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美股雷達
比亞迪 2025 年上半年銷量 214.6 萬輛,再次穩居全球汽車市場之冠。西方媒體對此感慨不已:德國媒體指出中國電動車正在全球擴張;日本媒體則認為中國汽車品牌正在打破傳統燃油車的束縛;美國媒體更是直言,比亞迪已是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但美國消費者卻無法購買。
基金
輝達宣布在台灣設立 AI 總部,直接將台灣推上全球 AI 供應鏈的關鍵位置,台股也因為 AI 供應鏈奮起,未來供應鏈業績將持續成長,台灣相關 AI 供應鏈有機會受到拉抬,有利台股後市動能。野村投信表示,步入 8 月後,台股不免將面臨新版對等關稅上路,以及潛在的半導體關稅威脅,加上 Q2 財報中的匯損壓力與 Q3 訂單下滑風險,短期股市可能受拖累而有回檔風險,相關風險投資人需審慎因應市場可能的波動。
美股雷達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 周四 (24 日) 引述合約文件、公司申報資料與多位知情人士報導指出,儘管美國政府近期加嚴晶片出口限制,仍有價值逾 10 億美元的輝達 (NVDA-US) 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在三個月內流入中國市場,並出現在中國活躍的美國晶片黑市中。
台股
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於 2025 年第二季年減 2.4%。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預估數據,市場受到季節性需求疲軟、補貼政策邊際效益下降,以及先前補貼所帶動的前置拉貨效應影響,出貨量下滑,其中 Huawei 連續兩個季度穩居中國市場第一,出貨量市佔率自去年同期的 15% 上升至 18.1%。
大陸政經
據《路透》報導,中國正加速構建全國運算能力銷售網路,以化解日益嚴重的資料中心過剩問題。過去 3 年,數千個地方政府支持的資料中心興建,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利用率估計僅 20%-30%。這不僅影響資料中心的生存,也可能阻礙中國發展人工智慧的雄心。
台股新聞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 (24) 日指出,2025 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將達 1255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 7.4%。在先進邏輯、記憶體和技術轉型帶動下,2026 年設備銷售額可望進一步提升至 1381 億美元,年增 10%。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四(24 日)收盤均再創今年來收盤新高,滬指站上 3,600 點,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三宣布,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 7 月 27 日至 30 日赴瑞典與美方舉行經貿會談。滬指周四收盤漲 0.65% 報 3,605.73 點,深證成指漲 1.21% 報 11,193.06 點,創業板指大漲 1.5% 報 2,345.37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8742 兆元。
大陸政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24 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中歐關係三點主張。據《央視》報導,習近平指出,面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變局和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歐領導人應再次展現遠見和擔當,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戰略抉擇,牢牢把握中歐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為世界帶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美股雷達
路透報導,川普政府周三 (23 日) 建議實施出口管制,驗證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所在位置,此舉措獲得兩黨議員的讚賞。這是川普政府周三「AI 行動計畫」揭露的遠大藍圖之一,目的在增加對盟國的 AI 軟硬體出口,並放關美國環境法規,以加速新建 AI 資料中心。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23)野村腳勤觀點:產業供需 > 關稅風險隨著關稅大限 8/1 的逼近,投資人對台灣即將出爐的對等關稅稅率相當在意,甚至比我們的重視度還來得高。當然這不表示野村不在意對等關稅或之後的半導體關稅,而是所有國家對美談判皆處於被動角色,過多的臆測對投資實質助益其實有限,因此我們更關注的是,台灣企業對潛在的關稅衝擊做了哪些準備,這些工作又是否足夠完善。
美股雷達
《路透》23 日獨家報導,三位歐洲安全官員與路透取得的內部文件揭示,中國製飛機引擎正透過空殼公司運往俄羅斯國營軍工企業 IEMZ Kupol,並在報關時被偽裝為「工業冷凍設備」,藉此規避歐美制裁。這些引擎正用於生產 Garpiya-A1 攻擊無人機,並已廣泛部署於對烏克蘭的軍事與民用目標攻擊行動中。
歐亞股
據《第一財經》周三(23 日)報導,面對中國新能源車的衝擊,日系車廠正加速調整在中國的業務。日前三菱汽車宣布,退出在華合資公司瀋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公司,並終止該合資公司的發動機業務營運。目前瀋陽航天三菱已更名為瀋陽國擎動力科技公司,北京賽苜科技接替三菱汽車的席位,持有瀋陽航天三菱 49% 股權。
大陸政經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三(23 日)宣布,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 7 月 27 日至 30 日赴瑞典與美方舉行經貿會談。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美雙方將按照兩國元首 6 月 5 日通話共識,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繼續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展開磋商。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三(23 日)收盤漲跌互見,滬指未能站穩 3,600 點,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二表示,下周他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與中國官員見面,屆時可能會敲定延長中國關稅期限。滬指周三收盤漲 0.01% 報 3,582.3 點,深證成指跌 0.37% 報 11,059.04 點,創業板指跌 0.01% 報 2,310.67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8987 兆元。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22 日)在白宮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他表示,過去菲律賓也許有點傾中,他認為這對菲律賓不是好事,在他上台後,情況已經有所改變,「他們回到我們這邊」。據美國《Fox News》報導,川普說:「我不介意他(小馬可仕)與中國交好。
國際政經
日本經濟產業省與財務省於週二(22 日)宣布,以對來自中國與台灣的鎳基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展開反傾銷調查。兩部會預計一年內完成調查,屆時將考慮是否對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根據《路透》報導,此舉源於日本製鐵(Nippon Steel)與其他國內鋼鐵廠商於 5 月 12 日聯名提出的請願。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22 日)表示,可望在不遠的將來訪問中國,進行一場具里程碑意義的訪問。據《路透社》報導,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邀請我訪問中國,我們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成行。」「還要再等一會兒,但不會太久。
國際政經
美國駐北約大使惠塔克(Matthew Whitaker)在接受《福斯商業新聞》專訪時表示,中國應該為其補貼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行為受到譴責。他直言,中國正透過支持俄羅斯打代理人戰爭。根據《彭博》報導,惠塔克指出:「中國認為他們正在透過俄羅斯打一場代理戰爭。
A股
中國股市滬指周三(23 日)盤中重回 3,600 點,為 2024 年 10 月 8 日以來次高,利多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二表示,下周他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與中國官員見面,屆時可能會敲定延長中國關稅期限。滬指周三盤中漲 0.75% 報 3,608.57 點,深證成指漲 0.31% 報 11,134.07 點,創業板指漲 0.72% 報 2,327.48 點。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正試圖打擊中國藉由第三國轉運出口至美國的供應鏈模式,進一步對中國施壓。根據《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周二 (22 日) 的研究分析,若川普成功推動相關限制措施,恐衝擊占中國對美出口七成的轉運貿易,進一步拖累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