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美股雷達
在人工智慧 (AI) 龐大需求帶動下,AI 軍工股 Palantir(PLTR-US)今年來股價翻倍上漲,周五 (25 日) 正式躋身美國市值前 20 大公司,創下里程碑。Palantir 主要為國防機構提供 AI 軟體和大數據分析,該股周五上漲 2.54% 至每股 158.80 美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市值攀升到 3750 億美元,正式成為美國市值第 20 大公司,擠下家得寶 (Home Depot)(HD-US) 和 P&G(PG-US),也超越可口可樂 (KO-US)、美國銀行(BAC-US) 等知名企業。
美股
根據《CNBC》周五(25 日)報導,華頓商學院副教授、生成式 AI 實驗室共同主任 Ethan Mollick 表示,AI 短期內不會完全取代人類工作,但對入門級職位構成「巨大威脅」。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40% 美國勞工表示在工作中至少每年使用 AI 幾次,19% 勞工每周使用數次,兩項數據都比去年的 21% 和 11% 增加近一倍。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 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從 750 億美元上修到 850 億美元,讓華爾街大為震驚,顯示這家科技巨頭為人工智慧 (AI) 砸錢豪不手軟。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大而美」法案中的加速折舊和研發支出抵稅,有望讓 Alphabet 完全抵銷新增的 100 億美元支出,並帶動其他科技巨頭採用類似的作法。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財報告捷帶動股價大漲,讓執行長皮查伊 (Sundar Pichai) 身價突破又一里程碑,突破 10 億美元關卡,成為科技圈中少見的非創辦人躋身富豪榜例子。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 (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隨著 Alphabet 股價往歷史新高挺進,53 歲的皮查伊身價來到 11 億美元。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24 日) 報導,美國股市屢創新高引發部分投資人對泡沫風險的擔憂,不過摩根大通 (JPM-US) 旗下交易部門仍看好股市後市表現,認為美股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摩根大通全球市場情報主管泰勒 (Andrew Tyler) 周四在開盤前發布報告表示,儘管當前市場樂觀情緒尚未達到一致,但與客戶的對話顯示,「就連原本偏空的投資人也開始放棄抵抗」。
科技
根據《The Verge》周四 (24 日) 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OpenAI 計劃最快將於 8 月推出下一代大型語言模型 GPT-5。報導指出,這款由微軟 (MSFT-US) 投資的公司所開發的新模型,原本預期會在今夏問世,將以一種融合多種子模型與工具的 AI 系統形態登場,而非僅是一套單一模型。
美股雷達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 周四 (24 日) 引述合約文件、公司申報資料與多位知情人士報導指出,儘管美國政府近期加嚴晶片出口限制,仍有價值逾 10 億美元的輝達 (NVDA-US) 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在三個月內流入中國市場,並出現在中國活躍的美國晶片黑市中。
國際政經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四 (24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華府科技產業活動中公布「人工智慧行動計畫」(AI Action Plan),獲得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與超微 (AMD-US) 執行長一致支持,兩位業界領袖公開讚揚白宮推動 AI 產業發展的決心,認為此舉將有助於強化美國在全球 AI 競賽中的領導地位。
大陸政經
據《Barron"s》報導,人工智慧 (AI) 產業儘管在晶片產能、數據中心融資與模型創新方面皆順利推進,然電力供應不足正成為其最大瓶頸,恐阻礙整個 AI 基礎設施的發展。若美國政府與業界不迅速解決此問題,未來幾年可能缺乏足夠電力來支撐所需數據中心,進而在與中國的 AI 軍備競賽中處於不利地位。
歐亞股
SK 海力士在公布創新高的財報後,概述了加快先進記憶體晶片產能投資的計畫,反映出人工智慧需求激增,以及其維持領先競爭對手的努力。SK 海力士第二季的營業利益暴增 68%,超出預期。該公司表示,現在計劃主動加速包括高頻寬記憶體(HBM)在內的投資。
美股雷達
路透報導,川普政府周三 (23 日) 建議實施出口管制,驗證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所在位置,此舉措獲得兩黨議員的讚賞。這是川普政府周三「AI 行動計畫」揭露的遠大藍圖之一,目的在增加對盟國的 AI 軟硬體出口,並放關美國環境法規,以加速新建 AI 資料中心。
美股雷達
IBM(IBM-US)第 2 季營收獲利優於華爾街預期,但由於主要的軟體部門銷售比預期差,澆熄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帶動大型主機需求的樂觀看法,周三 (23 日) 盤後一度重挫 6%。Q2 財報關鍵數字 vs LSEG 分析師預測營收:169.8 億美元 vs 165.9 億美元 EPS:2.80 美元 vs 2.64 美元IBM 上季營收年增近 8%,從第 1 季的不到 1% 加速,包含併購相關費用的淨利,從去年同期的 18.3 億美元增加到 21.9 億美元,折合每股 2.31 美元。
美股雷達
超微 (AMD-US) 執行長蘇姿丰 (Lisa Su) 表示,她的公司向台積電 (TSM-US) 採購的晶片,美國廠硬是比台灣廠同款的貴了 5-20%,但是仍有買單的道理。蘇姿丰周三 (23 日) 接受彭博電視採訪,她表示,雖然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的晶片比台廠同款貴了「超過 5% 但少於 20%」,但貴得卻很值得,因為台積電正在推動晶片供應多元化,這會減少整個產業再次經歷疫情期間的供應鏈中斷問題。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 周三 (23 日) 公布的第 2 季營收和獲利優於預期,但意外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將增加 100 億美元,顯示在人工智慧 (AI) 方面的支出超出原先預期,盤後股價一度下挫 3%,之後很快反彈,截稿前約上漲 2%。
美股雷達
7 月 21 日,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宣布年底前上線 100 萬張 GPU,馬斯克隨即回擊要在 5 年內部署 5 千萬張 GPU。這場算力軍備競賽背後,是科技巨頭對 AGI 主導權的激烈爭奪。奧特曼表示:「我對團隊感到自豪,但現在他們最好想想,怎麼在這個規模上再擴容 100 倍。
國際政經
川普政府周三 (23 日) 發布一項人工智慧 (AI) 政策藍圖,提出大幅鬆綁監管、擴充資料中心能源供應,並強化出口管制與基礎建設,試圖鞏固美國在全球 AI 競賽中的領先地位。川普表示,這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關鍵手段」,並強調美國必須「毫無爭議地主導全球科技」。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亞馬遜 (AMZN-US)、微軟(MSFT-US) 截至 6 月的上季財報即將在未來幾天陸續登場,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代理 (agentic AI) 崛起,投資人正尋找更多證據,判斷 AI 是否已經開始為企業帶來實質的財務回報。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 周二 (2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正試圖再籌資 120 億美元,為旗下人工智慧 (AI) 新創 xAI 取得更多輝達 (NVDA-US) 晶片、興建新一代資料中心,力拚在 AI 軍備競賽中迎頭趕上對手。
美股雷達
在歷經數月落後科技同業表現後,Alphabet(GOOGL-US) 股價近期終於顯露生機。投資人押注該公司即將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可望優於預期,進而蓋過美國司法部即將對其搜尋壟斷案作出裁決的潛在風險。Alphabet 股價今年以來首次轉為上漲,儘管司法部最早將於 8 月對 Google 搜尋業務的壟斷案作出裁決,其中不排除拆分公司等嚴厲手段。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2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Google(GOOGL-US)正與多家新聞機構洽談一項與人工智慧 (AI) 相關的新授權合作計畫,初期將針對約 20 家國家級媒體展開試點專案,顯示該公司希望修復與新聞產業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