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壓特斯拉 比亞迪電動車全球最暢銷!美媒:中國已取代底特律 成全球汽車中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比亞迪 2025 年上半年銷量 214.6 萬輛,再次穩居全球汽車市場之冠。西方媒體對此感慨不已:德國媒體指出中國電動車正在全球擴張;日本媒體則認為中國汽車品牌正在打破傳統燃油車的束縛;美國媒體更是直言,比亞迪已是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但美國消費者卻無法購買。

比亞迪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多年的累積與技術突破。身為全球唯一上半年銷售超過 200 萬的中國車企,比亞迪的表現遠超特斯拉 (TSLA-US),後者同期銷量僅 72 萬輛。許多人不禁要問,比亞迪為何能在短時間內超越特斯拉?
深入分析可知,比亞迪在多個海外市場的領先地位並非偶然,而是其紮實的核心技術所致。比亞迪自主研發的刀片電池,透過取消模組直接整合電池包,使得體積利用率提升超過 50%。此外,此電池材料成功通過針刺試驗,徹底消除了自燃隱患,且搭載這項技術的海豚車款在歐盟 NCAP 撞擊測試中獲得五星評級,為其進入歐洲市場奠定了基礎。
比亞迪的 E 平台 3.0 則重建電動車的基因,首創的八合一電驅系統將馬達效率提升至 97.5%。結合自主研發的 SiC 碳化矽模組,海獅 07 的百公里電耗僅 12.2kWh,比特斯拉 Model Y 低 18%。此外,比亞迪也推出了「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實現高速 NOA 千公里接管次數僅 0.5 次,特斯拉則為 1.2 次。
比亞迪也透過 DM-i 超級混沌和兆瓦閃充等一系列核心技術,解決了產業痛點,並透過豐富多元的產品線覆蓋不同價位段,滿足各個層次消費者的需求。比亞迪的成功也反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其自主研發的 IGBT 晶片打破了英飛凌的壟斷,並在西安半導體基地實現了 28nm 車規級晶片的量產。
在海外新興市場,比亞迪透過核心技術進行適應。例如,在東南亞的高溫高速環境下,開發出電池主動冷卻系統,使海豹 06 在泰國高溫測試中的續航率達到 91%,而特斯拉 Model 3 僅為 76%。美國《紐約時報》指出,比亞迪成為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預計 2030 年將與全球最大的車企豐田和福斯並駕齊驅。
比亞迪的崛起,意味著中國已取代底特律,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的中心。比亞迪在銷售上超越特斯拉,不僅象徵中國汽車工業的質變,也打破了西方對「中國車大而不精」的偏見。
隨著比亞迪刀片電池成為歐盟安全認證的新標準,E 平台 3.0 架構被法國老牌車企雷諾和日產聯盟引進,巴西消費者甚至願意為等待海豚支付加急費,這些都證明了中國製造的技術實力。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在第二季財報中也承認,他們低估了中國車企將工程能力轉化為市場統治力的速度。如今的中國消費者自發性支持國貨,不再盲目追捧國外品牌,甚至不願為國外品牌支付高額溢價。
比亞迪的電池工廠每分鐘下線 12 個電芯的同時,中國汽車工業正在重塑全球產業規則。當比亞迪的仰望 U8 在挪威雪原攀爬的影片登上海外短影片平台熱門話題時,西方才意識到全球汽車工業的王座正在更替,中國製造的崛起已不再是口號。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