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摩爾投顧





  • 專家觀點

    過去被視為避險港灣的美債,如今也面臨著嚴峻考驗。許多投資者曾將美債視為「送分題」,尤其是在降息預期下,但美債市場近期卻頻頻讓投資人失望,甚至出現長達 60 個月的套牢期。這不禁讓人質疑,美債是否真的是無風險資產,抑或是一場世紀騙局?美債的致命問題在於其以美元計價,而美國政府處理債務的方式,往往是透過美元貶值來稀釋債務,這卻會導致債券收益的縮水,兩者之間形成衝突。






  • 專家觀點

    國巨 (2327-TW) 從晶片電阻起家,靠著連年併購擴大版圖,轉型為全球少數可同時供應電阻、電容、感測器與磁性元件的大型元件集團。目前全球每三條電路就有一條使用國巨產品,擁有高度產能整合能力與客戶依賴度,是台灣少見的全產品線電子零件整合商。






  • 專家觀點

    本週美國重要事件:美國總統川普「大而美法案」參議院闖關成功,將送交眾議院審議。其中,晶片投資抵減上調至 35%,遠高於現行的 25%,及原定草案的 30%。由於週五 (7/4) 美國國慶休假一日,6 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將提前至週四 (7/3) 公布。






  • 2025-07-02
  • 專家觀點

    川普重申無意延長關稅期限,甚至放話要對多國 (包含日本) 在內加徵關稅,他說會寫信告訴各國,想跟美國做生意應該要付出多少關稅,與 4/7 公開告知相比顯得低調許多,這其實是 4 月股災,讓他了解到,公開這類訊息對股市會造成重大影響。另外我也強調過,4/7 對等關稅已經是天花板,再怎麼高也不會比4 月的關稅還要高。






  • 專家觀點

    這兩天的重大事件,莫過於美國總統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在參院闖關成功,好的方面來說這項法案將讓美國人民享有減稅、安全邊境及更強大的軍隊,能帶動美國迎來爆炸性經濟成長,但對其他國家或股民而言,卻充滿未知性,包括美國貧富差距擴大重新帶來通膨的可能、也包括聯準會利率策略的改變,但這些目前都還言之過早,只要知道川普仍然能用一個政策、一句話就簡單撼動全球股市就好,目前台股仍然會持續震盪,但多頭方向不變。






  • 專家觀點

    近日美股之所以屢創新高,原因無他,正是 FED 即將開啟降息循環!根據最新數據,9 月降息機率已飆升至 94.7%,10 月續降 74%,12 月續降 61%。這股熱錢浪潮不僅推升美股突破歷史高點,也為全球股市、尤其是 AI 產業注入強心針。






  • 2025-07-01
  • 專家觀點

    近期台幣升值趨勢放緩,引起市場關注。不僅是台幣,整體亞幣對美元也出現同步升值的趨勢,背後可能與各國與美國進行的貿易談判有密切關聯。隨著談判進入尾聲,是否仍會維持升值動能,仍待觀察。目前外資對於匯率政策走向的敏感度大幅升高,任何來自官方的風向變動,都可能成為市場資金調整的重要依據。






  • 專家觀點

    玉晶光 (3406-TW) 長年專注於高階光學鏡頭製造,為全球智慧型手機、AR/VR 裝置與 AI 應用提供關鍵零組件,是蘋果主要供應商之一。公司憑藉技術研發與品質穩定度,在潛望式鏡頭、超廣角鏡頭、3D 感測與模造玻璃等領域打下基礎,近年營收與 EPS 屢創新高,也穩步擴展至非手機領域如車用、智慧眼鏡與機器人鏡頭,展現多元化實力。






  • 2025-06-30
  • 專家觀點

    五月底市場充斥利空,包括報稅、關稅協商未定,投資人不敢進場,卻錯過了台股 6 月的大行情,弘塑 (3131)、台光電(2383) 等漲幅翻倍的強勢股輪番出現,這波上漲其實背後有邏輯可循:首先,美中貿易進展超預期,供應鏈逐步鬆綁;美國財政部也釋出利多,可能將關稅寬限期延長至 9 月。






  • 專家觀點

    由於美國債務疑慮升溫,美元指數近期再度走弱,使得台幣一度升破 29 元大關,創下近年新高。台幣升值雖有助外資資金流向台股,但卻也讓出口導向的台廠叫苦連天,尤其是毛利率較低的電子零組件與傳統產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更雪上加霜的是,川普 90 天關稅豁免期即將於 7 月到期,彭博社報導指出,美國可能對部分科技產品加徵關稅,這將直接推高台廠的出口成本,預期關稅談判將掀起新一輪震盪。






  • 專家觀點

    稅的不確定再度上升,美國雖於中國達成協議但與加拿大鬧翻,美國總統在自家社群 Truth Social 表示,美國將終止與加拿大所有貿易談判因為加拿大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位服務稅,並放話在七天內通知加拿大最新的關稅,消息一出美股馬上往下殺,除了






  • 2025-06-28
  • 美國 6 月製造業 PMI 將於下週二(7 月 1 日)公布,是市場關注美國經濟動能與聯準會政策走向的關鍵指標之一。日前公布的 S&P Global 製造業 PMI 初值為 52.0,持平於 5 月,連續兩個月維持在擴張區間,顯示企業訂單與產出穩定成長,就業指數更創下一年新高。






  • 2025-06-27
  • 專家觀點

    台股再次陷入「震盪」格局,或許有些投資人不太懂震盪的意思,所謂震盪其實就是指單日、或連續幾日的漲跌幅差異很大,可能今天漲個 200、明天跌個 300,但震盪格局又有個特色就是「不會脫離目前的區間太遠」,意即雖然每天看起來不是大漲大跌,就是單日紅翻黑、黑翻紅,但不管怎麼樣也不會跌出支撐點,而台股的支撐點目前就為月線,所以以此為依據來操作的話,只要動作頻繁、目光準確,想要賺到錢也不是難事。






  • 專家觀點

    本周美國股市亮點股,無疑就是大家熟悉的 AI 之王 - 輝達 (NVDA-US) 創下歷史新高了!不過正當市場還在聚焦 NVIDIA、超微搶 AI 伺服器之際,江江已領先市場留意到另一位 AI 王者,那就是網通晶片霸主博通(AVGO-US),股價亦悄悄創下新高,且蓄力爆發力強勁!而博通之所以跟進輝達創高,主因就在於「ASIC 訂單大爆發」。






  • 2025-06-26
  • 專家觀點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近期在國會聽證會上的發言,再度被市場解讀為鴿派訊號。他明言將觀察 6 至 7 月經濟數據中的「關稅壓力」,若關稅對通膨影響低於預期,不排除提前啟動降息。雖然鮑爾未明示降息時間表,但市場立刻做出反應,開始預測 9 月、10 月、甚至 12 月可能出現三次降息。






  • 專家觀點

    從 2024 年底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透露馬斯克轉向機器人應用、並開始下單相關晶片,到 2025 年 6 月親口強調「人形機器人晶片不是等到 2026 或 2027,而是現在就已經貢獻營收」,這段時間見證了 AI 機器人從願景走向量產的轉捩點。






  • 專家觀點

    川普再次確認以色列、伊朗經達成停火共識,未來美國、伊朗高層將進行談判,中東衝突沒有擴大,國際原油價格回落,市場預期 7 月降息機率提高,提振市場信心,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0.31%,歷史新高就在不遠處,美股多頭格局確認,台股不可能走空。輝達(NVIDIA)召開股東大會,執行長黃仁勳強調公司未來將大力發展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應用,這些新興 AI 產品皆需仰賴輝達高效能晶片方案。






  • 2025-06-25
  • 專家觀點

    以伊衝突被川普一句「已經停火」搞得打也不是、退也不是,雖然伊朗直接跳出來反駁戰爭尚未結束,也對美軍基地做了報復行動,但川普的話對股市還是很有影響力的,美股四大指數在 6/24 開出比較明顯的漲幅,平均落在 1%~3.7%,而台股率先反應大漲過後,第二天的漲幅就比較收斂一點,但還是有 200 點的好行情,在這樣的情況下,先前下跌的股票立即反彈,部分本來就很有熱度,且在高點震盪的股票更是直接衝上漲停。






  • 專家觀點

    本周,台股迎來了一波令人振奮的轉機!隨著「以伊停戰」全球地緣政治風險降溫,油價訊速拉回超過 15%,這完全符合江江之前的預期。這波利空結束不僅減輕通脹壓力,更為全球股市注入一劑強心針。更值得留意的是,台股生命線 -- 季線 (60MA) 即將以漂亮姿態翻揚,預告一波快速上漲的契機即將到來!回顧過去,台股在季線翻揚時往往迎來強勁漲勢。






  • 2025-06-24
  • 專家觀點

    進入 6 月底至 7 月初的盤勢轉折期,投資人需特別留意幾個關鍵觀察指標,尤其是台幣匯率的變化。近期台幣由低點 29.52 快速升值,但升勢漸趨和緩,同時也未見明顯回貶。市場上對這波升值的資金來源眾說紛紜,甚至傳出是與美國政界相關的人士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