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美國股市周四 (11 日) 創新高,投資人看好聯準會 (Fed) 預期降息將讓牛市續航,但債市卻傳達更謹慎的訊號,顯示許多投資人開始擔心美國經濟並未想像中強韌。9 月以來,資金大量回流長期公債,明顯透露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BNY 市場策略主管 Bob Savage 指出,股市將降息視為企業獲利加速成長的利多,債市則解讀降息可能和經濟困境,「誰對誰錯?」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周四一度跌破 4%,為 4 月以來首見,長債 ETF 價格上漲。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下周出訪英國,據傳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與輝達 (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也將隨行,兩人也會在訪英期間,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在當地興建資料中心。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兩家公司將與倫敦的資料中心業者 Nscale Global Holdings 合作。
美股雷達
蘋果公司 (AAPL-US) 本周發表 iPhone 17 系列新機之後,兩天以來股價下跌 4.7%,反映投資人的失望心情,連一向看多的 D.A. Davidson 分析師 Gil Luria 也不看好,直言現在是輝達 (Nvidia)(NVDA-US) 和微軟 (MSFT-US) 的天下,蘋果只能跟著「活在這個世界裡」。
美股雷達
路透周四 (11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撤回原先提名對中國立場強硬派人士 Landon Heid 出任美中科技戰中重要職位的提名,此舉引發外界質疑,川普政府在出口管制上,對中國的態度是否將趨於溫和。根據美國國會官方網站 Congress.gov,川普在周三撤回原本對 Heid 出任美國商務部出口管理助理部長的提名。
美股雷達
美光 (Micron)(MU-US) 周四 (11 日) 盤中大漲逾 10%、股價創新高,道瓊市場數據顯示,過去七個交易日以來一路大漲超過 30%,創 2015 年 10 月以來最佳七日漲勢,投資人看好資料中心等領域的客戶對其產品需求不斷增加。
美股雷達
軟體製造商 Adobe(ADBE-US)公布優於預期的本季財測,上季獲利、營收也優於預期,顯示砸重金投資人工智慧 (AI) 功能開始有回報,消息激勵周四 (11 日) 盤後股價一度上漲 4%。Q4(11 月止) 財測關鍵數字營收:60.8-61.3 億美元 vs 60.8 億美元調整後 EPS:5.35-5.40 美元 vs 5.33 美元Adobe 提高全年財測,而對本季 (會計年度第 4 季) 的 EPS 和營收預測,都比市場所估的高。
美股雷達
根據《The Information》周四 (11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與百度 (BIDU-US)(09888-HK) 已開始使用自家設計的人工智慧 (AI) 晶片來訓練 AI 模型,部分取代原先依賴的輝達 (NVDA-US) 處理器。
《彭博》周四 (11 日) 報導,Adobe(ADBE-US) 即將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市場聚焦這家舊金山軟體龍頭能否在人工智慧 (AI) 浪潮下重拾成長動能。隨著 AI 生成工具快速普及,投資人愈發擔憂 Adobe 的核心業務遭受威脅,股價今年以來已重挫逾 20%,自 2023 年底累計跌幅更達 40%,遠遠落後同業與科技股大盤表現。
綜合外媒周三 (10 日) 報導,隨著人工智慧 (AI) 投資熱潮延續,加上市場對美國總統川普新一輪關稅帶來的通膨影響擔憂減弱,多家華爾街大行調升對標普 500 指數的年終目標價。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富國銀行(WFC-US) 與巴克萊銀行 (BCS-US) 均認為,美股牛市仍有續航力,儘管就業市場降溫與估值偏高的疑慮仍在。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日報》周三(10 日)報導,蘋果周二的秋季發表會缺乏驚喜,導致周三股價下跌近 3%。不過,儘管在 AI 領域落後,蘋果仍押注用戶願為新機付出更高價格,平均售價較去年提升 12%。蘋果周二發布 iPhone 17 系列,同時推出史上最薄的全新機種 iPhone Air,同時也宣布新版 Apple Watch,以及備受期待的 AirPods Pro 無線耳機更新版本。
美股雷達
台灣時間 9 月 10 日凌晨 1 時,蘋果 (AAPL-US) 舉行秋季新品發表會,正式推出 iPhone 17 系列。然而,市場期待的重磅 AI 功能在發表會中仍然非常低調,令果粉失望。分析指出,蘋果此次的 AI 技術主要停留在後台優化層面,包括跨語言交流的即時翻譯,以及對螢幕內容的視覺識別與搜尋功能。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9 日) 報導,荷蘭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宣布斥資 15 億美元入股法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 Mistral,成為其最大股東。此舉被視為提振歐洲 AI 抱負、強化區域數位自主的重要一步,並在與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科技貿易競爭下,替歐洲科技產業注入新希望。
《彭博》周一 (8 日) 報導,投資人原本寄望蘋果 (AAPL-US) 年度最大產品發表會能為股價再添動能,但分析師普遍警告,這場活動恐怕難以滿足市場期待。自 7 月底以來,蘋果市值已大增超過 4,500 億美元,股價上漲空間被認為有限,加上人工智慧 (AI) 布局疑慮揮之不去,市場情緒偏向謹慎。
根據《路透》周一 (8 日) 報導,分析師表示,蘋果 (AAPL-US) 將於本周二 (9 日 / 台灣時間 10 日凌晨 1 點) 發表新款 iPhone,最大挑戰將是如何在缺乏亮點的情況下撐過新一輪產品周期,因為競爭對手已搶先把人工智慧 (AI) 功能深入導入產品與服務。
美股雷達
知情人士透露,荷蘭晶片製造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US) 計劃斥資 13 億歐元(約 15 億美元) 投資法國人工智慧新創 Mistral AI,成為其最大股東,進一步強化歐洲在 AI 領域的自主性。根據《路透》報導,Mistral 正在進行 17 億歐元(約 20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艾司摩爾的入股將讓其獲得公司董事會席位。
國際政經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近日發布一份報告指出,過去兩年中美國國防部資助了數百個與中國高校及其國防工業相關的研究合作項目。其中,多家中國機構因與軍方合作,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根據《南華早報》報導,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表示,這份報告「毫無依據」,並強調中國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週日(7 日),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正式開通「TeslaAI」官方微博,並通過官方認證,發布首條微博展示自家人形機器人 Optimus。根據《證券時報》報導,特斯拉在微博中附上了兩張人形機器人的照片,配文寫道:「我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身材」。
美股雷達
博通 (Broadcom)(AVGO-US) 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並透露客製化人工智慧 (AI) 晶片出現第四家客戶,市場盛傳是準備自行生產晶片的 OpenAI,利多消息帶動周五 (5 日) 股價大漲逾 9%。有分析師如今樂觀預期,博通的 AI 營收明年可能翻倍成長。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 在本周的反壟斷裁定出爐後一掃長期壟罩在股價上的重大風險,市值隨股價強力拉升,如今距離 3 兆美元大關只差一步之遙,在本益比仍低於其他科技巨頭的情況下,投資人也看好續漲潛力。美國地方法院法官本周裁定,Alphabet 旗下 Google 雖然在搜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可免於被迫出售 Chrome 瀏覽器的最嚴厲補救措施,消息一出,Alphabet 股價在周五 (5 日) 為止的三個交易日內大漲將近 11%。
美股雷達
加拿大股市今年來表現大勝美股,先鋒集團 (Vanguard) 首席經濟學家和投資策略主管 Joe Davis 表示,這個為期五到七年的大趨勢現在才剛要展開,主因是未來吸引投資人目光的將是更快順利導入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企業,而非提供 AI 技術的高估值公司,代表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幾個非美市場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