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科技
在全球加速投入人形機器人技術之際,中國正全面推動應用落地、融資與政策支持三大面向,試圖建立完整產業鏈生態;與此同時,美國則由特斯拉 (TSLA-US) 領軍,持續深化核心技術研發。根據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Humanoid Horizons: An Adoption Race》,儘管美中兩國在策略重點上有所區別,雙方皆正以各自方式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邁入商業化新階段。
科技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週六(26 日)在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開幕式發表演說,提議建立一個全球人工智慧(AI)合作組織,呼籲各國就這項快速發展技術的發展和安全進行協調。根據《路透》報導,李強指出,AI 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全新引擎,但目前 AI 治理架構依舊碎片化,各國在監管理念與制度規則上差異甚大,急需建立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合作框架。
台股
美國在加密貨幣監管領域邁出關鍵一步,眾議院於 7 月 17 日正式通過三項重要法案: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與 Anti-CBDC 法案,其中 GENIUS 法案已由總統川普簽署成為法律,CLARITY 法案則送交參議院審議。
國際政經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五(25 日)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討論歐美貿易談判等議題,並計劃本月 27 日在蘇格蘭舉行面對面會談。馮德萊恩表示,雙方在通話中達成一致,計劃本月 27 日在蘇格蘭舉行面對面會談,重點討論歐美貿易合作及相關爭議問題。雙方即將舉行的會晤被視為歐美關稅談判重要環節。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25 日) 對美元強勢表達了複雜的看法。他指出,儘管強勢美元「聽起來不錯」,在心理層面也讓人感覺良好,但較弱的貨幣對美國製造商和出口商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川普在前往蘇格蘭前於白宮對記者表示,「當我們擁有強勢美元時,會發生一件事:聽起來很不錯,但觀光客不會來,你也賣不出拖拉機、卡車,什麼東西都賣不出去。
歐亞股
根據《路透》周五(25 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機率是「五五波,甚至更低」,但稱布魯塞爾「非常急於達成協議」。歐盟執委會周四釋出樂觀信號,稱與美方的貿易談判解決方案在望,但同時也批准對 930 億歐元美國商品的反制關稅措施,以防談判破局。
國際政經
在美中即將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愈來愈把將重心放在如何與北京達成經濟協議,為美國企業和技術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今年大部分時間裡,川普政府一直利用關稅壓力推動供應鏈遷出中國,目標是削弱北京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並迫使美國企業把製造業就業機會遷回美國。
大陸政經
中國上半年預算赤字創歷史新高,凸顯出在川普的關稅措施導致對美出口減少的情況下,政府加大了刺激內需的力度。《彭博》根據財政部周五 (25 日) 發布的最新數據計算得出,今年上半年,中國財政廣義缺口達到 5.25 兆人民幣 (約 733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擴大 45%,創下歷史新紀錄。
國際政經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周四(24 日)表示,美國將向烏克蘭購買無人機,他已責成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烏梅羅夫、國防部長什梅加爾和總統戰略問題顧問卡梅申,籌備價值 100 億至 200 億美元左右的合約。澤倫斯基說,近期烏克蘭與美國達成這項協議。
國際政經
美韓原定周五 (25 日) 舉行的「2+2」關稅會談,因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另有緊急行程而宣布延期,讓南韓原本希望這個禮拜與美國談妥貿易協議、避免被加徵 25% 關稅的希望落空。不過美國與南韓周五重申,仍會在 8 月 1 日談判期限到來之前達成協議。
國際政經
美日兩國達成貿易協議,日本承諾投資美國 5,500 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周四(24 日)表示,日本基本上用錢買低關稅利率,他也開放其他國家用錢換低關稅。川普周四說,日本承諾投資的 5,500 億美元,性質不是貸款,而是「簽約獎金」(signing bonus)。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24 日) 讚揚澳洲放寬對美國牛肉的進口限制,並在社群媒體上說,這是一個警告,其他拒絕進口美牛的國家可要小心了。川普 4 月 2 日宣布「解放日」關稅時,曾點名澳洲對牛肉進口的限制,批評美國與澳洲之間存在不公平的貿易障礙。
國際政經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賈梅爾 · 布伊(Jamelle Bouie)撰文指出,JD· 萬斯(JD Vance)作為美國副總統,似乎在白宮的決策過程中處於邊緣地位。與美國多數近代副總統不同,萬斯並未參與關鍵的政策制定中,其角色更多是作為總統川普的「官方迷弟」。
基金
輝達宣布在台灣設立 AI 總部,直接將台灣推上全球 AI 供應鏈的關鍵位置,台股也因為 AI 供應鏈奮起,未來供應鏈業績將持續成長,台灣相關 AI 供應鏈有機會受到拉抬,有利台股後市動能。野村投信表示,步入 8 月後,台股不免將面臨新版對等關稅上路,以及潛在的半導體關稅威脅,加上 Q2 財報中的匯損壓力與 Q3 訂單下滑風險,短期股市可能受拖累而有回檔風險,相關風險投資人需審慎因應市場可能的波動。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根據越南政府一份內部評估報告指出,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正式實施,越南對美出口恐將減少多達三分之一。這份報告由越南總理范明政顧問委員會下的研究單位編撰,日期為 7 月 11 日,僅晚於川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一週。報告指出,若美國針對越南商品課徵 20% 至 40% 不等的關稅,將導致出口總額大幅下滑,電子業首當其衝,出口金額可能減少 150 億美元,對當地供應鏈穩定構成實質威脅。
國際政經
據《韓聯社》周四(24 日)報導,韓國政府擬將規模超過 1,000 億美元的韓企對美投資計畫,當作經貿談判籌碼,且日後投資金額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韓國《每日經濟》指出,日本與美國達成關稅下調協議給韓國帶來巨大壓力,若韓國未能達成類似協定,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可能受損。
美股雷達
《路透社》報導,印度商務部長戈亞爾 (Piyush Goyal) 週四 (24 日) 在倫敦受訪時表示,印度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正在「非常順利」地推進,他對於印度將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中獲得特殊待遇抱持高度信心。川普今年 4 月威脅對印度商品加徵 26% 關稅,但後來暫緩實施以利雙方展開磋商。
國際政經
五位知情人士周四 (24 日) 透露,美政府準備向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 PDVSA 的主要合作夥伴授予新的授權,雪佛龍 (CVX-US)一馬當先,將獲准在受制裁的 OPEC 成員國委內瑞拉有限度地運營並進行石油交換。如果美政府批准雪佛龍在該國開採,PDVSA 的歐洲合作夥伴也可望獲得授權,這將與美政府年初施壓委內瑞拉能源產業的政策大相逕庭。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周四 (24 日) 在利率決策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政策已處於「觀望」階段,官員將靜待貿易不確定性釐清再決定下一步行動。這是歐洲央行自去年開始降息以來首次按兵不動,市場也因應態度轉趨謹慎,調降對進一步寬鬆的預期。
美股雷達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 周四 (24 日) 引述合約文件、公司申報資料與多位知情人士報導指出,儘管美國政府近期加嚴晶片出口限制,仍有價值逾 10 億美元的輝達 (NVDA-US) 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在三個月內流入中國市場,並出現在中國活躍的美國晶片黑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