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今 (8) 日公告 8 月營收 1528.08 億元,累計今年前 8 月營收 1.3 兆元,雙雙繳出年增成績,且皆創歷史同期新高紀錄。廣達管理層指出,由於第三季處於新舊產品轉換期,因此第三季 AI 伺服器出貨動能較弱,不過預期第四季起出貨動能將回溫轉強。
台股新聞
電子五哥包括廣達 (2382-TW)、緯創 (3231-TW)、英業達 (2356-TW)、和碩 (4938-TW) 與仁寶 (2324-TW) 身為全球供應鏈夥伴,近年積極投入減碳,根據 DIGITIMES 分析,電子五哥使用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其中,緯創 2024 年再生能源使用率突破 6 成,位居第一。
專家觀點
我在 8/19 盤中就直接公開預告,我獲利賣掉所有 PCB、玻纖布概念股,當時我就講了,8/19 的大跌是慣性改變。從 7 月漲上來的 PCB,沒有一天是像 8/19 一樣,爆出那麼大的量,而且還開高走低收黑。過程中我也持續提醒,你還去買 PCB 的人,前低防守就是停損,跌破前低支撐,就代表續弱機會很大。
據市場傳聞,Google(GOOGL-US) 已完成首款人工智慧(AI)智慧眼鏡的研發工作,不過,Google 尚未決定最終的代工廠,但傳產品有望在台灣生產。據《南華早報》報導,Google 仍在評估是否要正式推出這款智慧眼鏡。其中,廣達 (2382-TW) 負責為 Google 完成原型設計,而 HTC(2498-TW) 則具備量產經驗,有望成為代工夥伴。
專家觀點
周五美股四大指數全數下跌,尤其是與台股連動最密切的費半指數跌幅最深。AI 村長輝達 (NVDA-US) 重挫 3.3%、Marvell(MRVL-US) 暴跌 18%,Dell(DELL-US) 也因伺服器利潤挑戰大跌近 9%,連護國神山台積電 ADR 也淪陷走弱。
專家觀點
你還在盯著老 AI 股:廣達和緯創嗎?它們確實是 AI 伺服器裡的績優生,受惠輝達熱潮業績真的沒話說!但問題是,市場預期它們的 EPS 雖亮眼,但近期明顯呈現「利多不漲」,這已經告我們,不少前波大漲的老 AI 股,今年的業績爆發已反映在股價上。
台股新聞
AI 大廠輝達 (NVDA-US) 近日宣布推出「機器人新大腦」,採用 Blackwell 架構的 Jetson AGX Thor 開發者套件與生產模組,成為 AI 機器人未來落地重要推手,達明 (4585-TW) 董事長何世池今 (26) 日表示,9 月開始,達明機器人可能會採用 Jetson Thor 機器人電腦架構的樣品出現。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集團旗下孫公司達明 (4585-TW) 機器人今 (26) 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針對達明日前推出的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I」,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致詞時表示,孫子「轉大人」,讓「做爺爺的」很開心,並表示最大夢想,由達明完成,十年來達明一步一腳印,但對於人形機器人,達明還有進步空間。
台股新聞
市場觀望 AI 大廠輝達 (NVDA-US) 財報公告,美股周一僅費半上漲 1.84 點,台股今 (26) 日開低震盪走低,早盤以 24,277 點開出,一度跌逾 162 點至 24,113 點,跌破 10 日線,隨後跌勢收斂跌 35 點,暫報 24,208 點,成交量估 5,314 億元,隨後於平盤附近震盪,盤面上權值股熄火,相關題材中小型類股各自表態,以塑膠、軍工類股表現較為強勁。
台灣政經
2025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 (BTC) 今 (25) 日舉行開幕典禮,行政院政委、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今年行政院將成立健康數據服務公司,希望帶動民間產業推動健康數據的服務應用,盼帶動民間產業,未來包括緯創 (3231-TW)、廣達(2382-TW)、可成(2474-TW) 和義隆 (2458-TW) 電子等公司都將參與。
專家觀點
鮑爾在傑克森霍爾的談話前夕,9 月降息機率從 92% 驟降到 72%,緊接著下周又有重量級的輝達財報,在財報公布前,台股將順勢進入「多空對決」的震盪期。但當市場因為降息、財報等不確定因素而震盪時,正是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研究的機會。近期雖然看著廣達 (2382-TW)、緯創(3231-TW) 這些「老 AI」因籌碼、技術面轉差,股價進入整理,難道多頭行情要結束了嗎?別緊張,其實這正是重新檢視手中持股,並且「超前部署」的好時機!高力 (8996-TW)、中光電(5371-TW)、jpp-KY(5284-TW)、邑錡(7402-TW) 這四家公司,都擁有獨特的優勢:它們不只搭上 AI 這條大船,還各自有「散熱」、「航太」、「自有品牌」等獨特的成長引擎。
專家觀點
大盤 8/21 止跌上漲,不過 8/20 暴跌 700 點,我仍認為是慣性改變。我並沒看壞大盤,也沒看壞 AI 前景,我只是認為,8/20 的下殺會帶出一段,比較大的修正。而過去 4 個月來,幾天就創新高的戲碼,這次不會那麼快看到。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接下來央行年會,仍可能會放鷹,若談話偏鷹,就會澆熄市場降息預期,股市周一會先跌,不過這個跌非關 AI 基本面。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旗下機器人廠達明機器人 (4585-TW) 今 (21) 日舉行上市前媒體發茶敘,董事長何世池表示,目前機器人操作精度已經做得很高,儘管各家廠商,非傳統機器人製造業者紛紛希望打入市場,但這些新進業者不具有工業應用需求的了解,這是達明可持續拓展的空間,未來發展人形機器人的終極目標是成為家庭、一般服務業應用。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旗下的達明 (4585-TW) 機器人公司今 (21) 日舉行上市前媒體茶敘,達明董事長何世池表示,不少客戶對公司展出的 TM Xplore I 人形機器人產品有興趣,已規劃 2026 年先在自家工廠內部操作及生產,再逐步給客戶試驗,預計明年下半年逐步對外推廣量產。
專家觀點
美國對台灣的「20%+N」關稅上路,台灣出口美國的產品得多付 20% 的額外稅。這就像你原本早餐店,本來利潤就薄,現在房東突然多收 20% 的「管理費」,不漲價就賠錢,漲價客人就跑光,簡直是兩難困境啊!這就直接打擊了台灣工具機、機械、腳踏車、螺絲、紡織成衣等傳產公司,訂單下滑、利潤被吞噬,像是台灣瀧澤科技 (6609-TW),宣布每周五固定休假三個月,說是為了「養精蓄銳」等景氣回升。
專家觀點
台股現在日均量已經放大到 4000 億以上,甚至 8/13 來到 5700 億,大盤從 4/9 的 1 萬 7 千點漲到現在 2 萬 4 千多點,漲超過 7 千點,但融資只增加 2 百億,漲幅非常懸殊。大盤 4/9 到現在漲幅 40%,融資只有 8.5% 左右。
專家觀點
現在早上在捷運上,很多人都盯著股市 App,因為台股突破 24,000 點、接近歷史新高,不少人賺得盆滿缽滿。但有更多人心裡 OS:「為什麼別人的股票大漲,我的卻紋風不動?」答案很簡單:就是你選錯股、走錯賽道!大盤衝高≠你會賺錢,資金只流向有題材、有業績、有爆發力的主流股。
台股新聞
台北股市今 (14) 日終場以 24238.1 點作收,下跌 131.92 點,或 0.54%;市場成交值 4735.33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17.24 億元。外資在現貨及期貨市同步翻空,並賣超台積電 (2330-TW)10363 張,提款 122.3 億元;同時,今天三大法人同步買超鴻海 (2317-TW),合計買超 3.66 萬張,共砸下 72.87 億元。
專家觀點
大盤周三量能來到 5735 億,盤勢加溫速度很快,從 4 千億進到 5 千億,周四超過 6 千億大量,我完全不會意外。大盤沒有反轉訊號前,仍是偏多操作較安全。目前大盤是越來越熱,從量能一直放大就很清楚,只要是健康量滾量價格能往上,那就沒問題。
彭博周三 (13 日) 報導,台灣股市逼近歷史新高,主要拜人工智慧 (AI) 推波助瀾,以及主要晶片製造商豁免美國關稅所賜。台灣加權指數從 4 月低點算起一路上漲約 40%,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且微輝達 (NVDA-US) 主要供應商的台積電 (2330-TW) 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