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英特爾將退出晶圓代工?陳立武示警缺大客戶恐轉向、台積電或受益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 (INTC-US) 週五(25 日)股價暴跌 8%,主因是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警告,若無法取得關鍵大客戶訂單,公司將不排除退出晶圓代工業務,這項潛在策略震撼市場,也反映英特爾正面臨空前壓力。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英特爾將退出晶圓代工?陳立武示警缺大客戶恐全面轉向。(圖:Shutterstock)

此舉為陳立武推動企業重整的關鍵措施之一。他自今年 3 月上任以來,已積極削減開支、精簡組織,包括裁員、出售非核心資產及調整資本支出架構,試圖扭轉英特爾近年來的頹勢。


英特爾投資縮水、歐洲建廠喊停 重整製造策略

陳立武在週四(24 日)表示,英特爾將進一步縮減人力編制,暫停歐洲兩座晶圓廠的建設計畫,並放緩美國俄亥俄州新廠的推進速度,代表公司正式放棄先前依靠砸重金擴廠以重奪製程優勢的策略。

這番轉向發生在公司第二季出現意外虧損之際,並預告第三季虧損將高於預期,顯示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目前,長期管理不善已導致英特爾在個人電腦與資料中心晶片市場份額流失,更在人工智慧(AI)領域幾乎缺席。

分析師指出,英特爾的最新策略引發市場對其晶圓代工能否成功的疑慮。TD Cowen 分析師 Joshua Buchalter 表示,這些訊息「再次突顯一個核心問題:若英特爾無法建構領先的晶圓製造能力,其代工未來何去何從?」

Buchalter 補充:「在半導體行業歷史的背景下,很難低估這一潛在結果的重要性。」

英特爾領先製程岌岌可危 加劇對台積電依賴

英特爾曾寄望以 18A 製程重振製造實力,但陳立武表示,作為新戰略的一部分,該製程可能將僅限用於自家產品,至於 14A 製程,則必須在取得外部大客戶承諾後才會啟動。

《路透》指出,這項轉向可能讓高達 1,000 億美元的資產陷入風險,並迫使英特爾更進一步依賴台積電 (2330-TW) 進行先進製程代工,為已經處於歷史高點一半左右的利潤率帶來更大壓力。

Gabelli Funds 投資組合經理 Hendi Susanto 指出:「英特爾代工業務是一個大事件,目前人們正在質疑 18A 過程的成功程度。如果 18A 過程失敗,那將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故事。」

英特爾市值不及 AMD 一半 股價表現明顯落後

若目前跌勢持續,英特爾本輪市值損失將高達 80 億美元,其最新市值約 1,000 億美元,不到競爭對手超微半導體 (AMD-US) 2,600 億美元的一半。

從股價表現來看,英特爾今年以來僅上漲 12.8%,遠遜於 AI 熱潮推升下的輝達 (NVDA-US) 30% 與超微半導體的 34% 漲幅。

估值方面,英特爾 12 個月預期本益比為 42.55,高於輝達的 33.90 與超微半導體的 32.12。

自接任執行長以來,陳立武持續推動「瘦身計畫」,已剝離業務、裁員並重新分配資源,以此作為其戰略調整的一部分,試圖重塑英特爾的技術與營運方向。

週四,他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明確指出:「不再有空頭支票了。」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