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達投顧
台虹 (8039-TW) 的核心業務,主要圍繞在 軟性電路板材料,屬於 PCB 上游材料廠,簡單來說是 「做軟板基板材料的供應商」1. FCCL(Flexible Copper Clad Laminate,軟性銅箔基板)這是台虹 (8039-TW) 的主力產品。
專家觀點
昨天美股四大指數續漲道瓊 + 0.4%、高科技股 + 0.3%、費半 + 0.1%,高科技股再創歷史新高,道瓊差 59 點費半差 88 點也將再創新高,支撐美股續漲的原因仍跟聯準會未來降息預期有關。美國勞工統計局 9 日公布,截至 2025 年 3 月為止的一年期間,非農就業人數比先前估算下修 91.1 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下修幅度 80 萬人。
專家觀點
「測試介面」近期成為市場焦點?AI/HPC 驅動的測試需求爆發AI 趨勢帶動高階運算(AI、HPC、ASIC)的快速成長,加速高頻、高功耗、大封裝晶片出貨,測試介面需求同步暴增。散熱與封裝技術升級,如液冷測試座等創新設備,成為提升測試效率的關鍵,公司領先推出相關解方案,也受到市場正面關注。
專家觀點
上期投資週報中,運達投顧總經理高憲容分析師提到:後市指數預料將呈現高檔來回劇烈震盪,不排除又有急速回馬槍,操作仍要步步為營。記得急漲創高時不急著追高,遇有利空急跌時,則可把握機會逢低布局的原則。高檔來回震盪,注意結構變化果然台股在 8/29 創下 24570 歷史新高後,先後傳來阿里巴巴成功自主研發 AI 晶片、並且棄台積電改找本土半導體廠代工,以及美國政府取消台積電南京廠豁免等利空消息,上半週先做拉回洗盤,9/1 盤中一度急速下殺 347 點、跌破月線。
專家觀點
美股昨天四大指數都出現上漲道瓊 + 0.7%、高科技股 + 0.9%、費半 + 1.3%,主要是美國周四公布有「小非農」之稱的 ADP 就業報告顯示民間就業市場在 8 月明顯降溫,新增就業人數僅 5.4 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6.8 萬至 7.5 萬,也不到 7 月經上修後的 10.6 萬,是疫情以來六個月平均最疲弱的表現。
專家觀點
. 第一季獲利創同期新高2025 年第一季營收達 71.46 億元,年增 19.2%,稅後淨利 4.26 億元,年增 30.95%,每股盈餘(EPS)4.57 元,創歷年同期新高成長動能來自春節、228 連假及清明假期旅遊需求激增,加上季節
專家觀點
昨天英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躍升近 6 個基點至 5.697% 這是 1998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受企業債拋售潮和已開發國家預算擔憂的影響,全球長債賣壓引爆,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 5%,這是昨天歐美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道瓊 - 0.5%、高科技股 - 0.8%、費半 - 1.1% 以美股四大指數來看都還是維持區間,不過費半走勢較弱主要也受到美國政府將撤銷台積電南京廠豁免有關,但此事件並非針對台積電,美國產業安全局上週公佈的聯邦公報,美國將撤銷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和 SK 海力士在中國取得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的豁免許可。
專家觀點
近期倚強科 (3219-TW) 表現格外受到市場矚目,除了財報數據亮眼,更因 Meta AI 眼鏡題材而成為台股一大焦點。首先,在基本面上,倚強科 (3219-TW) 2025 年第二季成功由虧轉盈,累計上半年營收達 8.18 億元、淨利 0.85 億元,每股盈餘 0.89 元,毛利率維持逾六成。
專家觀點
台股 8/20 傳聞川普政府將補貼換入股取得英特爾 10% 股權,市場憂心將衝擊台積電營運,加權指數重挫 728 點,創下大盤自四月份 17306 低點起漲至今、最大單日跌幅。不過上周投資週報中,運達投顧總經理高憲容分析師提到:台積電只要技術維持領先優勢,晶圓代工霸主地位就能力保不失,而且英特爾等競爭對手的存在,也讓台積電避免陷入反托拉斯法的麻煩,投資人無須過度擔憂。
專家觀點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週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都優於市場預期,經濟成長超乎預期加上投資人消化輝達財報,輝達最新財報雖未能達到投資人高預期,但證實與 AI 基礎設施相關的支出依然強勁,支撐 AI 概念股漲勢。美股四大指數都出現上漲道瓊 + 0.1%、高科技股 + 0.5%、費半 + 0.4%。
專家觀點
簡介隨著輝達及 CSP 等大廠產品功率不斷提高,穩得 (6761-TW) 作為少數能提供超級電容及 BBU 測試的專業廠商,並可提供全套測試服務。穩得 (6761-TW) 表示,BBU 及超級電容的測試規範有所不同,已準備齊全相關測試能量。穩得近期也成功接獲 BBU 及超級電容測試大訂單,有望進一步拓展 AI 伺服器市場,推動營運成長。
專家觀點
美國商務部昨天公布作為設備投資指標的核心資本財訂單 (扣除飛機與軍事設備) 月增 1.1%,扭轉 6 月下修後的 0.6% 減幅,增幅超越所有經濟學家預估,顯示企業在面對貿易與稅收政策不確定性逐漸消退之際,投資意願出現回升跡象。經濟數據表現佳美股指數都出現上漲道瓊 + 0.3%、高科技股 + 0.4%、費半 + 0.9%,四大指數都守穩月線且離前高都不遠。
專家觀點
我們針對美股四大指數道瓊指數、S&P500 指數、NASDAQ 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提出了看法。我們主張從 2009~2025 這 17 年來的大多頭行情已見高點,需要進入很長時間的震盪整理。今日我們談談跟台股連動最密切的費城半導體指數。看到圖表費城半導體指數月線圖,從 2008 年底的低點 167.55 慢慢起漲,緩步攻堅 5 小波的推升來到 1983,我們定調從 167.55~1983 為第 (一) 大波初升段。
專家觀點
上週台股指數先是突破 24416,創下 24551 歷史新高後,週三 (7/20) 在傳聞川普政府將補貼換入股、取得英特爾 10% 股權,並點名台積電也可能比照辦理等利空消息襲擊之下,指數反手急殺重挫 728 點,創下大盤自四月份 17306 低點起漲至今、最大單日跌幅,一口氣跌破月線以及 8/7 以來低點,最後週線翻黑下跌 570 點作收。
專家觀點
昨天美股四大指數都出現下跌不過只有小跌道瓊與高科技股 - 0.3%、費半 - 0.4%,四大指數都還是在月線附近震盪未跌破季線前多方未遭破壞,昨天美股會下跌的原因是: 投資人正準備迎接聯準會主席鮑爾周五在傑克森霍爾央行年會的演說。昨天聯準會官員堪薩斯城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表示央行並不急於降息,市場對聯準會 9 月降息的押注在過去一周大幅下降,上周交易員還押注聯準會下次會議有 99% 機率會降息 25 個基點,如今機率已降至 71.5%。
專家觀點
我們針對美股四大指數道瓊指數、S&P,NASDAQ 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提出了看法。我們主張從 2009~2025 這 17 年來的大多頭行情已見高點,需要進入很長時間的震盪整理結構。今日先來談談道瓊指數。圖表道瓊指數月線圖,從 2009 年的 6469 起漲,初期緩步攻堅 5 小波的推升來到 26616,我們定調為第 (一) 大波初升段。
專家觀點
投資人等待本週登場的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以及美俄烏元首的三方會談可能兩、三個禮拜內舉行。美股在等待過程中偏向區間是正常的,但昨天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時表示,美國不能依賴台灣製造晶片,政府將以晶片補助換股權投資方式介入晶片大廠英特爾,並強調這筆資金來自拜登政府時期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應為納稅人帶來回報。
專家觀點
1. 戰略意義Google:擁有 Android 生態、AI、大語言模型(Gemini)、雲端算力。缺少硬體載體來落地 AR / 混合實境(MR)。HTC:VR/AR 硬體累積深厚(Vive 系列),但缺乏軟體與生態的支撐。➡聯合合作,等於「Google 軟體 + HTC 硬體」互補。
專家觀點
上週台股投資週報中,運達投顧高憲容分析師表示:台積電這禮拜帶量突破新高之後,波段支撐提高至 8/6 低點,只要不跌破,股價多頭結構仍未改變。而指數大盤漲了六千多點,籌碼仍在大戶手中,雖然每次創新高,短線容易出現拉回;但也很難出現連續重挫、大幅拉回。
專家觀點
昨天美股四大指數小漲小跌道瓊 - 0.02%、高科技股 - 0.01%、S&P500+0.03%、費半 - 0.1%。不過昨天美股開盤都出現開低,主要是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公布,2025 年 7 月最終需求生產者價格指數 (PPI) 月增率 (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 報 0.9%、創 2022 年 6 月以來最高,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