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國





  •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四(24 日)收盤漲跌互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三澄清,川普政府並未向中國單方面提出調降關稅的承諾,強調若要推動美中貿易談判重啟,雙方都必須下調關稅。據《證券時報》報導,滬指周四收盤漲 0.03% 報 3,297.29 點,深證成指跌 0.58% 報 9,878.32 點,創業板指跌 0.68% 報 1,935.86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1391 兆元。






  •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周三(23 日)主持「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系的衝擊」阿里亞模式安理會會議,當場奉勸美方不要玩火,包括安理會成員在內,共計 80 多國與會。傅聰在開場發言中表示,80 年前,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聯合國應運而生,奠定了現代國際秩序,開啟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新篇章。






  • 根據日本財政部周四 (24 日) 公布的初步數據,4 月迄今為止,海外投資者已淨買進 9.64 兆日元 (約 675 億美元) 日本債務和股票。根據 1996 年以來的國際收支數據,這是外國資金對日本股市和債市進行綜合買入的單月最高紀錄。由於關稅上調引發人們對潛在「停滯性通膨」的擔憂,最新的流入數據,也證實了全球資金正在撤出美國市場的猜測。






  • 國際政經

    在美中關稅戰延燒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24 日)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據《央視》報導,習近平周四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肯尼亞總統魯托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將雙邊關係的定位提升至新時代中肯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強調,建立命運共同體,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同球共濟」的大道正途。






  • 美股雷達

    據《第一財經》報導,今天(24 日)上午,一架尚未交付國航的波音 (BA-US) 737Max 飛機,從中國舟山波音完工中心起飛,目的地是波音總裝廠所在地西雅圖。在此之前,已有兩架待交付廈航的波音飛機退回美國。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中國航空公司開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吉祥航空也確認推遲接收原本要交付的波音 787 飛機。






  • 外匯

    在上週終於迎來三週來的首次週線上漲後,國際油價週一再次下滑,低開低走下盤中一度跌逾 3%,因投資者再次擔心美國對其貿易夥伴徵收的關稅將造成經濟逆風,從而降低燃料需求增長。而且由於美國和伊朗核談判週六出現進展跡象,供應的擔憂有所緩解。 據悉在會談中,美國和伊朗同意開始製定潛在核協議的框架,此前美國官員稱此次會談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






  • 美國的「反關稅宣言」截至台灣時間 24 日上午已收集到 1578 個簽名,其中包括著名經濟學家曼昆和兩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反關稅宣言」於 4 月 18 日首次上線,發起人包括 200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 · 赫克曼 (James Heckman)、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農 · 史密斯 (Vernon Smith),以及德州前共和黨參議員菲爾 · 格拉姆和其他經濟學家。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22 日)表示,對中國 145% 關稅確實很高,與中方達成協議後,美國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美國財長貝森特也說,美方的目標並非與中國脫鉤,「與中國的貿易戰不可持續」,貿易緊張局勢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降溫。美國發動關稅戰帶來的混亂和衝擊效應不斷顯現。






  • 美國教育部 4 月 21 日宣布,將於 5 月 5 日正式恢復對聯邦學生貸款的追繳。這是自 2020 年 3 月新冠疫情以來,聯邦政府首次重新啓用全面的「違約催收」機制,包括薪資扣押、退稅抵消和信用記錄處罰。530 萬名已逾期借款人將被納入財政部的「追債名單」,一場事關數千萬中產家庭的財務重構,由此開始。






  • 美國《Axios》新聞網報導,美國國稅局相關問題引發了伊隆 · 馬斯克 (Elon Musk) 與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之間的激烈爭吵。目擊者和知情人士透露,爭吵發生在上周四(17 日)於白宮的一次會議上,甚至在場的美國總統川普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都能聽到。






  •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23 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的煽動性言論不利於化解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周二報導,澤倫斯基當天向媒體表示,在俄烏停火後,烏方願意以任何形式坐到談判桌前,但烏方永遠不會承認被佔領土屬於俄羅斯。






  • 國際政經

    據《路透》報導,美國財政部表示,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三 (23 日) 與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 (Denys Shmyhal) 及財長馬欽柯 (Sergii Marchenko) 會晤,並強調美烏應「盡快」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必要性。






  • 國際政經

    一覺醒來,美國總統川普又火力全開了。白宮發言人的說法是,川普越來越沮喪,「他需要看到這件事結束」。《CNN》的評論是,「川普又恢復了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攻擊」。這個「又」字,用得好啊!具中國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周四(24 日)表示,看川普的社交媒體,果然又是點名道姓,對烏克蘭總統破口大罵。






  • 加拿大總理卡尼周三(23 日)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市一場競選活動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擾亂全球市場,從根本上重塑國際貿易體系。在加拿大問題上,川普的態度更加直接和咄咄逼人。卡尼說,川普「想打垮我國,這樣美國就能控制我國」。卡尼表示,面對這些對加拿大生活方式、經濟和主權的威脅,他有計畫可以抗擊和保護。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4/23)野村腳勤觀點:關稅懸而不決帶來嚴峻挑戰野村投信台股研究團隊從近期實際走訪企業了解到的現況,許多廠商想要加大東南亞產能以規避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高額關稅,但卻發現不知該選哪一國增產、面臨各國關稅仍有變數的難題,另外也有傳產企業未來一季訂單被取消,因為客戶考量高關稅及需求放緩,不敢大力拉貨。






  • 大陸政經

    美國是全球最大原油供應國和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在其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中,石油和天然氣是最快受到關稅影響的一批產品。隨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不斷加碼,中國亦祭出反制措施,目前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原油和 LNG 關稅稅率分別升至 94% 和 99%。






  •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三(23 日)表示,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經濟壓力,全球公共債務將超過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水準,到 2030 年全球公共債務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將接近 100%。IMF 在最新發布的《財政監測報告》中預估,全球公共債務將在 2025 年上升 2.8 個百分點,到佔全球 GDP 95.1%,並在 2030 年進一步升至 99.6%。






  • 美國總統川普再拋「好消息」,稱與各國貿易協議「一切順利」,更放話中國 145% 關稅「終將大幅下調」,這番言論短線點燃投資人情緒,帶動股市上漲,但事實上實質協議仍無影蹤。美國總統川普本週頻頻對外強調其政府在推動貿易協議上的積極進展。週二他對媒體表示:「我們與每一個國家都談得不錯。






  • 美股雷達

    據《巴隆周刊》,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儘管總統川普推動關稅政策,外國投資人並未因此減少購買美國公債。財政部周三 (23 日) 發布的拍賣配額報告顯示,「外國與國際類別」的買盤強勁。該類別包含外國私人投資人及外國央行,在 4 月上半的美債拍賣中,買進債券比 3 月上半增加了 22%。






  •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汽車產業的關稅政策出現微幅鬆動跡象,白宮週三 (23 日) 向《CNBC》證實,川普正考慮對汽車製造商部分關稅措施給予豁免,此舉與《金融時報》稍早揭露的內容相符。受此消息激勵,福特 (F-US) 、通用汽車 (GM-US) 和 Stellantis (STLA-US) 週三盤後股價聞訊微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