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又遭清倉!「矽谷風投教父」全數脫手 轉抱蘋果、微軟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繼日本軟銀集團之後,有「矽谷風投教父」之稱的億萬富翁、PayPal 及 Palantir 共同創辦人彼得 · 蒂爾(Peter Thiel),已在今年第三季(7 月至 9 月)出清了手中的輝達 (NVDA-US) 持股。

根據週末披露的 13F 文件顯示,蒂爾旗下「蒂爾宏觀基金」(Thiel Macro Fund)在該季度內共出售了約 537,742 股輝達股票,這筆交易的總價值估計接近 1 億美元。截至 9 月 30 日,輝達已從蒂爾的投資組合中徹底消失。
蒂爾作為早期成功押注 Facebook 等眾多明星企業的傳奇投資人,其一舉一動被視為科技風向標。此次清倉行動,正值市場對 AI 熱潮催生的科技股估值泡沫擔憂日益加劇之際。
雖然蒂爾方面尚未公佈確切的出售理由,但文件內容呼應了他今年稍早對輝達高估值的警告。他曾公開表示,當前的科技股飆升與 1999-2000 年的網路泡沫有相似之處,並警告 AI 的炒作週期可能遠超其短期內能帶來的實際經濟效益。
除了清倉輝達之外,蒂爾的基金在第三季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組合調整:
大幅減持特斯拉: 對特斯拉 (TSLA-US) 的持股從約 272,613 股削減至 65,000 股。
轉向科技巨頭: 同時買入了 79,181 股蘋果 (AAPL-US) 股票、49,000 股微軟 (MSFT-US) 股票。
出清能源股: 亦出售了其持有的能源生產企業 Vistra Energy Corp 的全部股份。
蒂爾的清倉行動並非個案。在他披露消息的前一週,日本軟銀集團也傳出清倉輝達股份,套現 58 億美元。此外,全球最大對沖基金之一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在第三季也大幅減持了 65.3% 的輝達持股。
有「大空頭」之稱、因成功預測 2008 年次貸危機而聞名的投資者邁克爾 · 伯里(Michael Burry),也在本月初披露了對輝達的大量空頭部位。
投資專家指出,這些億萬富翁的動作,可能反映了他們對市場週期頂部和 AI 概念股短期風險的判斷。然而,輝達作為 AI 晶片供應鏈的核心,其長期增長潛力仍是市場爭論的焦點。此次蒂爾的策略性撤出,無疑將為持續升溫的 AI 投資熱潮增添一絲審慎的氣氛。
- 跟財經大佛看懂全球趨勢 掌握原物料新動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