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ADR股價為何在財報後翻黑?高盛直指全因管理層這一說法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周二 (25 日) 發布最新財報成績單,雲端業務成長及 AI 資本開支表現超出預期,一度推動其股價在美股盤前上漲 4%,然而市場樂觀情緒未能持久,財報電話會後股價轉跌,最終收跌超 2%。

高盛出具最新研究報個指出,阿里巴巴股價「開高走低」主要是投資人對電商業務新增憂慮所致。高盛認為,AI + 雲端業務板塊的超預期表現強化了今年由 AI 驅動的敘事和估值重估,但投資人對電商業務擔憂增加。
阿里巴巴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受到更激烈的競爭和用戶投資影響,客戶管理收入 (CMR) 成長可能放緩,中國電商業務的 EBITA(息稅前利潤)可能出現季度性波動。
阿里巴巴財務長徐宏表示,CMR 和利潤會出現短期波動,支付手續費和全站推廣的基數效應會產生影響,下個季度起增速料將因基期效應影響而放緩,但首要目標是確保中長期市場份額,會繼續投資消費者和商家,推進電商平台業務模式升級。
高盛認為,徐宏這一表態是引發股價負面反應的關鍵,市場擔憂背後是「更激烈的電商競爭和用戶再投資」以及去年同期軟體服務費帶來的高基期效應。
與電商業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里巴巴的 AI 與雲端業務成為財報亮點。報告期間內,阿里雲業務營收年增 34%,超出高盛預期,AI 相關營收佔外部客戶營收的 20% 且連 9 季三位數成長。阿里巴巴當季資本開支年增 80% 至 320 億元人民幣,管理階層亦稱先前宣布的三年 3800 億元人民幣投資目標「可能偏小」。
不過,高盛仍維持對阿里雲未來成長的樂觀預測,預計在 12 月和明年 3 月季度的成長速度將分別達到 38% 和 37%。高盛亦維持對阿里巴巴的「買進」評等,雖因對中國電商業務估值下調,將阿里巴巴美股跟港股 12 個月目標價從每股 205 美元 / 199 港元,分別下調至 197 美元 / 192 港元,但認為雲業務估值不變。
對此高盛表示,「由 AI 驅動的故事線仍然完好」,並指出市場可能低估其國際雲業務潛力。
延伸閱讀
- 忽略短線雜音,聚焦資金寬鬆與AI長期趨勢
- 巨頭財報強勁、資本支出再上調,AI還是2026的主流 台股主動式科技基金定期定額布局,抓住AI趨勢
- 〈財報〉戴爾財測大爆發 AI伺服器需求飆升 盤後股價升超3%
- 阿里巴巴吳泳銘:未來三年內不太可能出現AI泡沫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