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醫院「換藥」專挑便宜?健保署這樣說

鉅亨網新聞中心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慈濟醫療體系最近大規模換藥,但內部流出公文卻出現「價差最大」、「六院一年獲利大於等於10萬」等一切向錢看的審查原則,引發爭議,也再挑起原廠藥、學名藥孰優孰劣疑問。對此,健保署今(1)天強調,只要領有食藥署藥證者療效就有保證,但仍建議院方針對癌症、慢性病不要換藥,以免引發病人恐慌。

慈濟醫院體系近期預計要把135種藥物從原廠藥換成學名藥,且審查只有三原則:價差最大、有一家醫學中心使用、六院一年獲利大於等於10萬,引發一切向錢看、追求利潤的爭議,院方還說是因健保大環境使然不得不的成本考量。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施如亮表示,任何人買東西當然希望折扣越多越好,醫院也一樣,這一點,健保署沒辦法干涉,且醫院換藥事實上跟健保砍藥價沒關係。

施如亮說,健保目前每二年調整一次藥價,根據的是每一季藥商申報賣給各大醫療院所的加權平均銷售價格,並非取最低價者,因此,砍藥價為民眾把關,再把省下的藥費用於放寬健保給付項目、用藥期限等,跟醫院為價差、利潤而換藥,彼此沒有關係。

施如亮說,國內已實施PIC/S GMP,不管原廠藥、學名藥,只要領有藥證,療效、安全性和品質就有保證,只不過針對像慢性病患等,因為用藥已習慣了,並不建議換藥,否則光看藥物顏色不同,就有可能引發病患的恐慌了。

民眾也有自由選擇廠牌的權利!施如亮說,針對健保都有給付的藥,院方應該同時都進貨,讓民眾都吃得到自己想吃的藥,否則就該釋出處方箋,讓民眾到藥局調藥。至於常有第一線醫師、病人「感覺」換學名藥之後,療效變差,施如亮認為多半是迷思,若真有問題,應通報食藥署進行研究,有一分證據才能說一分話,因為用學名藥逐漸取代價格高的原廠藥是全世界先進國家都一樣的趨勢。

 

『新聞來源/NOWnews http://www.nownews.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