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對等關稅大限再延後下半年怎麼投資?貝萊德:兩大法則護航市場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7 月 9 日川普關稅大限臨近之際,全球市場展現出令人意外的韌性。儘管國際貿易不確定性持續存在,但資本市場呈現普漲態勢,美股屢創新高,亞太股市維持升勢,弱勢美元格局仍在延續。在這關鍵時點,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 (BLK-US) 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李薇最新表示,當前市場情緒較 4 月明顯更為樂觀,這種轉變源自於美國經濟面臨的兩個「不變法則」。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關稅大限逼近下半年怎麼投資?貝萊德:兩大法則護航市場

首先,隨著《大而美法案》推高財政赤字,若美國試圖透過縮減貿易赤字改善國際收支,恐削弱外國投資人對美債的需求。這種資金流動變化將加劇美國利息償付壓力,引發市場動盪。


其次,歷經數十年建構的供應鏈體系一旦斷裂,不僅會推高通膨,更可能讓美國在稀土等關鍵資源領域受制於中國。這種雙重限制使得美國政府難以採取極端政策,反而為市場提供了確定性。

基於這一判斷,貝萊德確立三大核心投資策略:掌握戰術性投資機會、維持正向風險偏好、超配美股。李薇指出,儘管歐洲股市年內表現亮眼,但缺乏獲利成長支撐的漲勢難以持續。

數據顯示,歐洲企業獲利預期年初為小幅下滑,實際僅實現有限正成長,而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獲利年增幅達 14%,科技類股更高達 18%-19%。這種基本面差異讓貝萊德選擇按兵不動。

貨幣市場方面,李薇認為弱勢美元與美元儲備地位動搖是兩個不同命題。雖然美元指數年內對歐元貶值近 10%,但以利差指標衡量,美元仍處於高估狀態。全球 90% 金融交易仍以美元結算,這種根深蒂固的貨幣慣性讓替代過程必然漫長。

值得注意的是,貨幣對沖策略正在改變資產配置邏輯。經匯率風險避險後,西班牙國債殖利率已超越美國國債,促使機構投資人係統性嵌入避險機制。

科技類股持續領漲美股的現象引發市場關注。李薇分析指出,美元貶值直接有益於跨國科技企業,標普 500 成分股約 30% 至 40% 收入來自海外,科技巨頭海外營收佔比更達 60%。儘管年初科技股劇烈調整,但當前市場環境已不同於往常。在通膨未穩、AI 生產力提升尚不確定的背景下,傳統的均值回歸策略失效。「科技七巨頭」的持續強勢,本質上反映了 AI 驅動的結構性變革。

至於歐洲市場,李薇則謹慎看待。雖然德國財政刺激帶來短期提振,但歐洲股市跑贏美股需同時滿足企業獲利成長超越和美國經濟數據遜色兩個條件,而現實是兩者均未達標。更關鍵的是,歐盟內部財政政策分化明顯,德國具備擴張能力卻需平衡債務,法國面臨債市波動限制。這種非同質化特徵造成歐洲難以形成持續上漲合力。

在亞洲市場,中國股市呈現複雜圖像。李薇透露,貝萊德對中國維持中性配置,重點掌握科技和醫療板塊的政策紅利。港股創新藥行情顯示海外授權訂單正推動估值修復,南向資金持續流入生技領域,但長期來看,房市調整、人口結構變化等基本面因素仍構成重要變數。

在美元弱勢下,如何掌握科技革命紅利、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將成為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貝萊德的策略選擇為市場提供了重要參照,但也提醒投資人必須密切關注政策演變基本面變化之間的微妙平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