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唱衰到封神!谷歌AI戰略見效 專家:靠自研晶片+Gemini 3 沉睡的巨人已全然甦醒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在 ChatGPT 問世三年後,曾被多位行業權威斷言「掉隊」的谷歌 (GOOGL-US) ,正以一系列突破性舉措重新確立自身在 AI 競賽中的核心地位,最新發布的多功能大模型 Gemini 3 憑藉卓越的推理能力與複雜任務處理水平引發業界震動,配合與 Anthropic PBC 達成的晶片合作協議等戰略動作,推動母公司 Alphabet 市值在短時間激增近兆美元,逼近 4 兆美元大關。

這場復興始於谷歌對技術路線的深度調整。面對 ChatGPT 帶來的顛覆性挑戰,谷歌並未固守傳統優勢,而是透過「全端式」AI 策略實現破局,執行長 Sundar Pichai 在季度財報會議上強調:「我們的深度研發體系已形成完整技術閉環,從晶片層到應用層的垂直整合正在創造獨特價值。」
而且,有跡象表明,對谷歌專門研發的 AI 晶片的需求正在上升,這是目前少數能夠與輝達主導的產品相抗衡的替代方案之一。周一 (24 日) 有報導指出,Meta 正在商討使用谷歌的晶片。
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師兼共同創辦人 Neil Shah 說:「谷歌可以說一直是這場 AI 競賽中的黑馬。它是一個沉睡的巨人,如今已完全甦醒。」
任何有關谷歌恐因監管機構的干預而受阻的擔憂正在逐漸消散。谷歌近期成功避免美國一項反壟斷訴訟中業務被拆分的最嚴重後果,部分原因在於其感受到了來自 AI 新企業的威脅。
谷歌的部分優勢源自於自身經濟模式。它是為數不多能夠提供電腦領域「全端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谷歌不僅開發人們使用的廣受歡迎的 Nano Banana 圖像生成器這類 AI 應用程序,還提供軟體模型、雲端運算架構以及底層晶片。
谷歌還擁有一個龐大的數據資源庫,可用於建立 AI 模型,這些數據來自其搜尋索引、Android 手機和 YouTube 等,而這些數據谷歌通常會自行保留,這意味著,理論上來說,谷歌對 AI 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擁有更大的控制權,而且不像 OpenAI 那樣必須向供應商支付費用。
市場信心回升的關鍵催化劑來自 Gemini 3 的驚艷表現,該模型在 LMArena 和 Humanity’s Last Exam 等權威評測中超越競品,展現出解決科學難題、數學推演及影像處理缺陷等複雜任務的非凡能力。
Gemini 3 開發團隊負責人 Demis Hassabis 成功凝聚頂尖人才,即便在競爭對手高薪挖角下仍維持核心團隊穩定。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被 OpenAI 前核心成員 Andrej Karpathy 譽為「頂級大語言模型」的產品,已在專業領域獲得實質性突破,其編程輔助與邏輯推理功能贏得企業客戶高度認可。
硬體層面的突破同樣引人注目。谷歌自主研發的張量處理單元 (TPU) 歷經十年迭代,從加速搜尋引擎響應的專用晶片進化為支撐 AI 運算的通用處理器。
最新動態顯示,繼 Anthropic 宣布採購百萬級 TPU 用於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作項目後,Meta 亦傳出 2027 年部署谷歌 TPU 晶片的計畫。
儘管輝達憑藉 GPU 產品線保持市場主導地位,但發言人罕見表態肯定谷歌的技術進步,並確認雙方將持續保持合作關係。分析師指出,這種多元晶片供應格局的形成,標誌著 AI 基礎設施領域競爭進入新階段。
分析師將報導解讀為谷歌成功的一個訊號。Quilter Cheviot 技術研究主管 Ben Barringer 說:「許多公司都未能成功研發出定制晶片,但谷歌顯然在此方面又增添了一項實力。」
策略轉型的成效已傳導至商業層面。谷歌雲端業務終結多年低迷,以 34% 的年增速實現 152 億美元季度營收,雖仍落後於微軟與亞馬遜,但受益於全球 AI 服務需求爆發呈現強勁上升勢頭。
更令投資人振奮的是,沉寂多年的自動駕駛子公司 Waymo 在美國多城擴展服務網絡,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功能的落地標誌著其商業化進程取得實質突破。
但挑戰依然存在,消費者端數據顯示,Gemini 應用程式月活用戶達 6.5 億,雖展現規模優勢,但較 ChatGPT 的 8 億週活躍用戶仍有差距;應用程式下載量 7300 萬次的月度數據,亦明顯低於競品的 9300 萬次。
在獲利模式探索上,儘管谷歌雲端業務增速亮眼,但相較微軟等競爭對手仍處追趕位置。
這場復興運動背後,是谷歌對科技自主權的執著追求。從十多年前佈局 TPU 應對搜尋需求,到如今建構覆蓋晶片、模型、應用的完整生態,其策略演進反映出科技巨頭因應顛覆性創新的典型路徑。
Forrester 分析師 Thomas Husson 說:「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谷歌憑藉 Gemini 3 重回競爭舞台。事實上,用馬克 · 吐溫的一句名言來概括的話,有關谷歌已死的報道簡直是被嚴重誇大了,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
- 12/18跟著專家掌握國際市場三大焦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輝達新對手出現?AI大龍後續展望如何?
- 方舟Wood押注Google AI晶片 持續加碼加密概念股
- 巨頭財報強勁、資本支出再上調,AI還是2026的主流 台股主動式科技基金定期定額布局,抓住AI趨勢
- 黃仁勳要輝達員工多用AI 別擔心飯碗不保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