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支出
美股雷達
華爾街在瘋狂追逐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慧 (AI) 投資浪潮時,可能忽視一項隱藏的代價:折舊成本。MarketWatch 報導,Alphabet(GOOGL-US)、亞馬遜 (AMZN-US) 和 Meta(META-US)預定在今年年底之前,共將投入 2740 億美元資本支出打造 AI 基礎設施。
美股雷達
在甲骨文發布了令人振奮的財測,激勵股價一度暴漲 36% 後,高盛隨之大幅上調甲骨文(Oracle)(ORCL-US) 目標價,為何卻不喊買?高盛近日發布報告,將甲骨文目標價自每股 195 美元一舉躍升至 310 美元,卻仍維持「中性」評級,係因高盛認為,甲骨文的雲端基礎設施業務(IaaS)成長預期雖然樂觀,但龐大的資本支出將推遲至現金流損益平衡點達到 29 財年,且能否轉化為實際營收成長仍缺乏明確的可見性。
美股雷達
AI 浪潮推動美股不斷攀升至歷史新高,但高盛集團 (GS-US) 近日示警,若 AI 支出成長放緩,美股恐面臨高達 20% 的跌幅。高盛分析師 Ryan Hammond 出具研究報告中指出,超大規模企業未來可能不得不削減 AI 相關支出,若長期成長預期回落至 2023 年初水平,標普 500 指數當前估值恐將下滑 15% 至 20%。
美股雷達
本周包括富國銀行、巴克萊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在內,多家主要金融機構策略師,紛紛調高了他們對標普 500 指數的目標價。他們的看法出奇一致,都認為強勁的企業獲利表現以及持續飆升的 AI 投資周期,將支撐市場下一波漲勢。德意志銀行尤其樂觀,將其 2025 年標普 500 指數的預測,從 6550 點大幅上調至 7000 點,成為本周調升幅度最大的機構。
台股新聞
飲料包材及代充填業者製造龍頭宏全 (9939-TW) 今 (10) 日召開法人說明會指出,宏全的資本支出高峰已過去,近年大幅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及台灣全力投資擴廠之下,2024 年及 2025 年資本支出都達到逾 50 億元的高水準,宏全預估,在新廠陸續投產、產能到位後,如無新合作案需求,2026 年資本支出將回到 20 餘億元的水準。
台股新聞
緯創 (3231-TW) 今 (10) 日召開董事會,通過重大議案,為支援次世代 AI 產品的研發製造,位於美國加州 Fremont,旗下 100% 持股子公司 WisLab EMS Corporation 將資本支出預算額度,從 71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1.52 億元),提高至 1.436 億美元(約新台幣 43.52 億元)。
科技
華爾街投資機構花旗集團 (C-US)周二 (9 日) 出具研究報告指出,受 AI 領域對儲存需求激增驅動,2026 年全球關鍵科技商品 DRAM 與 NAND 快閃記憶體恐面臨供不應求局面。花旗分析師指出,隨著 AI 應用從「訓練」向「推理」及邊緣設備延伸,一般伺服器記憶體、行動端 DRAM 及高頻寬 / 高密度 NAND 快閃記憶體 (如企業級 QLC 固態硬碟) 需求將大幅成長,DRAM 供需比料將下滑至 - 1.8%,NAND 快閃記憶體供需比更低至 - 4%,整體記憶體市場供需關係趨緊並推升。
港股
受超預期資本支出消息提振,阿里巴巴 (09988-HK) 今 (1) 日開高走高,截至午間收盤,這家電商巨頭上漲 17.29% 至每股 135.7 港元,這一強勁表現為港股帶來積極的連鎖反應,醫藥、網路、晶片等類股集體走高,比亞迪電子、藥明康德、藥明生物漲超 5%,百度、中芯國際、京東、蔚來等也紛紛跟漲。
台股新聞
DIGITIMES 觀察,四大 CSP(雲端服務供應商) 包含亞馬遜 (AMZN-US)、Alphabet、微軟 (MSFT-US) 及 Meta(META-US) 看好未來 AI 商機,今年上半年四大 CSP 資本支出達 1715 億美元,並同步上修全年合計資本支出達 3500 億美元,年增逾 4 成。
台股新聞
PCB 廠臻鼎 - KY(4958-TW) 今 (12) 日召開線上 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沈慶芳 AI 帶動的高算力需求及創新應用表示樂觀並看好,2025 年及 2026 年的資本支出規劃都將超過 300 億元,資本支出中有 50% 支應於江蘇淮安、泰國的生產需求,並且也是 AI 算力產品應用。
全球雲端基礎設施的競爭正因人工智慧 (AI) 的驅動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溫,預計將耗資數千億美元。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雲端資本支出 (Capex) 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達到歷史新高。報告核心預測顯示,2025 年全球 11 大超大規模雲端廠商的資本支出將上調至 4,450 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 56%,較此前預期高出 12 個百分點。
美股雷達
亞馬遜第二季財報多數指標超出預期,但華爾街仍不買單,股價周五重挫 7%。雲端事業成長不如微軟、Google 競爭對手亮眼,加上獲利指引疲弱,掩蓋了營收、獲利強勁、廣告業務成長 23% 的表現。根據《CNBC》周五 (1 日) 報導,亞馬遜股價在財報發布後即下跌,並在電話會議期間持續走軟。
台股新聞
昇陽半 (8028-TW) 今 (1) 日宣布,董事會通過新增 43.79 億元資本支出案,從原先 35.25 億元新增至 79.04 億元,上調幅度高達 124%,將用於加速再生晶圓產能擴充,預計擴產完畢後,明年月產能將挑戰 120 萬片。
台股新聞
封測大廠力成 (6239-TW) 今 (29) 日召開法說會,展望後市,公司看好,受惠邏輯晶片中國轉單效應與 AI 應用驅動記憶體需求升溫,營收將穩健正向,若新台幣匯率穩定於 29.5 元水準,毛利與獲利可望回升至以往水準。且因應大尺寸扇出型面板級封裝 (FOPLP) 需求,今年全年資本支出將自原訂的 150 億元上調至超過 190 億元。
台股新聞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 (5347-TW) 今 (29)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方略表示,自川普 4 月提出對等關稅後,上半年客戶有提前備貨情況,同時,全球經濟成長也下修,儘管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相關調查尚未確定,但市場預期心理帶來的影響已經鈍化,下半年半導體景氣應呈現溫和成長。
美股雷達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近日在財報文件中表示,若未能取得關鍵客戶支持,將可能暫停或終止開發 14A 製程節點,引發市場對其未來是否將走向「無廠化」(fabless) 營運模式的討論。分析師警告,這將對整個半導體產業產生連鎖影響。英特爾在最新 10-Q 季報中指出,雖然目前仍積極發展 18A 與 18A-P 製程,14A 則為下一代先進節點。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 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從 750 億美元上修到 850 億美元,讓華爾街大為震驚,顯示這家科技巨頭為人工智慧 (AI) 砸錢豪不手軟。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大而美」法案中的加速折舊和研發支出抵稅,有望讓 Alphabet 完全抵銷新增的 100 億美元支出,並帶動其他科技巨頭採用類似的作法。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 周三 (23 日) 公布的第 2 季營收和獲利優於預期,但意外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將增加 100 億美元,顯示在人工智慧 (AI) 方面的支出超出原先預期,盤後股價一度下挫 3%,之後很快反彈,截稿前約上漲 2%。
台股新聞
台積電 (2330-TW)(TSM-US) 財務長黃仁昭(Wendell Huang)表示,由於關稅相關不確定性,台積電計劃謹慎進行資本支出。台積電周四(17 日)公布第二季財報,每股稅後盈餘為新台幣 15.36 元,創單季獲利新高,但即使產能吃緊,台積電也不會增加支出。
台股新聞
全球測試大廠京元電 (2449-TW) 今 (20) 日公告,為提供生產及營運所需,董事會通過以租地委建方式興建銅鑼廠四期廠房,預計斥資 12.98 億元,契約自今年 7 月起至 2027 年 10 月。京元電為 AI 晶片大廠的主力測試供應商,受惠客戶需求暢旺,近期正積極擴產,上月就宣布調升全年資本支出金額,從 218 億元提升至 269 億元,以滿足客戶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