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
台股新聞
行政院拍板自 9 月 1 日起,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72-2 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富時羅素公布臺灣 50 指數,康霈、川湖上榜;台經院周二 (2 日) 公布 7 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燈號亮第三顆藍燈,87% 產業處衰退,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新青安「水龍頭打開」重演炒房?彭金隆:時空已不同 支應公股銀需求 行政院拍板,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銀行承作的新青安貸款案件,將不再計入《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所規範的「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以確保首購與自住民眾的購屋權益。
台股新聞
一、本周盤勢與下周展望本周盤勢分析台股在本週大盤震盪的氛圍下,生技醫療、軍工及 IC 設計族群逆勢表現突出,成為盤面亮點。IC 設計族群中,驊訊 (6237-TW) 因打入 Meta AI 眼鏡供應鏈,周二漲停但隨後回落。生技醫療族群則由康霈 (6919-TW) 領漲,單周漲幅近 27%,並將於下周 9 月 9 日舉辦法說會,順藥 (6535-TW)、合一(4743-TW)、生合(1295-TW)、晟德(4123-TW) 等個股也受集團股間資金輪動推升。
台股新聞
行政院昨(4)日正式拍板,將新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上限之外,為公股銀行房貸業務鬆綁,釋出千億元資金活水。此一政策一出,台北股市營建類股應聲亮燈漲停,等待撥款的民眾更直呼「水龍頭開了」,公股行庫先後表態支持,但也有銀行高層坦言受限於央行規定:「水龍頭開著也沒水」。
台股新聞
行政院拍板,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銀行承作的新青安貸款案件,將不再計入《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所規範的「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以確保首購與自住民眾的購屋權益。外界憂心是否重演炒房狀況,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目前新青安件數與金額均已回歸正常,時空背景不同,此次放寬就是為了支應公股銀行,在金融穩健與社會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保障民眾基本居住權益。
台股新聞
金管會今 (4) 日上午於行政院會宣布自 114 年 9 月 1 日起,新青安貸款撥款將不計入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限額。財政部下午即回應,將配合督導公股銀行積極協助符合資格民眾申辦,完善貸前徵審與貸後管理,並優先承辦「首購」、「自住」及「已承諾」房貸申請,確保銀行信用資源真正用於民眾自住購屋。
台股新聞
臺灣企銀(2834-TW)今(4)日舉行第二季線上法說會,由副總乙增祥主持,針對法人關切的關稅政策、匯率波動、房市趨勢及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等議題進行說明,針對「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 72 條之 2 限額」的政策調整,臺企銀表示高度支持。
台股新聞
行政院會今 (4) 日決議自 9 月 1 日起,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撥款案件,不計入《銀行法》第 72-2 條的限額,以確保銀行信用資源可用於無自用住宅青年的購屋貸款。鄉林 (5531-TW) 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這是好消息,但「水龍頭還可以開大些」。
台灣房市
行政院院會在今 (4) 日拍板,將「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 72-2 條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同時回溯至今年 9 月 1 日。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此一措施的實施,對於目前適用新青安的首購族面臨到貸款成數不足、排撥時間拉長或是被要求搭配房貸壽險等困境。
台股新聞
行政院今(4)日正式拍板,將「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簡稱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並追溯自 9 月 1 日起適用。此舉不僅回應近期房貸核撥困難所引發的民怨,也為青年購屋族群注入一劑強心針,預期將有效紓解銀行放款意願受限所造成的「房貸荒」。
台灣房市
行政院 4 日於院會拍板,確定將「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此舉意味未來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時,不再受 30% 上限約束,不僅有利於政策性優貸的推廣,也能緩和新青安與一般房貸之間的額度排擠,以解決近期「房貸荒」問題。
台股新聞
兆豐金控今 (29) 日舉行第二季線上法說會,總經理張傳章指出,全年房貸動能將維持保守穩健,第二季房貸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218 億元;面對央行持續實施不動產放款管控措施,優先受理首購族住宅貸款,最高核貸成數達八成,與同業水準一致。兆豐銀行擬調整消金策略,將重心轉向理財型貸款與小額信貸,並強化借款人還款能力審查。
台股
央行祭出第 7 波房市信用管制、並要求銀行控管不動產集中度,多家銀行房貸額度緊縮,出現「排撥」、購屋者申貸困難。臺灣銀行董事長凌忠嫄今(28)日表示,台銀存款量全台最多,承作房貸壓力相對較小,身為支持政策的官股銀,甚至主動承接其他額滿銀行移撥的案件,她強調臺銀「水龍頭已開很大了」,優先承接首購、新青安、公教築巢優利貸等三大政策性房貸。
台股新聞
去年新青安政策引爆房市過熱危機,限貸令施行近一年仍餘波盪漾,近期又傳出民眾因核貸成數不如預期,恐有購屋違約之虞。金管會今 (7) 日透露,近半年確實接獲約 30 件陳情案件,為強化相關爭議案件的處理機制,已請銀行公會及各銀行總行,針對「首購」、「自住」及「已承諾」的房貸爭議案件設置單一申訴窗口,並妥適處理相關申訴情事。
台灣房市
政府提供新青安政策貸款金額最高 1000 萬元,因此總價 1200 萬元以下物件成主流產品,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 2025 年上半年實價登錄,雙北市總價 1200 萬元以下住宅的交易,以淡水區 625 件的交易量,奪下雙北低總熱區的寶座,新市鎮的新市二路三段也成為新北低總宅最熱門路段。
台股新聞
近期台灣央行接獲某不動產業者反映民眾無法辦理地上權貸款,為免外界誤解,央行今 (2) 日發布說明指出,符合三項情形者,不會受到限制。央行說明,辦理地上權借款者若符合以下三大情形,不會受到不動產抵押貸款規定的限制。第一,符合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條件或名下無房無貸者 (非高價住宅貸款)。
台股新聞
兆豐金控今 (20) 日上午召開 113 年股東常會,兆豐金董事長董瑞斌主持,於會後的聯訪,他談及房貸業務,目前以新青安和無自住房貸為主,申貸約需 1.5 個月核撥下來,房市現呈現「量縮價平」。在股利政策上,他強調「永續經營」的重要性甚於股利,他期許在任期內讓 ROE 目標達到 10%,ROA 從目前的 0.75% 上升到 1% ,並讓現金殖利率維持三年期定存利息為目標。
台灣房市
日前傳出部分民眾因薪資有限,申辦新青安碰釘子,讓公股行庫連袂發表澄清聲明,使新青安再度成為輿論焦點。房仲業者根據財政部數據,統計 2023 年 8 月新青安上路以來,八大公股行庫的申辦狀況,截至今年 4 月,新青安共受理約 11.9 萬戶,受理總金額突破 9300 億元,其中臺灣銀行響應最積極,受理件數逾 3 萬件。
台股
官股臺銀、土銀及公股四金二銀,共 8 家官公股銀行全數到位,面對新青安房貸一一表態「齊步走」!繼兆豐、土銀及一銀之後,臺銀、華銀、合庫、彰銀及臺企銀皆於今 (16) 日發布聲明,一致強調配合政策支持新青安房貸,協助無自用住宅家庭購屋自住,且徵審作業係依「授信 5P」的借款人、借款用途、償還來源、債權保障及未來展望等因素評估,提供多項利率、寬限期及貸款年限等優惠措施,以減輕民眾資金負擔。
台股
針對昨 (15)日媒體報導傳出民眾購屋欲申請新青安房貸,卻被公股銀以「年薪未達 150 萬元」而拒絕一事,據悉財政部於昨天下午即要求各公股銀緊急聲明,公股銀龍頭兆豐銀行率先表態澄清,土銀及一銀亦跟進並發布三點聲明,強調凡符合青安貸款資格之民眾皆可受理申請,均依據主管機關及銀行公會相關徵審授信規範。
台灣房市
根據財政部每月公告新青安受理等資料,今年前三月新青安受理戶數 1.24 萬件,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29%,房仲業者指出,影響主要原因包括市場交易量減少與撥款塞車等影響,另外銀行對於新青安承做態度也不若政策初期時積極,都可能導致新青安的受理案件數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