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追蹤「聰明錢」持股當心踩雷!一次看懂13F報告隱藏的致命盲點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美國避險基金和機構投資人,在每季結束後 45 天內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提交 13F 報告,揭露其股票持倉。這份報告是投資人窺探「聰明錢」動向的少數合法管道之一,但《彭博》提醒由於資訊延遲六周且僅顯示多頭部位,投資人需謹慎解讀。

《彭博》周四 (13 日) 報導指出,巴菲特旗下波克夏 (BRK.A-US) 或其他知名避險基金的一份揭露文件,就能撼動市場,從健康保險到軟體類股都可能大幅波動。因為投資人正仔細檢視這些文件,尋找投資信念轉變或大額交易的線索。
話雖如此,13F 報告更像是旅行日記,而非打敗市場的指南。它們揭露的是基金經理人六周前的持股,而非今天正在買進什麼,換句話說這是落後指標。不過,在熟練的分析者手中,這些文件仍能顯示出模式、趨勢,偶爾還有驚喜。
如何解讀報告
13F 報告顯示投資人持有的股票或選擇權數量,這些報告在 SEC 網站公開,以表格呈現證券名稱、持股數量和總價值等資訊。
從避險基金、家族辦公室到退休基金,管理 1 億美元以上股權證券的投資經理人都須向 SEC 提交此類文件。
這些揭露可能撼動市場。當輝達 (NVDA-US) 在 2024 年公布持有 SoundHound AI 等小型公司部位時,這些公司股價應聲大漲。
透過比較季度報告,投資人可看出持股變化。股票從前一季消失代表已賣出,新名字則表示開設新部位。
留意時間差
不過,解讀 13F 報告須注意幾個陷阱,避免過度解讀這些不完整的資料。
首要問題是時間差。資訊公布時已是數周前的情況。例如,11 月 14 日發布的文件反映 9 月 30 日持倉,基金可能早已平倉或反向操作。更令人困惑的是,這些文件只呈現多頭部位,也就是買進的證券。空頭部位或賣出買權、賣權等活動完全不會顯示。
這可能導致讀者只看到片面資訊。例如,如果大型投資人賣出買權作為持股避險,13F 中只會包含股票部位。
別以為報告鉅細靡遺
另一個限制是須納入的證券類型:規範中主要只需詳列美國上市公司股票、ETF、美國存託憑證 (ADR) 和選擇權的部位。交換合約、遠期合約、場外交易等不會顯示。
這個遺漏可能很重大。因 2008 年押注美國房市崩盤而聞名的 Michael Burry,在其最後一份 13F 中加入免責聲明,指出列出的賣權部位「可能用於對沖不符資格報告」的多頭部位。換句話說,即使投資人看似完全曝險,可能在其他地方有看不見的對沖。
此外,13F 只顯示美國上市證券,可能掩蓋基金的全球布局。例如,基金經理人若同時持有中國公司的 ADR 和該公司在香港或中國的股票,13F 只會顯示 ADR 部位,可能低估其實際曝險。
選擇權須謹慎看待
選擇權部分更加模糊。13F 將選擇權以等值股票數量呈現,而非合約數量,且假設這些選擇權處於「價內」、可以轉換成股票。但如果選擇權並非價內,這些數字就不代表任何實際持股。
報告價值也具誤導性。它並非選擇權的真實市值,而是用等值股份數量乘以季末股價計算。在不知道履約價的情況下,無法判斷這些選擇權真正值多少錢。
此外,選擇權部位不會相互抵銷。如果投資人同時有多頭和空頭選擇權部位,13F 只會顯示多頭部分。考慮到選擇權價差策略的複雜性,報告可能遺漏大量交易資訊。
總而言之,13F 報告只提供華爾街頂尖投資人過去持股的不完整快照,有時甚至具誤導性,無法預測他們的下一步動向。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跟財經大佛看懂全球趨勢 掌握原物料新動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美股F13報告〉真「親兒子」!輝達九成持股押注CoreWeave
- 輝達又遭清倉!「矽谷風投教父」全數脫手 轉抱蘋果、微軟
- 「清潔女工和董事長一樣也是人」!巴菲特最後一信:透析全球貧富不均 各國不平等加劇
- 沒有巴菲特的波克夏:溢價退燒 估值正常化 穩健但缺乏亮點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