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隆:資金正撤離大型科技股 金融、醫療保健股看俏
鉅亨網新聞中心
科技股最近暫停了先前的強勁表現,其他板塊則開始嶄露頭角,這正是所有股市多頭希望看到的訊號。

根據數據顯示,標普 500 資訊科技板塊指數在過去五年上漲了 136%,遠超過整個標普 500 指數 92% 的漲幅,主要得益於輝達 (NVDA-US)、博通(AVGO-US)、微軟(MSFT-US) 和 Meta Platforms(META-US)等高成長公司。
大型科技公司的獲利成長速度超過了其他板塊,這主要歸功於人工智慧 (AI) 的推動,人工智慧提升了客戶對雲端服務、晶片及其他服務的需求。由於 AI 更有效率、更具成本效益,企業願意為雲端服務支付更高的價格,並且越來越多地採用大型科技公司的雲端服務和數位廣告產品。
目前,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讓位給其他產業。這些科技巨頭的股票目前佔標普 500 指數市值的三分之一多,接近歷史最高水準,因此它們近期的強勁表現出現一定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美銀數據顯示,8 月份基金經理人持有的科技股在其投資組合中的佔比較 7 月份有所下降,而他們對銀行、能源和公用事業板塊的配置則有所增加。這種變化在本週二到週三期間表現得尤為明顯,當時市場因通膨數據低於預期以及美聯準惠 (Fed) 預計在 9 月降息而歡欣鼓舞。
期間,金融部門上漲了 1.8%,超過了科技部門 1.6% 的漲幅。可選消費板塊上漲了 2.4%,材料板塊上漲了 3.2%,醫療保健板塊也上漲了 2.3%。這並不是說投資人對科技股失去興趣,而是他們對其他板塊變得更加看好,同時科技股的預期收益成長已經在股價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Sevens Report 湯姆 · 埃賽耶表示:「只要通膨總體溫和,Fed 降息在即,關稅政策明朗,企業盈利穩健,這些積極因素依然存在,我們預計這種市場的擴散和周期性板塊的優異表現將會持續。」非科技業的盈利看起來有望增長。不僅消費者的支出增加,對放貸機構、建材銷售公司以及整個相關產業鏈都是利好,而且較低的利率也增強了市場對持續成長的信心。
以 FactSet 的數據為例,分析師預計,涵蓋可選消費品公司的整體銷售額在 2025 年之後的兩年裡年平均成長率將接近 5%。這將有助於利潤率提升,推動獲利成長 13%。金融板塊的情況也類似,目前該板塊正接近創下新高。分析師預計,穩定的貸款需求、不斷增長的交易活動以及強勁的交易業務將為銀行帶來收入成長。同時,這些公司正在透過投資人工智慧來優化成本結構,而不是招募新員工,這有助於提升利潤率。
Trivariate Research 的亞當 · 帕克指出:「我們建議增持金融部門。」他提到,一些多元化的銀行、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在第二季度的財報表現好於預期,這些公司「有多種獲勝途徑」。
另一方面,醫療保健板塊也顯現復甦跡象。自去年八月創下歷史高點以來,該板塊因聯合健康集團面臨更嚴格的規定以及製藥公司可能面臨新的定價規則而大幅下跌。但市場已將這些挑戰計入價格,目前這些股票的估值極低,投資人正逢低買進。
醫療保健板塊很可能會持續上漲。即使經濟出現波動,人們對健康保險和藥品的需求也不會減弱。帕克指出,分析師預計,隨著消費者年齡增長並越來越多地選擇健康服務,整個醫療保健行業的銷售額和盈利都將增長,而醫院也會從波士頓科學和史賽克等公司採購更多的醫療用品。關鍵在於,這輪上漲不僅限於科技股,對市場來說是個正面訊號。更廣泛的參與顯示人們對經濟有信心,也意味著這輪上漲更具永續性。
雖然科技股短期內可能會出現波動,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經濟可能依然保持韌性,」埃賽耶總結道。無論大型科技股表現如何,投資者都應繼續持有市場投資。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