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
美股雷達
南韓財政部周四 (24 日) 表示,美韓高階官員之間的貿易談判已經推遲,原因是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的行程搭不上。貝森特原本預定與南韓財長具潤哲 (Koo Yun-Cheol) 一同舉行所謂的「2+2」會議,而美韓雙方的貿易代表也將與會,但現在只能盡快重新安排開會日期。
國際政經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和南韓正討論創立一個投資美國的基金,作為美韓貿易協議的一環,這個做法類似日本與美國前一日宣布達成的投資承諾,目的在換取關稅減讓至 15%。根據報導,美韓討論的範疇仍不清楚,但美國一直希望能獲得總價值數千億美元的投資承諾。
國際政經
美國與歐盟正加緊協商,盼在 8 月 1 日川普設定的關稅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避免陷入全面貿易戰。綜合外媒周三 (23 日) 報導,雙方正接近敲定一項協議,力拚在 8 月 1 日前敲定,將對大多數歐洲進口產品徵收 15% 關稅,作法類似美國總統川普本週與日本達成的關稅協議。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3 日) 連發多篇貼文,進一步揭示與日本新貿易協議的內容與談判過程,強調正是藉由「關稅威力」才換得對方罕見讓步,包括全面開放日本市場與大規模對美投資。他還重申,未來對任何國家的關稅政策都將與「是否開放市場」直接綁定,強硬貿易態度不變。
美股雷達
根據《金融時報》周三 (23 日) 報導,德、法正聯合歐盟成員國準備對美國關稅進行報復,除非華盛頓在 8 月 1 日期限前做出讓步。川普本月威脅將關稅從目前 10% 提高至 30%,使歐盟立場趨於強硬,德國態度更出現 180 度大轉彎,從傾向談判轉為支持強硬回應。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23 日) 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表示,歐盟若要獲得與日本相同的 15% 關稅優惠稅率,關鍵在於是否願意提供創新的融資機制。日本因同意設立 5500 億美元投資基金並提供股權、信貸擔保等機制,成功將原本 25% 的關稅降至 15%。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報導,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台灣貿易談判代表團已抵達美國,準備與川普政府就關稅議題展開談判,希望加速推進雙邊貿易協議的達成。消息人士週三(23 日)指出,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已抵達華盛頓,參加第四輪會談。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22 日) 在白宮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並表示美菲雙方「非常接近」達成一項重大貿易協議,可能有助於緩解先前宣布的關稅威脅。川普表示:「他們在軍事上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我們可能會達成某種協議。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一 (21 日) 表示,若川普總統決定自 8 月 1 日起如期實施對貿易夥伴的高關稅,將可進一步「對這些國家施加壓力」,促使其與美國達成更有利的貿易協議。此番言論顯示,美方將關稅視為延長談判籌碼,而非單純的最後期限。
國際政經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已準備好推動與烏克蘭的和平解決方案,但他強調,俄羅斯的首要任務仍是「實現其目標」,這一立場不會動搖。根據《路透》報導,佩斯科夫於週日(20 日)接受俄羅斯國營電視訪問時表示:「普丁多次表示,他希望盡快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付出努力,而且並非易事。
國際政經
匯率策略師正為日元進一步走軟的可能性做準備,因為日本首相石破茂 (Shigeru Ishiba) 的執政聯盟,可能輸掉本周日的參議院選舉。數家日本媒體的民調顯示,自由民主黨帶領的執政聯盟,可能無法保住過半數需要的席次。但無論選舉結果如何,日本政府似乎都將擴大支出——為了吸引選民,自民黨祭出現金補貼,反對黨則大力推動削減消費稅。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5 日) 宣布與印尼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印尼商品將面臨 19% 美國進口關稅,而美國出口品則可免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地進入印尼。川普強調,這是「史上首度全面開放印尼市場給美國」的重要協議,並揭露印尼將向美方採購大量能源、農產品與波音飛機。
國際政經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8 日) 報導,歐洲聯盟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歐盟官員透露,雙方可能很快就協議大致內容達成共識,儘管協議仍充滿不確定性,但此舉已考驗歐盟內部團結,因部分條件可能使特定成員國受益大於其他國家,引發內部分歧。
國際政經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課徵 25% 關稅,將於 8 月 1 日正式上路,日本政府表態不輕言妥協,並承諾持續與美方談判,力求捍衛國家利益。首相石破茂與多位內閣官員周二 (8 日) 接連發聲,強調不會接受不公平條件,並將爭取雙方皆能接受的貿易協議。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7 日) 透過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發布訊息,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對來自日本與南韓的進口商品全面加徵 25% 關稅。這是川普政府啟動「大而美」關稅計畫後,首度正式向主要亞洲盟邦發出書面通知,消息一出立即衝擊金融市場與供應鏈穩定,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府正努力在未來數日內敲定多項貿易協議。據報導,更高關稅稅率可能於 7 月 9 日前通知各國,這些新稅率預計將於 8 月 1 日生效。儘管川普曾承諾在「90 天內達成 90 項協議」,但目前僅與英國達成有限協議,並與越南達成一項未明確的協議,而與其他國家的長期協議則始終未能實現。
國際政經
南韓是首批與美國啟動關稅談判的國家之一。自雙方於 4 月達成協議以推動關稅取消以來,隨著 7 月 9 日即將到期的 90 天、25% 關稅暫停期逼近,南韓目前正積極尋求延長談判期限。據韓國官員稱,至今為止,韓國與其第二大貿易夥伴國之間的貿易談判主要集中在非關稅壁壘上,因為根據一項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已經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接近零的關稅。
國際政經
兩位知情的巴勒斯坦消息人士週一(7 日)透露,哈瑪斯與以色列在卡達舉行的首輪間接停火談判宣告無果,未能取得任何實質進展。消息指出,以色列代表團缺乏足夠授權,無法就關鍵議題與哈瑪斯達成協議。根據《路透》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正準備展開自川普回任以來第三度白宮之行。
國際政經
為避免美國川普政府對泰國出口課徵高達 36% 的懲罰性關稅,泰國政府積極提出全新貿易提案,內容包括擴大美國農產品與工業品市場准入,並增加能源及波音 (BA-US) 飛機的採購,以期在關稅寬限期結束前與美方達成協議。根據《彭博》報導,泰國財政部長披猜(Pichai Chunhavajira)表示,最新提案目標是提升泰美雙邊貿易額,並在五年內將泰國對美國的 460 億美元貿易順差削減 70%,預計七至八年內達成貿易平衡。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川普政府將於 7 月 9 日,恢復對超過 50 個經濟體的出口商品課徵高懲罰性關稅,多國貿易夥伴在過去週末都加緊與美方談判,或試圖爭取延長談判期限,但到目前為止,成效仍然非常有限。根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已簽署第一批關稅通知信,預計於週一(7 日)發送,首波約涵蓋 12 個國家,但未公開具體國家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