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爆熱潮!美台股齊迎新一波成長動能 法人傳授AI選股4招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美股屢創新高、全球投資氣氛持續升溫的背景下,台股也展現強勁攻勢。尤其台積電 (2330-TW) (TSM-US) 第二季財報亮眼,激勵市場信心,推升台股多頭氛圍。隨著美國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根據研調機構預測,美國整體科技股獲利成長將達雙位數,財報表現可期,進一步支撐台股震盪走高的格局。野村投信並提出 4 大選股策略,協助投資人掌握 AI 商機。

台積電近幾季財報屢屢優於市場預期,股價同步上攻,成為台股多頭的領頭羊。根據 Bloomberg 統計,自 2018 年貿易戰以來,台積電領漲加權指數並帶動半導體類股行情平均可持續約 14 個月。不過,隨著市場對台積電未來營運的期待升高,基期墊高也可能導致股價震盪,投資人應留意波動風險,避免過度追價。
在台積電股價可能進入整理期之際,AI 相關題材股票有望輪番表現,成為下一波投資焦點。野村投信指出,進入 8 月後,逢回可擇優布局基本面穩健、需求動能強勁的 AI 產業,包括 AI 概念股、AI 伺服器、台積電供應鏈、機器人及內需股等。隨著市場信心回穩,主動式 ETF 表現亮眼,資金快速湧入,展現靈活選股優勢。
野村投信全球整合投資方案部主管游景德分析指出,台積電第二季財報堪稱史上最強,美元營收首度突破 300 億,毛利率維持高標 58.6%,台幣營收與獲利全面超越市場預期,年增率高達 60%,大幅消除匯損疑慮。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AI 帶動的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強勁,公司將持續擴充先進製程產能,全年資本支出維持高檔,展現台積電在 AI 時代的競爭優勢。
AI 浪潮不僅推升晶片需求,也加速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 6 月股東會指出,機器人將成為繼 AI 之後的下一個兆級美元產業,尤其人形機器人應用潛力巨大。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更預期,人形機器人商機將是電動車的 10 倍,成為未來幾年重要成長動能之一。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宣布,Optimus 人形機器人將於 2025 年底上市,2026 年量產。高盛預估 2035 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 38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40%;Bernstein 則預測 2030 至 2032 年間出貨量將突破百萬台。
台廠也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關鍵零組件,搶占供應鏈先機。包括鴻海集團及台灣上中下游供應鏈廠商,與輝達合作推動機器人自動化軟硬體整合方案,力求在新興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迎接未來高成長商機。
展望後市,游景德指出,美國關稅新政策雖提高市場不確定性,但只要關稅未超出預期,加上第三季聯準會可能啟動降息,台股有望跟隨美股再創新高。目前台股本益比約 15 至 16 倍,接近近五年平均水準,考量企業獲利持續成長,評價仍有上修空間。
野村投信提出四大選股策略,協助投資人掌握 AI 商機:
- 強勢乙方:具備技術優勢與客戶黏著度高的供應商;
- 已在美國設廠: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 大者恆大:具規模與資源優勢的龍頭企業;
- 規格升級 + 寡占 + 技術門檻:掌握高階技術與市場主導地位。
目前看好的產業仍以 AI 為主,包括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封裝、AI 伺服器關鍵零組件(如散熱、高速傳輸、電源管理)、台積電供應鏈、機器人,以及較不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的內需股。此外,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高殖利率股也具備短期表現機會。
在 AI 技術持續突破、應用場景快速擴展的趨勢下,投資人若能掌握成長動能與供應鏈源頭,將有機會在這波 AI 革命中搶得先機,迎接股市新一波爆發期。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