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馬斯克Grok闖入AI女友戰局 挑戰情感陪伴退燒潮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公司 xAI 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Grok,推出了基於 Grok 4 大模型的「伴侶」(companions)功能,旨在提供更具沉浸感和情感參與度的 AI 互動體驗,然而 AI 情感陪伴市場在資本狂熱後,正出現成長乏力趨勢。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馬斯克Grok闖入AI女友戰局 挑戰情感陪伴退燒潮。(圖取自網路)

馬斯克對此功能十分重視,親自下場為其搖旗吶喊,並在社群平台 X 上將此消息置頂。對 Grok 而言,「伴侶」功能的推出是其在 AI 競爭中尋求差異化、深化用戶關係,並進一步拓展商業模式的重要舉措。 


Grok 首批上線的兩名「伴侶」角色是二次元哥德風女孩形象 Ani 和卡通風格小熊貓「壞魯迪」(Bad Rudy),都擁有 3D 動畫形象。使用者可以透過語音和文字與角色互動,角色會以其獨特的個性和預期做出回應。

目前來看,Ani 是主推角色,但 Grok 這項「伴侶」服務如今僅向每月支付 30 美元的 SuperGrok 訂閱服務用戶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Ani 也擁有「NSFW」模式,即包含裸露、暴力或色情等不適合在工作場合瀏覽的內容。這也引發了外界對未成年人接觸不當內容的擔憂。

AI 情感陪伴應用可以說是這波 AI 大模型應用浪潮中最火熱的賽道之一。

不少 AI 業內人士認為,AI 伴侶應用能夠提供個人化的情感支持,傾聽和陪伴,滿足人們對社交互動和情感連結的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心理壓力。這一市場空間廣闊且用戶黏性高,同時靠訂閱就能實現商業變現。 

許多人第一次接觸 AI 情緒陪伴應用程式可能是湯姆貓,但更類人化的 AI 情感陪伴應用,還是由 2022 年一家美國公司發布的 Character.AI 帶火,它首次將大模型用於角色扮演與情感陪伴。

近年來,自然語言處理(NLP)、機器學習(ML) 和生成式 AI 等核心 AI 技術的快速進步,使得 AI 情感陪伴應用能夠實現日益複雜和擬人化的互動。

在此背景下,大量 AI 情緒陪伴相關應用湧現,除了 Character.AI 外,海外企業還有推出 Replika、Pi.ai、Woebot 等,中國公司則有字節貓箱、快手飛船、MiniMax 星野(海外版 Talkie )、階躍星辰冒泡鴨等。 

這條賽道的市場空間也備受看好。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數據,全球 AI 伴侶市場規模在 2024 年已達 281.9 億美元,預計 2025 至 2030 年將以 30.8% 的複合年增長率迅猛擴張,到 2030 年將達到 1407.5 億美元。 

然而,經過早期的資本狂熱後,AI 情感陪伴賽道已顯現出降溫態勢,成長也開始乏力。 

以 Character.AI 為例,其發布後數月內迅速擴張,用戶達到數千萬,到 2024 年 8 月擁有 2200 萬月活用戶數,月訪問量一度突破 2 億次,但如今用戶並未有明顯增長,且訪問量已回落到 1.8 億次。

此外,根據點點數據,2025 年 1 月到 5 月,位元組的貓箱,蘋果端月下載量從 264 萬下滑到了 61 萬,DAU 從 59 萬下滑到了 49 萬。 MiniMax 星野,蘋果端的月下載量,也從 486 萬下滑至 93 萬。

作為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階梯星辰更傳出在 2024 年 12 月已停止大規模投入冒泡鴨。在此背景下,也有聲音指出,AI 情感陪伴是「偽需求」。

如何挖掘更多使用者需求,並解決 AI 情感陪伴的道德倫理爭議等問題,將是馬斯克等玩家面臨的挑戰。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