引明燈,現在投資台股必備兩大法寶「健康的投資心法、高效的投資工具」。鉅亨網近期在全省北中南舉辦《主動出擊 開創新局:全台首檔主動式 ETF 問世 引領台股新未來》講座,4 月 14 日台北場人氣爆棚,熱情參與的投資人直逼 400 人,都是為了聆聽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但漢遠、定時定額教母蕭碧燕解析關稅大戰、台股投資方向與佈局策略,以及投資目前市場討論度最高的主動式台股 ETF 投資利基。






  • 美股雷達

    在川普政府實施關稅政策的衝擊下,亞馬遜 (AMZN-US) 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賣家與平台的關係日益緊密。近期,一些賣家反映,亞馬遜主動聯繫他們,了解其應對關稅的措施。亞馬遜在郵件中提出一系列詳細問題,希望就當前的關稅狀況​​及其對業務的影響與賣家進行討論,尤其是在物流領域,其他包括賣家是否因關稅政策調整採購策略、分散供應鏈、調整定價及航運路線等。






  • 2025-04-15
  • 國際政經

    據《ZeroHedge》報導,由於反對川普的情緒、對美國外國人待遇的擔憂以及經濟方面的考量,3 月份歐洲赴美國旅遊人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 17%。更廣泛來看,全球赴美旅遊人數也下降了 12%,這是自新冠疫情期間實施旅行限制以來,出現最大的降幅。






  • 台股新聞

    全台最大密封元件廠茂順 (9942-TW) 在 2024 年歐洲市場恢復成長,3 月營收敢寫 14 個月來新高,茂順的 2025 年營收法人估將較去年營收 39.23 億元成長在 5-10%。茂順 2025 年 3 月營收 3.61 億元,創 14 個月來新高,月增 19.4%,年增 2.53%,第一季營收 9.51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






  • 國際政經

    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 145% 關稅,歐盟憂心廉價商品繞道湧入,成立「進口監控小組」應對。進口監控小組設立布魯塞爾歐盟委員會總部伯雷蒙大樓(Berlaymont)內,使命是密切追蹤全球商品流向的變化,探討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實施的新關稅是否正在重塑貿易格局。






  • 2025-04-14
  • 歐亞股

    Sony 於周日 (13) 宣布,因應當前「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調漲其主力遊戲主機 PlayStation 5(PS5) 數位版在歐洲、澳洲及紐西蘭的建議零售價格。此次漲價被視為 Sony 因應全球高通膨與匯率劇烈波動所作出的「艱難決定」。






  • 基金

    4 月 2 日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對投資市場投下震撼彈,投資人擔憂將掀起全球貿易戰並造成經濟衰退,其後全球主要股市紛紛重挫,沒想到美國對等關稅開徵在即,川普臨時喊停 90 天並進入協商,股市驚喜反彈,野村投信認為,短期內市場仍易受到相關消息影響,預估將仍以震盪整理為主。






  • 2025-04-13
  • 大陸政經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 B2B 電商平台阿里國際站公布了三月新貿節的亮眼收官成績,其中歐洲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訂單量、商品交易總額 (GMV) 以及支付買家數均實現了顯著的年率雙位數增長。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歐洲整體訂單量、GMV 和支付買家數的年年率增長超過 45%。






  • 2025-04-12
  • 國際政經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周三 (10 日) 報導,愈來愈多歐洲人表示,鑑於美國不斷傷害歐洲盟友的行為,他們已經不想去美國旅遊了。CNN 的報導是以一位原本很迷戀美國文化的法國人為切入點。這位法國人不僅很喜歡美國的影集、汽車品牌,還曾多次前往美國旅遊——他甚至已經計劃好在今年實現一個願望:帶著家人一起去遊覽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