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頭還可開大些」 賴正鎰:不動產放款天條也應排除都更、廠房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
行政院會今 (4) 日決議自 9 月 1 日起,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撥款案件,不計入《銀行法》第 72-2 條的限額,以確保銀行信用資源可用於無自用住宅青年的購屋貸款。鄉林 (5531-TW) 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這是好消息,但「水龍頭還可以開大些」。

賴正鎰認為,危老都更建案及開發商興建的工業廠房應排除在不動產集中度的總額度管控的特定計算對象,以及去年 9 月前簽約的已購戶也不能溯及既往,才能真正解燃眉之急。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首季全台的建物展期開工,累計 1187 件,與去年同期 1066 件相比,年增 11.4%。賴正鎰說,全球通膨造成營建缺工缺料,加上央行金融信用管制,開發商只好放慢推案速度,目前已有 14 個縣市政府陸續祭出建照展期措施,原因全是受限於銀行法 72-2 條有關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管制,現在融資的水龍頭只剩下「小金流」。
另外,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資料顯示,今年超額儲蓄提升至 4.79 兆元,比 5 月底預估的 4.09 兆元更高,創下歷史新高,2026 年估計超額儲蓄更將達到達 5.1 兆元。今年超額儲蓄率從前次預測 15.25%,提升至 17.51%。
賴正鎰說,全球通膨未減,央行公布最新數據,2025 年 7 月,台灣銀行業平均房貸利率為 2.303%,創下 16 年新高,並反映出央行實施的信用管制與銀行為管理放款而採取的利率調整策略,導致整體市場上的房貸利率頻頻上升,但其實民營銀行利率都已經突破 3%,甚至更高的房貸門檻等,讓不少有意購屋自住或換屋者,被迫打消購屋念頭。
賴正鎰說,看到這數字真的值得憂心,代表國人大眾不敢消費和投資,導致閒置資金過多。營建業向來有「火車頭工業」之稱,央行限貸令去年九月起實施迄今 10 個多月來,房地產幾乎冰凍,影響建設、營造水電、建材與裝修、家電等上下游產業至少 200 萬人的員工的家計,倘若繼續冷卻下去,恐不利於整體經濟、形成社會問題。
賴正鎰指出,台灣游資豐沛需要正常投資管道,央行祭出信用管制,包括銀行法 72-2 條的 30% 上限滿水位及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控管,造成建商和購屋族「貸不到款,貸不足額,就算貸到款還要排撥」,間接使得房地產冷卻,對整體經濟和社會衝擊相當大,還好行政院長卓榮泰出面喊話要把貸款「水龍頭開大一點」。
賴正鎰強調,他已經多次建言政府,房市不能永遠只有一種政策「漲就打,跌就拉」,這無疑是傷害房市正常交易,掌控金流的限貸令雖能抑制投機,但實施近一年來「一刀切」式的房貸管制已經嚴重損及自住需求,政府直接將所有新青安、非青年首購及換屋等剛需自住客與投機客,直接劃上同等待遇,非常不公平,這次雖然已經放寬新青安貸款,但絕大多數購屋者仍被受限,至少還要將危老都更及開發商蓋的廠房也應排除在不動產總額管制之外。
- 關稅戰火燒進外匯市場,投資人如何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帶量跌破均線糾結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