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據《路透》報導,消息人士指出,中國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與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螞蟻集團,正積極促請中國人民銀行 (PBOC) 授權發行基於人民幣的穩定幣。此舉旨在對抗目前由美元掛鉤加密貨幣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協助推動人民幣的全球使用。報導稱,若其遊說成功,將代表北京當局對加密貨幣政策的重大轉變,因其在 2021 年曾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
摩根士丹利預測,有鑑於中國持續的通縮壓力以及央行需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人民幣未來一年的表現可能落後於其他亞洲貨幣。包括 Chetan Ahya 在內的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在報告中指出,預計到 2026 年年中,人民幣兌美元將僅上漲 0.9%,而其他亞洲貨幣平均將升值約 3.5%。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期持續走強,在連續兩個月錄得漲幅後,周二 (1 日) 進一步走高,兌美元一度刷新八個月高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高達到 7.1538,而其離岸匯率則報 7.1579。此次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動力,來自於美元普遍疲軟。市場普遍擔憂美國總統川普的巨額稅改和支出法案,預期這可能對美國國債產生高達 3.3 兆美元的衝擊。
台股新聞
新台幣兌美元今 (27) 日上演失速列車,暌違 3 年多再度衝上 28 字頭,並成為最強亞幣,不僅日元現鈔賣出創下史上最甜價,人民幣匯價也下探 19 年來新低,盤中現鈔賣出一度來到 4.099 價位,距離 1 比 4 水準只差臨門一腳。不過,央行堅守防線,在匯市收盤前擴大調節力道,使得新台幣兌換美元、日元、人民幣的升值力道多有收斂。
A股
面對美元信心下滑,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金融開放、跨境支付,到數位人民幣與大宗商品期貨,中國正擴大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與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CNBC》指出,雖然美元仍穩居全球主導貨幣地位,但今年以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逾 2%,而美元指數則下跌超過 9%。
大陸政經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中國近期對穩定幣的態度出現了重大轉變,從原先的全面禁止轉向積極探索其潛力。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中國對全球數位基礎設施競賽的重視,更旨在鞏固人民幣在未來國際支付體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美國推進穩定幣立法可能進一步強化美元霸主地位的背景下。
國際政經
隨著全球貿易的分裂和地緣政治的動盪,對金融流動性的重新思考也正在進行中。根據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發布的報告,全球數兆美元的央行儲備管理者正在考慮從美元轉向黃金、歐元和人民幣。報告指出,在 75 家管理 5 兆美元的央行中,有三分之一的央行計劃在未來一到兩年內增加黃金儲備,這一比例為至少五年來的最高水準。
外匯
最新調查顯示,隨著全球貿易分裂和地緣政治動盪引發對資金流動的重新思考,掌管數兆美元儲備的全球央行正打算從美元轉向黃金、歐元和人民幣。《路透社》報導,根據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 (OMFIF) 將於周二 (24 日) 稍晚發布的報告,在剔除打算減持的央行後,三分之一的央行打算在未來一到兩年內增持黃金,這一比率創下至少五年新高。
外匯
據《中國商報》報導,人民幣近期有多項重大政策利好,有望在貿易競爭力的長期支撐下持續走強。這些積極發展包括「跨境支付通」的正式上線以及人民幣外匯期貨研究的推進,為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注入了新動力。「跨境支付通」上線,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6 月 22 日,為深化大陸與香港的金融合作,滿足兩地居民安全、高效、便捷的跨境匯款需求,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動並支持了「跨境支付通」的啟動。
A股
週五(20 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發布公告,宣布啟動「跨境支付通」計畫,實現中國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為兩地居民提供零費用、即時到帳的跨境支付服務,開創中國與香港金融合作新局。跨境支付通透過對接中國內地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與香港的「轉數快」,使用者可透過手機號碼或銀行帳戶,於手機銀行或網銀平台輕鬆發起人民幣或港幣的跨境匯款。
外匯
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國際投行近日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並預計人民幣匯率將長期走強。人民幣匯率展望:基本面改善 德意志銀行研究認為,貿易競爭力將長期支撐人民幣走強,預測 2025 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至 7.0,並在 2026 年底進一步升至 6.7。
大陸政經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今年前 5 月中國進出口總額接近 18 兆元 (人民幣,下同),年增率 2.5%,其中出口規模達 10.6 兆元,年增率 7.2%,展現外貿韌性。數據顯示,美國自 4 月初開始挑起關稅戰,雖然 5 月 12 日中美首輪貿易談判取消高關稅,但導致 4 月、5 月對美出口分別下降 21%、34%,但憑藉對東協、歐盟、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市場的出口擴張,中國 4、5 月整體出口仍保持正成長,成果來之不易。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一 (16 日) 報導,美國合眾銀行 (USB-US) 貨幣銷售主管 Paula Comings 表示,她與美國進口商交談時,越來越常聽到同樣的訊息:他們的海外供應商不再願意接受美元付款。相反地,這些供應商要求以歐元、人民幣、墨西哥披索和加拿大幣結算,希望降低美元進一步波動的風險。
大陸政經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最新數據顯示,5 月金融總量保持合理增長,持續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國 5 月廣義貨幣 (M2) 同比增長 7.9%,比上年同期高 0.9 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 8.7%,增速與上月末保持一致。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 2.29 兆元,同比多增 2247 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 6200 億元。
歐亞股
華爾街投行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近日發布年中投資人調查報告,指出儘管全球宏觀環境仍顯黯淡,但國際投資人對中國市場情緒顯著改善,配置意願增強,尤其對科技、新消費類股的信心提升。大摩在報告中圍繞著投資者關切的 A 股與港股表現分化、人民幣走向等核心問題展開分析,同時回應市場對通縮環境與科技消費類股估值的質疑。
外匯
美國公債因流動性高,普遍被認為是全世界相對安全之資產。2011 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之比例達到 94%,創當時最高紀錄,主要係因應 2008-09 年全球金融海嘯,美國政府猛增支出所致,當年 8 月,標準普爾全球 (S&P Global) 成為三大評級機構中,首家下調美國債信最高評級的機構,當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 ( FED Fund Rate) 僅 0.25%,通貨膨脹率則自 3% 逐步下降,金融市場認為不會造成美國資產價格長期損害,因而未產生太大反應,對美國公債的需求仍大幅上升。
外匯
摩根大通 (JPM-US) 全球宏觀研究主管 Luis Oganes 近日就聯準會 (Fed) 政策、美國財政危機、美元與人民幣匯率走勢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分析。與此同時,高盛近日亦針對人民幣匯率穩定性發表看法,雙方從不同角度解讀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變量。
A股
近日,受美元貶值、中國積極強而有力的宏觀政策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強,成為投資者避險的一個選擇。專家指出,展望未來,人民幣匯率更可能呈現與美元走勢相反的雙向波動態勢,但波幅相對較小。中國資產可望成為避風港,紅利板塊仍有較高配置價值。人民幣匯率走強,美元陷新一輪跌勢自 5 月以來,人民幣匯率表現亮眼。
A股
根據高盛集團策略師分析,隨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展現出韌性,中國股市預計將受益於人民幣的進一步上漲。策略師 Kinger Lau 等人在周一 (26 日) 的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兌美元每升值 1%,就能推動中國股市上漲 3%。他們認為,這得益於企業獲利前景改善和外部資金流入增加等因素。
外匯
亞洲貨幣周一 (26 日) 普遍小幅上漲,這主要得益於美元的疲軟。美元指數在亞洲交易時段下跌 0.3%,創下一個多月來的最低。美元走軟的部分原因,歸因於美國總統川普延遲實施對歐盟的貿易關稅。川普總統在周日宣布,將原定於 6 月 1 日對歐盟進口商品徵收 50% 關稅的截止日期,延後至 7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