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KKR:美債作為投資組合「避震器」效力漸失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債作為投資組合「避震器」效力漸失(圖:REUTERS/TPG)

《彭博》報導,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巨頭 KKR & Co. 警告,政府公債不再能如過往般在市場波動時提供保護作用,迫使全球投資人重新思考資產配置策略,尋求更有效的避險與多元化手段。

KKR 全球宏觀與資產配置主管 Henry McVey 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受到美國財政赤字擴張與通膨持續黏著的影響,債券與股票之間的傳統負相關關係已出現明顯破裂。


McVey 表示:「在市場出現風險資產拋售的情境中,政府公債已不再是傳統投資組合的避震器。」

(圖片:shutterstock)
川普貿易政策也可能導致美元面臨「結構性走弱」風險 (圖:REUTERS/TPG)

該報告進一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貿易政策,也可能導致美元面臨「結構性走弱」風險

McVey 估算,美元目前估值已高出合理水準約 15%,為 1980 年代以來的第三高。

 

今年 4 月,當川普政府對主要貿易夥伴祭出新一輪關稅措施時,美國股市、公債與美元同時遭遇拋售,這一罕見的同步修正引發市場質疑美國資產的避險地位是否已經動搖。

儘管隨後川普緩解了貿易緊張,市場逐步回穩,但投資人對美國財政體質的疑慮仍未消除。穆迪日前將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等由「Aaa」下調至「Aa1」,凸顯外界對美國債務擴張與赤字惡化的擔憂。

McVey 指出,這波結構性風險已讓「許多全球投資長考慮將資產移出美國,轉向其他地區」。然而,他也坦言,在股票領域進行多元化的難度較高,因美股規模遠超其他成熟市場,大約為歐洲、日本與印度總和的兩倍。

至於債市方面,McVey 認為隨著美債與其他固定收益資產的聯動性降低,投資人有更多選擇可以分散風險。

他指出:「美債在全球投資組合中的傳統角色正在減弱。過去靠著利差與強勢美元受益的投資人,如今需重新評估其持債部位。」

Bloomberg 宏觀策略師 Simon White 補充表示,若美國國會最終通過新一輪寬鬆的財政支出與減稅法案,美債下行趨勢恐將延續,但短期內仍需觀察槓桿比率規範放寬與關稅所帶來的潛在經濟衝擊等變數。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