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晶片股處處看多?巴隆:這3檔可進 這1檔該避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半導體股似乎仍處於多頭市場。《巴隆周刊》報導列出了三家投資人可考慮持有的個股,但也根據分析師說法,指出一家應該迴避的晶片股。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iShares 半導體 (SOXX-US) ETF 今年上漲 12%,大幅領先標普 500 指數近 6% 的漲幅。與市場的許多領域一樣,該 ETF 股價已經收復了 4 月川普宣布高額關稅時遭受的損失,但隨後又部分回落,至少是暫時的。


晶片股往往在市場上漲時跑贏大盤。許多公司的獲利成長速度超過標普 500 指數的總獲利。一些公司生產人工智慧 (AI) 晶片,而正在建造資料中心的科技公司對 AI 晶片的需求仍在不斷增長。AI 支出的成長才剛開始幾年,該行業可能還需要很多年才能達到成熟。

這意味著,只要市場相信經濟將持續成長,通膨和利率不會大升並擾亂經濟擴張,企業就會繼續投資人工智慧,其必然結果是晶片股持續上漲。

iShares 半導體 ETF 6 月初收復了 50 日移動平均線,此後一直在該水準之上交易,這點就可體現投資者的樂觀情緒。該 ETF 目前股價為 242 美元,而 50 日移動平均線為 211 美元。過去幾年,該 ETF 長期處於上漲趨勢,儘管當其價格遠高於該平均線時,往往會出現短暫回調。

Macro Risk Advisors 首席技術策略師 John Kolovos 表示:「我認為,與 50 日移動平均線的差距確認了上漲趨勢,該 ETF 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突破 300 美元。」

但這些漲幅可能就來自少數股,如輝達 (NVDA-US)、博通 (AVGO-US) 和台積電(TSM-US) (2330-TW) 等幾家特別有望維持漲勢的股票。

輝達

輝達今年股價上漲 17%,創下歷史新高。該公司是為微軟 (MSFT-US)、Meta Platforms (META-US) 和其他 Big Tech 客戶製造通用人工智慧 (GAI) 晶片的主導者。

瑞穗高級半導體分析師 Vijay Rakesh 預測,今年輝達將出貨 530 萬個人工智慧加速器,並預計到 2026 年出貨量將達到 600 萬個。他指出,輝達下一代 Rubin 伺服器的性能是 Blackwell Ultra 的 3.3 倍,這可能會進一步推動銷售,尤其如果輝達轉向使用空冷技術,這將幫助其在資料中心拿下更高市佔。目前,Rubin 伺服器設計為液冷系統。Rakesh 對輝達的評級為「跑贏大盤」,並設定了 170 美元的目標價。

FactSet 的數據顯示,分析師預計輝達今年的銷售額將達到 1939 億美元,其中超過 1,730 億美元來自資料中心市場,年增 58%。雖然到 2026 年成長將會放緩,但預計 2025 年後的 5 年內每年將保持兩位數成長。在此期間,輝達營收總額預計每年增長 16%。

這將刺激獲利大幅成長。儘管部分因為其他 AI 晶片供應商的競爭而壓低價格,輝達毛利率預計下降,但營運成本的飆升不足以影響獲利前景,預計未來五年每股收益將以每年 17% 的速度成長。

隨著亞馬遜 (AMZN-US) 在 5 月 1 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出其在 AI 服務上的需求,輝達股價就一直在 50 日移動平均線之上。亞馬遜第一季資本支出從去年的 139 億美元增至 243 億美元。Meta 和微軟最近也公布超出預期的季度業績,Meta 更是增加 2025 年的資本支出以支持其人工智慧計畫。

博通

博通是 AI 晶片領域的另一家主導者,同樣值得持有,該股今年上漲了 16%,並創下新高。博通今年營收預計達 650 億美元,來自資料中心客戶的比例將持續成長。預計未來三年每股收益將以每年 25% 的速度成長。

台積電

台積電今年股價上漲了 16%,今年營收預計達 317 億美元。台積電拿下了銷售給輝達等晶片製造商的大部份零件市場。隨著晶片需求的成長,台積電的需求也在成長,因此也受益於資料中心的成長趨勢。分析師預計未來三年每股收益將以每年 29% 的速度成長。

LRT Capital Management 投資組合經理 Lukas Tomicki 表示看多台積電,因為這是對半導體需求的押注。但他傾向於避開 AMD (AMD-US) 股票。

AMD

Tomicki 指出,該股今年上漲 15% 並非源自於自身業務的強勁表現,而更源自於投資人對持有 AI 晶片股票的熱情。

儘管 AMD 的 AI 業務在過去多個季度呈現爆炸性成長,但卻未能達到市場的預期。市場需要證明 AMD 的晶片有朝一日能夠與輝達的晶片媲美,才能保持高估值,並被視為一家能夠長期保持高成長的公司。

在此之前,AMD 的股價很容易像一年多以來其他 AI 晶片公司一樣,表現遜色。 Tomicki 表示,AMD 的上漲「坦白說只是行業現象。我對研究 AMD 的走勢毫無興趣。」

但整體而言,AMD 的晶片業務表現穩健。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