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
中國國務院上周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慧 +」行動的意見》(下稱《意見》),將 AI 算力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宣告國產 AI 晶片和算力基建的黃金爆發期正式來臨,算力成為新時代國力競爭核心,掌握最強運算能力者將在 AI 競賽中佔據主導地位。
科技
美國 AI 晶片巨擘輝達日前宣布向英國 AI 基礎設施公司 Nscale 投資 6.83 億美元 (約 207 億台幣),雙方將合作在 2026 年前為英國部署 6 萬塊 GPU 算力集群。總部位於英國的 Nscale 成立於 2023 年 5 月,前身為加密貨幣礦企 Arkon Energy 的衍生業務。
穆迪警告,甲骨文 (ORCL-US) 最近簽屬的 3000 億美元 AI 合約存在多重潛在風險,但維持對這家軟體巨頭的評級不變。甲骨文在上周的財報上透露,今年第一季簽署了價值超 3,000 億美元的人工智慧(AI)合約,隨後《華爾街日報》披露,該客戶就是 OpenAI。
中國科技巨擘華為周二 (16 日) 舉辦智慧世界 2035 系列報告發表會,正式發表《智慧世界 2035》及《全球數智化指數 2025》兩大報告,深入探討未來十年全球科技發展趨勢及其對各產業的深遠影響。《智能世界 2035》報告由華為與全球百餘位專家、學者、客戶及合作夥伴共同研究編制,透過 200 多場專題研討,結合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等權威機構數據,系統闡述了通往智能世界 2035 的十大技術趨勢。
CNBC 周一 (15 日) 報導,OpenAI 已聘請曾在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xAI 擔任財務長的 Mike Liberatore,擔任自家的商務長,以負責管理龐大且不斷擴充的預算支出。Libertore 擔任 xAI 財務長短短三個月,就在 7 月請辭,根據 OpenAI 的聲明,他的商務長職務將從本周二展開,未來將向財務長 Sarah Friar 報告,並與 Greg Brockman 的團隊合作,後者管理 OpenAI 運算策略的合約和資金。
微軟 (MSFT-US) 計劃擴大用於訓練自家人工智慧(AI)模型的算力基礎設施,希望能與 OpenAI、Anthropic 等對手一較高下。微軟消費者 AI 業務負責人 Mustafa Suleyman 周四 (11 日) 在全體會議上告訴員工,公司將對自有算力集群進行「重大投資」,用於模型訓練。
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 (ORCL-US) (Oracle)發布亮眼財報,引發華爾街對人工智慧(AI)產業前景的熱議。受此利多激勵,甲骨文股價應聲飆漲,創下歷史新高,市值也隨之躍居美國上市公司第十大,超越摩根大通銀行 (JPM-US) 等金融巨頭。
科技
輝達 (NVDA-US) 宣布,已與其投資的人工智慧雲端服務供應商 Lambda 達成一項總值高達 15 億美元的 GPU 伺服器租賃協議,雙方關係從供應商與投資者擴展至最大客戶,加速 AI 雲端市場成長。此項交易凸顯輝達透過「循環式」商業模式,積極扶持小型雲端服務商(neoclouds)以應對亞馬遜 (AMZN-US) 、微軟 (MSFT-US) 等傳統雲端巨頭競爭的策略。
美股雷達
谷歌母公司 Alphabe(GOOGL-US) 的股價週三(3 日)跳空開盤,最終收盤上漲逾 9%,創下歷史新高。此波強勁漲勢除了受惠於無需剝離 Chrome 與安卓業務的有利裁決外,其人工智慧晶片業務的價值,正逐漸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DA Davidson 分析師 Gil Luria 在最新報告中指出,Alphabet 在過去一年中已大幅縮小與輝達 (NVDA-US) 成為「最好的輝達替代方案」。
科技
自 2024 年以來,中國 AI 晶片領域新創企業融資活動持續升溫,展現出資本市場對國產算力替代前景的強烈信心。這一趨勢不僅凸顯在外部環境變化和內在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中國正加速建構自主可控的 AI 算力基礎設施,也預示著國產 AI 晶片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美股雷達
谷歌 (GOOGL-US) 將在 2026 年前向維吉尼亞州額外投資 90 億美元,以增強該州的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這是美國資料中心一系列大型科技投資中的最新一項。該公司週三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在切斯特菲爾德郡 (Chesterfield County) 興建一座新的資料中心,並擴建其在洛頓 (Loudoun) 和威廉王子郡 (Prince William) 的現有園區。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全新 Jetson Thor 機器人計算平台正式開售,引發全球關注。首批採用廠商中,中國企業占據主導,包括聯影醫療 (688271-CN) 、萬集科技 (300552-CN) 、優必選 (09880-HK) 、銀河通用、宇樹科技、眾擎機器人和智元機器人。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周一 (25 日) 宣布,新一代機器人運算平台 Jetson Thor 的開發套件和生產模組正式上市,Jetson Thor 開發套件售價 3499 美元,生產模組 Jetson T5000(2070 TFLOPS)售價 2999 美元。
A股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今 (22) 日開高走高,上證指數(SSEC) 收於 3800 點大關之上,再創十年新高,周線也創近 9 個月最大漲幅,主要由晶片類股領漲,因為美國 AI 晶片巨擘輝達可能暫停生產 H20 晶片。滬指今日收高 1.45% 至 3825.76 點,深證成指 (SZI) 收高 2.07% 至 12166.06 點,創業板指收漲 3.36% 至 2682.55 點,滬深兩市成交額人民幣 2.54 兆元,較前一日放量約 1227 億元,連 8 天突破 2 兆人民幣,打破 A 股歷史紀錄。
美股雷達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Meta(META-US) 已與谷歌 (GOOGL-US) 達成一項至少價值 100 億美元的雲端運算服務協議,這是 Meta 在人工智慧領域大舉投資的一部分。報導稱,Meta 將在 6 年間支付至少 100 億美元,用於使用 Google Cloud 的伺服器和儲存設備,以迅速擴充運算能力,並在向用戶提供 AI 工具的競賽中保持優勢。
科技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日前發出的「數兆美元」AI 基建豪言,以及 Meta 重組 AI 部門並大舉投資數據中心的行動,共同預示著一場前所未有的 AI 基礎設施大戰正式拉開帷幕。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較量,更是資本、資源與戰略眼光的全面競賽,預計將對全球 AI 產業鏈帶來深遠影響,也凸顯著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巨頭們正將戰火從軟體層面延燒至基礎設施領域。
美股雷達
就在美國近日鬆綁輝達 (NVDA-US) H20 晶片售華禁令後,中國當局周四 (31 日) 傳喚輝達代表,就其 H20 人工智慧晶片涉嫌存在安全風險一事進行調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31 日以「維護用戶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為由約談輝達,要求其對在華銷售的 H20 算力晶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文件。
大陸政經
據《路透》報導,中國正加速構建全國運算能力銷售網路,以化解日益嚴重的資料中心過剩問題。過去 3 年,數千個地方政府支持的資料中心興建,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利用率估計僅 20%-30%。這不僅影響資料中心的生存,也可能阻礙中國發展人工智慧的雄心。
美股雷達
在宣布恢復對中國銷售 H20 晶片後,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中國第三屆鏈博會上稱「我們可能無法全部恢復先前的庫存減計損失,但大多數庫存是可以恢復的。新的客戶需求和我們現有的庫存產品是可以匹配的,所以不能說 100% 恢復,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這番發言猶如一記重錘錘向中國國產晶片替代品。
科技
北京 7 月熱浪翻湧,一場牽動全球科技神經的對話在鏈博會現場展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著標誌性黑色皮衣現身媒體交流會,這場持續兩小時的對話不僅揭秘了這位科技領袖第三次訪中的深層思考,更折射出全球智慧產業格局的激烈重建。從供應鏈韌性到晶片戰爭,從 AI 倫理到人形機器人,黃仁勳的每個觀點都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太平洋兩岸激起層層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