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衝擊美國就業!日經:大學畢業生壓力增、職業培訓成新選擇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隨著人工智慧(AI)逐步取代部分腦力勞動,美國的就業市場正在發生顯著變化。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加劇,職業培訓學校的入學人數則快速上升,成為年輕人應對 AI 挑戰的重要途徑。

根據《日經》報導,美國教育部學生資訊中心(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統計顯示,2025 年春季,水管工、木工等技術課程的職業培訓學校入學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12%,遠高於大學招生人數僅 4% 的增幅。
知名市場調查公司 Conjointly 的研究也顯示,僅有 16% 的家長認為「擁有大學學位就能保證長期穩定就業」,77% 的人則認為選擇「不易自動化的工作」非常重要。
福特汽車執行長法利(James Farley)就指出,AI 可能使白領崗位減少一半,並鼓勵年輕人轉向職業培訓學校以獲取實用技能。
隨著 AI 承擔更多腦力工作,美國年輕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困境逐漸顯現。
根據《日經》,雖然美國整體失業率保持在 4.0% 至 4.5% 之間,但針對大學畢業前後的 20 至 24 歲群體,失業率已從 2024 年 12 月的 7.5% 升至 2025 年 8 月的 9.2%。
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缺乏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失業率波動較大並不罕見。然而,此次受影響的主要並非低學歷群體,而是平時不易受到經濟波動影響的大學畢業生。
美國史丹佛大學數位經濟研究所分析也指出,由於 AI 興起,軟體研發領域 22 至 25 歲的就業人數,自 2022 年下半年高峰期至 2025 年 7 月下降約 20%,生成程式碼及客服等工作正被 AI 逐步取代。
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經濟學家也承認,AI 已開始對就業市場崗位流失造成初步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部分職位減少,基於數據中心投資火熱,美國整體經濟依然保持韌性。
麥肯錫預測,到 2030 年全球資料中心投資將達 5.2 兆美元,並在 8 月上調至約 7 兆美元,美國占比四成。
然而,這類投資集中於建築與發電行業,可能導致製造業及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不足,出現「擠出效應」。
全美製造商協會警告,到 2033 年美國製造業將面臨約 190 萬人的勞動力短缺,對經濟穩定與國家安全造成潛在挑戰。
延伸閱讀
- AI GPU壽命引關注!一塊GPU能撐幾年?
- 高盛:AI尚未演變為泡沫、目前更像1997而非1999
- 川普效應將主導2026全球局勢!美國、中國、AI、經濟風險十大趨勢一次看
- CoreWeave單周暴跌26% 顯示AI投資人不再照單全收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