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變盟友 微軟Azure引入馬斯克xAI模型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與科技巨頭微軟 (MSFT-US) 近日上演了一場「冤家變盟友」的戲碼。周一 (19 日) 微軟在西雅圖舉行的年度 Build 2025 軟體開發者大會上宣布,馬斯克旗下 xAI 開發的 AI 模型 Grok,將引入其旗下雲端服務公司 Azure 中的 AI Foundry 生態系,一起向企業客戶開放。
Build 會中發布了 50 多項新產品和服務,備受矚目。曾經與微軟公開對立的馬斯克也透過視訊連線現身,與微軟執行長納德拉 (Satya Nadella) 侃侃而談。入駐 Azure 平台的 Grok3 及 Grok3 mini 模型將享受與微軟自研產品相同的服務等級保障。微軟將這次合作定位為其「Open Agentic Web」願景的重要環節,旨在打造 AI 代理人的互聯網絡,實現自由連結和自主運作。
納德拉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了 AI 時代,正在見證 AI 系統如何以全新方式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不過,微軟和馬斯克的恩怨由來已久。1998 年,對於微軟將 IE 瀏覽器與 Windows 系統捆綁銷售的行為,馬斯克便曾公開批評其壟斷市場。時間快轉到 2024 年 11 月,馬斯克更是向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提起反壟斷訴訟,將微軟及 OpenAI 列為被告,指控兩者通過重複的董事會成員形成利益同盟,意圖壟斷生成式 AI 市場。
而微軟創辦人比爾 · 蓋茲 (Bill Gates) 與馬斯克之間的火藥味同樣濃厚。近日,蓋茲宣布未來 20 年將捐出 99% 財產用於慈善後,在一次採訪中直指馬斯克削減美國對外援助預算將「害死世界上最貧窮的兒童」。馬斯克則在社群平台 X 上毫不客氣地回擊:「蓋茲是個大騙子」。
然而,商場如戰場。儘管訴訟仍在進行中,微軟卻選擇與馬斯克展開合作,不再過分依賴 OpenAI。《路透》分析指出,微軟已將自己重新定位為 AI 競賽中更中立的玩家,不再熱衷於為 OpenAI 注入巨額資金,轉而與更多 AI 廠商建立合作關係。這一策略轉變背後的核心考量是:擴大銷售渠道、控制成本支出,在競爭激烈的 AI 市場中保持靈活性。
事實上,微軟與馬斯克的合作早有跡象。今年 3 月,兩家公司就曾攜手貝萊德 (BlackRock) 宣布,馬斯克的 xAI 與輝達 (Nvidia)(NVDA-US) 將共同加入「AI 基礎設施合作夥伴關係」(AIP) 聯盟,投資價值 300 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和 AI 基礎設施。
從法庭對立到商業合作,馬斯克與微軟的關係變化也反映了 AI 時代產業生態的速度感。在這場人人都不想輸的 AI 競賽中,科技巨頭們正超越個人恩怨,以更實用主義的姿態尋求合作。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