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
台股新聞
台股今 (6) 日跟隨美股反彈,終場收漲 182 點,台北匯市則呈現漲跌互見的狹幅震盪盤,新台幣兌一美元終場收在 30.95 元,升值 0.4 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 11.51 億美元。新台幣今日以 30.94 元、升值 1.4 分開出後,一度貶值至 30.96 元,不過多處升值走勢,最高來到 30.922 元,全日高低價差僅 3.8 分。
基金
如果你以為 2025 年秋天的國際金融市場會像台北的天氣一樣穩定,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兩週,全球經濟像坐雲霄飛車,從美國國債到 AI 巨頭、從中東油價到中美貿易,沒有一刻讓投資人無聊。讓我們用最簡單的語言,帶你梳理這波市場大事,看看哪些國家值得你多看一眼,哪些產業又該小心翼翼。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今 (5) 日公布 10 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 6001.97 億美元,較上月底減少 27.46 億美元,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說明,主要是因 10 月美元強勁升值,而 10 月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也有進場調節,目前觀察匯市的交易量蠻正常。
台股新聞
台北股匯市今 (5) 日同步走弱,加權指數大跌 399.5 點,新台幣全日也處在貶值態勢,終場收在 30.954 元,貶值 4.8 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 12.9 億美元。新台幣今日以 30.96 元、貶值 5.4 分開出後,雖一度收斂跌勢至 30.928 元,最低仍逼近 31 元關卡來到 30.986 元,全日高低價差 5.8 分。
一手情報
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布財報者逾八成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加上川習會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步走強。台股加權指數上週 (10/27~10/31) 一度大漲逾 600 點,突破 28,000 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今 (4) 日發布聲明指出, 近期部分媒體報導「雖然新台幣年內已升值逾 6%,但本季仍預期升值 2% 至 30.2 元」、「美國緊盯央行操作受限,年內新台幣匯率可能出現大幅波動」等,實際上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不易預測,籲請市場評論者和媒體切勿以臆測方式,評論匯率走勢,致市場產生單向預期,影響國內匯市秩序和穩定。
台股新聞
隨著台股今 (4) 日大漲後回落 218 點,新台幣也走疲,全日處在貶值態勢,終場收在 30.906 元,貶值 6.8 分,創 5 月上旬以來新低價,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擴大至 13.22 億美元。新台幣今日以 30.88 元、貶值 4.2 分開出後,午盤過後越走越低,最低來到 30.92 元,高低價差 6 分。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9)野村腳勤觀點:外資回流台灣的結構性趨勢自 4 月解放日以來,外資買超台股已逾 6,000 億新台幣,推升台股屢創新高。若進一步觀察外資淨匯入金額,自 2023 年以來已累積超過 3 兆元,顯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
基金
美國聯準會釋出降息訊號、全球市場逐步走出高利率環境之際,當高利率紅利不再,投資人未來該如何維持穩定現金流?結合「資產成長」與「每月領回現金流」的《鉅亨自由 Pay》,此次不僅調降加碼門檻,也全面優化提領與本金控管機制,讓投資人在利率回歸常態後,依然能兼顧成長動能與提領續航力,穩健延續資產實力。
台股新聞
聯準會主席鮑爾淡化市場對 12 月降息的預期,使新台幣今 (3) 日持續偏弱整理,終場收在 30.838 元,貶值 8.9 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 11.46 億美元。新台幣今日以 30.76 元、貶值 1.1 分開出後,全日處在貶值態勢,終場收在全日最低點 30.838 元,高低價差 7.8 分。
基金
許多剛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的新手們,一定都聽過「定期定額」這個投資方式,因為非常適合不懂如何判斷行情或資金不多的人,因此也被稱為懶人投資法或平均成本法,是一種相對低風險的投資策略。運用簡單且容易執行的「定期定額」先建立良好的投資習慣,並在長期內穩健累積財富,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基金
美國聯準會在最新利率決策會議上再度降息一碼,並宣布自 12 月起暫停資產負債表縮減(縮表)計畫,顯示政策重心已從抑制通膨轉向維持經濟與金融穩定。這場會議雖釋出寬鬆訊號,但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態度謹慎,淡化市場對後續連續降息的期待。聯準會選擇此時暫停縮表,是否意味著市場資金流動性正逐漸吃緊?而這樣的轉變,又會對股市產生什麼影響?1. 本次會議講了什麼?在本次召開的利率決策會議中,聯準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 3.75%–4.00%,並宣布自 12 月 1 日起終止資產負債表縮減計畫。
基金
投資基金一直是許多人達成財務目標的重要工具,然而不同的年齡層與生活階段的需求與風險承受度有很大差異。年輕人、有家庭的人以及逼近退休的人,他們的財務目標、風險容忍度和時間框架各不相同,因此在基金配置上也略為不同。那麼,對於老中青三大族群,到底該如何開始他們的第一筆基金投資?1. 成長型基金適合時間多的年輕族群對於距離退休還有很長一段路的年輕族群來說,「時間」與「高風險承受度」是他們最具優勢的資源,如何有計劃地進行「定期定額」長期投入市場,充分發揮複利的效益是資金能否累積成龐大財富的關鍵。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2)野村腳勤觀點 :No data, No Problem儘管美國政府關門導致通膨與就業數據的公布延遲,使政策制定面臨更高不確定性,但從過去 CPI 與 PCE 的表現來看,通膨受控的趨勢已相當明確,相較之下,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才是影響政策走向的關鍵。
國際政經
下週即將舉行的美中高層峰會,引發投資人高度關注,涵蓋範圍從稀土、國防到農產品等多個敏感產業。根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於本週日展開為期三國的亞洲訪問,其中最受矚目的焦點是週四(30 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此外,川普此行也將與東南亞國協峰會(ASEAN)及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的進行時間重疊,並在東京短暫停留。
基金
如果你最近打開新聞,會發現世界像是同時在玩大富翁和踩地雷。美國總統川普一會兒在中東調停和平,一會兒又對中國加徵關稅,還有雲端服務大當機、白銀價格創新高、國際資金加速撤離中國地產…… 短短兩週,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就像坐上雲霄飛車,每一次轉彎都讓投資人心跳加速。
基金
多數人談到基金時,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主動式投資」──請專業經理人幫你操盤,尋找能打敗大盤的機會。而提到「被動投資」,則直覺認為那就是 ETF 的天下,跟著指數走就好。但事實上,被動式投資並不是 ETF 的專利,許多基金同樣提供被動布局的選擇。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15)野村腳勤觀點:稀土議題升溫,供應鏈具韌性過去一週,美中貿易緊張再度升溫,稀土議題重新成為市場焦點。誠然,稀土對美國科技產業至關重要,從半導體上游材料到晶圓製造,供應鏈多個環節都可能受到影響。
台股新聞
台股加權指數今 (17) 日回檔下跌 345.5 點,但台北匯市表現相對平穩,全日多空拉鋸、升貶互見,終場收在 30.686 元、貶值 2.1 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 12.1 億美元。新台幣今日以 30.64 元、升值 2.5 分開出後,最高來到 30.62 元,不過,午盤過後買匯力道轉強,使新台幣相對走弱,最低來到 30.692 元,終場收在 30.686 元,全日高低價差 7.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