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量產倒數計時:賓士測試車續航逼近1000公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固態電池被視為電動車下一代關鍵技術,全球車企與電池廠正加速其商業化進程,以期解決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焦慮並提升安全性。多項最新進展顯示,固態電池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實車測試,並預計在未來幾年內迎來大規模量產。

賓士領銜實車測試
德國豪華車品牌賓士(Mercedes-Benz)正引領固態電池技術的實車測試。今年初,賓士已在英國的道路上測試其首款搭載鋰金屬固態電池的 EQS 原型車。這套先進的電池系統是由賓士與其 F1 動力系統供應商 Mercedes AMG High-Performance Powertrains(HPP)共同開發。為了將這項技術商業化,賓士與美國電池技術公司 Factorial Energy 建立了合作關係。
Factorial Energy 專注於開發高能量密度且更安全的固態電池,並已與 Stellantis 和現代等多家車企合作。賓士與 Factorial 聯合推出的 Solstice 全固態電池,預計能為下一代電動車帶來約 25% 的續航提升。
賓士研發主管 Markus Schäfer 指出,如果以現有 EQS 450 + 車型 823 公里(511 英里)的 WLTP 續航里程為基準,固態電池的加入意味著續航里程有望突破 998 公里(620 英里),接近 1000 公里大關。
Schäfer 透露,首款量產固態電池電動車最快可能在 2025 年底前上市,並計畫於 2030 年前正式推出。
歐美主要進展
• BMW:自 2016 年起與 Solid Power 合作,專注硫化物方案。目標 2025 年前推出 i7 原型車,續航已達 800 公里,能量密度 440Wh/kg。
• 福斯(Volkswagen):主要投資 QuantumScape,採用鋰金屬負極與陶瓷聚合物電解質。目標未來幾年內實現小規模量產。
中國企業加速布局
中國固態電池產業發展迅速,預計 2026-2027 年迎來爆發期。
• 長安汽車:計畫 2027 年量產全固態電池,其電池能量密度 400Wh/kg,續航超 1500 公里。
• 欣旺達:預計 2026 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態電池,目標能量密度最高達 500Wh/kg。
• 蜂巢能源:將於 2025 年量產半固態電池,並規劃全固態電池應用於高端電動車。
• 寧德時代、比亞迪、清陶能源等企業也瞄準 500Wh/kg 能量密度目標。小米汽車也有相關量產專利。
分析機構 EVTank 測算,全固態電池有望在 2027 年小規模量產,到 2030 年全球出貨量預計達 614.1GWh。這標誌著固態電池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應用,有望解決續航里程焦慮並提升電動車市場競爭力。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