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國際政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二(22 日)應約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通話,王毅表示,美國以關稅為武器,對各國發動無差別攻擊,正遭到越來越多國家抵制。依據中國外交部公布的聲明,王毅說,美國以關稅為武器,對各國進行無差別攻擊,公然違反世貿組織(WTO)的規則,損害各國正當權益。
國際政經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正在積極擬定與英國的貿易談判草案,欲促使英國降低對美國各類商品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包括將汽車關稅降至 2.5%。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川普政府為推動量身打造的雙邊貿易協議所邁出的重要一步。綜合外電報導,美方希望英國將汽車關稅從現行的 10% 大幅調降至 2.5%,並放寬對美國農產品(如牛肉)的進口限制。
A股
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內部競爭加劇,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 (002594-CN) 正積極將戰線拓展至海外,並在英國創下佳績。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 2025 年 3 月於英國市場的銷量達到 6,480 輛,創下歷史新高。雖然這一數字與其在中國一週的銷量相比仍有差距,但年增率達 750%、月增率達 500%,顯示其車輛在海外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國際政經
近日,關於美國外交政策的討論引發了廣泛關注。英國《泰晤士报》14 日刊出,英國前外交大臣黑格 (William Hague) 撰稿《川普的對華政策是戰略大錯 (Trump"s policy on China is a strategic blunder)》,稱季辛格 (Henry Kissinger) 如果看到當前的美國外交局勢,勢必會感到失望,因為當前的局面並沒有展現出大戰略的視野,反而顯得像是棋局的混亂。
歐亞股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 周四 (17 日) 報導,由 OpenAI 與日本軟銀 (SoftBank) 主導的美國 AI 超級資料中心計畫「Stargate」,儘管目前初期重心放在美國境內,但近期已考慮未來拓展至英國。知情人士透露,英國政府積極推動 AI 產業發展,並提出改善資料中心電力供應的政策,已吸引 Stargate 列入海外投資評估名單。
美股雷達
谷歌在英國被起訴,索賠金額超過 50 億英鎊。這家美國科技巨頭遭控濫用其線上搜尋市場「近乎完全的主導地位」來抬高價格。周三 (16 日) 在英國競爭上訴法庭提起的集體訴訟指出,谷歌濫用其地位來限制競爭搜尋引擎,進而鞏固其市場主導地位,並使自己成為線上搜索廣告的唯一選擇。
外匯
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在勞工成本上升和美國關稅可能衝擊英國經濟之前,英國企業的裁員速度已達到自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水準。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 周二 (15 日) 公布數據指出,3 月份的受薪員工數量減少了 78467 人,這是在工黨首個預算案中的措施於 4 月份生效之前發生的。
A股港股
據《路透》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線上快時尚零售商 Shein 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 批准其在倫敦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IPO) 的計畫。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的批准,意味著這家創立於中國的公司在倫敦上市的努力取得了重大進展,此前 Shein 已於去年六月向英國監管機構秘密提交了文件。
谷歌 (GOOGL-US)DeepMind 最近採取了一項引發廣泛關注的舉措,以留住人才並防止他們跳槽至競爭對手。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DeepMind 為員工提供了一項特殊的「花園假期」政策:如果員工決定離職,公司將繼續支付他們一年的薪水,而員工在此期間無需工作,但必須遵守一項競業限制協議,禁止他們在這一年內加入任何競爭對手。
國際政經
根據外媒周一 (7 日) 報導,英國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近日將公開宣布「全球化結束」,並強調英國及全球經濟體系已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一言論正值美國對英國商品徵收 10% 關稅之際,顯示出當前國際貿易格局的重大變化。施凱爾的辦公室向《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表示:「世界已經發生變化,全球化結束了,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晶片製造商高通 (QCOM-US) 周二 (4/1) 表示,正在考慮提出收購英國半導體公司 Alphawave 的提議,這一消息讓 Alphawave 的股價大幅上漲。Alphawave 是半導體智慧財產權的供應商,據路透早些時候獨家報導,該公司也引起軟銀旗下晶片技術提供商安謀 (ARM-US) 的收購興趣。
國際政經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 (Rachel Reeves) 周三 (26 日) 公布春季預算,宣布將削減數十億英鎊的福利支出,以應對預算赤字、經濟增長放緩及高企的借貸成本。這是她在去年秋季發布的首份財政計劃後,對經濟形勢所做的最新調整。里夫斯在議會發言中強調,政府的責任選擇是減少未來幾年的債務和借貸水平,以便未來能有更多資金支持勞工的優先事宜。
歐亞股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 周三 (26 日) 發布數據,英國 2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升 2.8%,較前一個月的 3% 有所放緩,並低於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的 3%。這一數字也與英國央行 (BOE) 上月的預測一致,顯示通膨壓力有所緩解。
國際政經
美國《大西洋月刊》記者揭露美國政府高層作戰計畫群聊洩密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周二(25 日)均對此作出回應。據《CNN》報導,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周二表示:「美國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和平。
國際政經
歐盟執委會周三(19 日)發布《歐洲防務白皮書 - 戰備 2030》,包含被廣大軍工股投資者關注的《歐洲重新武裝計畫》。其中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在歐盟 1,500 億歐元軍火採購貸款項目中,除了「與俄羅斯越走越近」的美國被排除在外,近些日子為了烏克蘭四處奔波的英國,也被歐盟設定額外條件。
國際政經
英國首相施凱爾周四 (13 日) 宣布,將廢除英格蘭醫療服務的執行機構—英格蘭國民保健署(NHS England),以「減少官僚主義」,並使醫療服務管理「重新回到民主控制之下」。英國首相府隨後表示,關閉英格蘭國民保健署約需要兩年時間。在進一步解釋廢除原因時,施凱爾表示,希望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一線救治患者,其中一個原因是重複。
美股雷達
IBM(IBM-US) 周一 (10 日) 在倫敦法院贏得與美國科技企業家及慈善家摩爾 (John Moores) 旗下公司 LzLabs 的訴訟,這家 IT 巨擘指控該公司竊取商業機密。IBM 向位於瑞士的 LzLabs 及其兩個英國子公司,以及最終擁有者摩爾提起訴訟,指控他們在倫敦高等法院的案件中涉及盜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法國總統馬克宏和英國首相施凱爾最快將於下周一同前往美國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商討烏克蘭問題。據英國《每日郵報》周三(5 日)報導,一名匿名外交人士透露,在澤倫斯基和川普於白宮爆發激烈爭吵後,英國和法國一直希望修復美烏關系,以「挽救西方聯盟」。
路透報導,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 (CMA) 於周三 (5 日) 宣布終止對微軟 (MSFT-US) 與 OpenAI 合作的反壟斷調查,表示微軟對 OpenAI 的控制程度不足以進行全面調查。該合作始於 2019 年,當時微軟對 OpenAI 進行 10 億美元的初期投資。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周五(28 日)不歡而散後,據《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上周六堅稱,川普的支持對烏克蘭仍然「至關重要」。澤倫斯基在社交平台 X 上發帖說:「對我國來說,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至關重要。他希望結束戰爭,但沒有人比我國更渴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