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效應將主導2026全球局勢!美國、中國、AI、經濟風險十大趨勢一次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經濟學人》認為,隨著「川普效應」延續到 2026 年,全球將面臨十項主要發展趨勢。

該報指出,從引發貿易摩擦,到促成中東外交突破,再到推動歐洲增加軍費,當前的國際舞台依舊高度受美國總統川普的政治風格所形塑。
這位被形容為「首席破局者」的領導人,正在以非典型做法重塑全球秩序。
美國建國 250 週年:兩黨敘事全面對撞
《經濟學人》預測,為了爭奪民意敘事權,共和、民主兩黨將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詮釋美國的歷史與未來。
11 月的期中選舉也將決定這場敘事戰的勝負,但即使國會由民主黨主導,川普仍將透過關稅、行政命令與政治施壓持續推動其政策。
全球秩序持續鬆動
報導分析,川普偏好直覺式、交易導向的外交模式,並未遵循傳統的地緣政治框架。舊有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將進一步瓦解,而新的「意願盟友」形式合作,將在國防、氣候、貿易等領域逐步形成。
和平與衝突並存
在樂觀情況下,加薩可能維持停火,但烏克蘭、蘇丹與緬甸等戰事短期內難見結束。俄羅斯也可能在北歐灰色地帶試探美國對盟友的承諾。
《經濟學人》指出,隨著戰爭與和平的界線正在模糊,緊張局勢正向北極、太空、海底與網路空間延伸。
歐洲的多重挑戰
與此同時,歐洲同時面臨軍費不足、經濟疲軟與高額赤字等壓力,使其難以兼顧維持自由貿易、推動環保與提升軍事實力等多項目標。
此外,緊縮政策恐讓極右翼勢力更具吸引力,進一步影響歐洲政治版圖。
中國把握新機會
在美國「優先」政策留下的外交真空下,《經濟學人》認為中國正擴大其全球影響力,尤其在全球南方地區,透過新一輪的貿易合作協議建立更牢固的關係。
經濟風險升高
報導指出,美國經濟目前比預期更能承受關稅衝擊,但全球經濟成長仍將受到拖累。許多富裕國家財政吃緊,債券市場爆發危機的風險上升。
同時,市場也密切關注聯準會主席鮑爾於 5 月卸任後的接班人;如果聯準會出現政治化跡象,恐引發金融市場劇烈反應。
AI 投資熱潮下的疑慮
美國在 AI 基礎設施上投入巨大,《經濟學人》警告這可能掩蓋經濟的潛在疲弱。
目前,AI 是否存在泡沫仍是未知數,但該報認為,即便泡沫破裂,如同歷史上的鐵路、電力或網際網路,其技術本質仍具價值,只是仍將衝擊將遍及各大產業。
此外,AI 對就業市場的威脅,特別是剛畢業的年輕族群,也將持續升溫。
氣候情勢好壞參半
報導認為,全球升溫被控制在 1.5℃ 的目標實際上已無法達成,而川普對再生能源的抵觸也可能放慢能源轉型。
然而,全球碳排放或已觸頂,清潔能源技術在全球南方表現強勁。許多企業可望達成氣候目標,但為避免引來政治風險,將選擇低調推進,其中地熱能被視為具亮點的新興領域。
體育與政治難以分割
2026 年全球體育盛事同樣受到政治影響:由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合辦的世界盃,恐因三國關係緊張而影響球迷熱度;而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增強型奧運會」允許運動員使用興奮劑,更可能在全球引發巨大爭議。
減重藥物帶來新的倫理辯論
更便宜、效果更佳的 GLP-1 類減重藥將在未來上市,並可能推出口服版本,大幅提升可及性。而這類藥物是否等同於「作弊」的倫理辯論,也從運動場擴散至一般民眾。
《經濟學人》形容,雖然能參加奧運的人不多,但這場「司美格鲁肽競賽」卻幾乎人人都能參與。
- 美股新週期啟動,行家關注這些基金標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