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三星電子計劃在美國德州奧斯汀的半導體晶圓廠追加約 19 億美元的投資,旨在升級現有產線並引進尖端晶片製造設備。此舉標誌著三星在美國本土高端製造能力的持續深化,特別是透過加強與蘋果 (AAPL-US)、特斯拉(TSLA-US) 等科技巨頭的合作,進一步鞏固其在先進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地位。
美股雷達
隨著蘋果 (AAPL-US) 積極推動多模型人工智慧(AI)策略以強化 Siri,三星似乎正走上相同道路。據悉,三星計畫在明年登場的 Galaxy S26 系列中,整合 Perplexity AI 到即將發布的 Galaxy S26 的 Bixby 助手中。
台股新聞
根據市調機構最新數據顯示,台灣智慧手機市場 2025 年 10 月整體銷售量突破 56.5 萬台,較上月增加 17%,而在高單價旗艦機的帶動下,總銷售額更是勁揚近三成,反映第四季消費旺季與新品效應同步發酵。傑昇通信分析,這波成長動能主要來自蘋果新機供貨趨穩、安卓旗艦機型回歸,以及實體通路在周年慶、雙 11 暖身等促銷加持;不僅全台最熱銷的手機毫無懸念由 iPhone 17 Pro(256GB)奪下,穩坐全台最賣安卓手機寶座的仍是三星 Galaxy A56(12GB/256GB),而上月跌出榜外的安卓旗艦機三星 Galaxy S25 Ultra(12GB/256GB)本月強勢回歸。
專家觀點
當你還深陷在,記憶體這波超級循環,是否像過去一樣,只是曇花一現的,供給循環這個問題時,明眼人早已發現,AI 已經顛覆,你過去熟悉的一切。PC 跟手機的需求,是造成記憶體過去,劇烈循環的主因,因為消費者市場,趨勢變化很快,產品淘汰也很快,消費者口味變化更快,這造成的結果,只要消費端熄火,又遇到廠商過度擴張,就是記憶體價格崩跌。
歐亞股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南韓經濟人協會最新調查顯示,南韓的 10 大出口產業中已有一半被中國企業超越。報告指出,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未來五年南韓的 10 大產業競爭力可能全面失守。調查涵蓋 200 多家南韓企業,其中 62% 的企業認為,中國是南韓產業的最強競爭對手,並預期中國在未來數年的發展中將持續擴大優勢。
美股雷達
根據世界半導體行業協會(WSTS)的最新數據,全球半導體市場在 2025 年第三季度規模達到 2080 億美元,首次突破 2000 億美元的歷史性大關。第三季度半導體市場展現出驚人的成長動能。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三季季增 15.8%,是自 2009 年第二季 19.9% 以來的最高季季增幅。
台股新聞
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三星電子預計在 2026 年底前大幅提升 2 奈米製程良率,並在一年內將產能擴大至目前水準的兩倍以上,進一步縮小與產業龍頭台積電之間的競爭差距。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今 (21) 日發布的報告,三星以提高先進製程市佔率為目標,將改善 2 奈米製程良率列為目前首要任務。
美股雷達
根據市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周三 (19 日) 發布的報告指出,輝達 (NVDA-US) 近期決定將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改採手機與平板常用的 LPDDR 低功耗記憶體後,恐在供應鏈掀起重大衝擊,並可能使伺服器記憶體價格在 2026 年底前翻倍。
台股新聞
根據傑昇通信最新公布的 10 月降價手機排行,本月降價榜機型整體總降幅區間在 2%~41% 之間,單月降幅則收斂至 2%~17%,開賣一月有餘的 iPhone 17 系列霸榜六席,且出現破千元的降價,又以 iPhone 17 Pro Max(2TB)憑藉單月超過兩千元的降價金額,奪下本月降價王,總降價金額冠軍為三星 Galaxy Z Fold7(12GB/512GB)蟬聯,降價近 1.7 萬元。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最新研究,2025 年第三季全球 OLED 顯示器 (monitor) 出貨總量約為 64.4 萬台,季增 12%,年成長率則高達 65%。OLED 顯示器具備高畫質、廣色域、高對比、反應速度快等特性,且多數產品的刷新率高達 240Hz 以上,成功於高階電競市場引爆需求;加上面板廠、品牌廠積極行銷,預估 2025 全年出貨量將上看 262 萬台,年增率可望衝上 84%。
A股
隨著上游記憶體晶片價格瘋漲,多家手機廠商已經暫緩本季度記憶體晶片採購。小米 (01810-HK) 、OPPO、vivo 等廠商庫存普遍低於兩個月,部分廠商 DRAM 庫存低於三周,在猶豫是否接受原廠(美光 、三星、SK 海力士)接近 50% 的漲幅報價。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一 (17 日) 報導,晶片製造商和分析師警告,記憶體短缺可能在明年衝擊消費電子和汽車產業。業者們優先供應 AI 伺服器所需的高階記憶體,導致消費性電子用的產能遭排擠,部分晶片價格已較 9 月暴漲 60%。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 (00981-HK) 執行長趙海軍上周五在法說會上透露,客戶因擔心記憶體供應不足,連帶暫緩其他類型晶片的訂單。
國際政經
2026 年被業界普遍視為高階智慧手機市場的「大」年,而「大」不僅指向產品力的全面提升,更體現在螢幕、影像、電池三大核心配置與型態的顯著突破。這場由技術迭代引發的升級浪潮,既預示著使用者體驗的三重飛躍,也暗藏成本與市場策略的挑戰。自三星 Galaxy Z Fold 系列開啟折疊螢幕時代以來,經過六年迭代,大折疊產品形態已趨成熟,展開厚度約 4mm、折疊後 9mm,機身控制在 250 克內,摺痕幾乎不可察覺。
歐亞股
韓國科技巨頭三星集團宣布一項歷史性投資計畫,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向韓國本土投入總計 450 兆韓元,用於擴大研發(R&D)及建設新生產線。這項巨額投資將重點佈局於三大核心領域:半導體、AI 基礎設施,以及下一代核心技術研發。此舉是在韓國總統李在明與包括三星、現代、LG 等主要商業集團領導人會面後迅速採取的積極措施,旨在加強國內投資,回應外界對主要企業對美投資增加可能導致國內投資萎縮的擔憂。
國際政經
據《ChosunBiz》報導,三星宣布未來五年將在韓國本土投資總計 450 兆韓元,涵蓋研發等領域。該聲明發布於 11 月 16 日(周日),在龍山總統府舉行的韓美關稅談判後續政企聯合會議結束後,三星隨即單獨發布新聞稿予以確認。韓國總統李在明在當天會議上指出:「隨著對美投資力度持續加大,我期待各位企業負責人積極採取有力舉措,確保國內投資不會因此萎縮。
歐亞股
隨著人工智慧(AI)數據中心建設熱潮席捲全球,記憶體晶片市場供需失衡,價格大幅上漲。據最新消息,三星電子本月對部分記憶體晶片價格上調幅度高達 60%,引發整個半導體市場關注。根據《路透》報導,知情人士指出,三星本月將伺服器用記憶體晶片價格調升 30% 至 60%,遠高於 9 月水準。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五 (14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與三星最新一代延展實境 (XR) 頭戴裝置同場競爭,試圖搶占仍然相對狹小的市場。儘管技術大幅進步,但高價格、笨重設計及軟體成熟度限制,讓 XR 尚未邁向主流。在科技業展望中,未來的智慧眼鏡將能提供個人劇院、導航、人工智慧 (AI) 菜單翻譯、3D 回憶重現及虛擬多螢幕工作區。
美股雷達
晶片設備製造商應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AMAT-US) 周四 (13 日) 公布的上季營收、獲利優於市場預期,本季財測也跑贏分析師預測,但盤股價依然走跌,可能反映投資人希望在近期股價拉漲一波之後,看到更強勁的表現。Q1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測營收:68.5 億美元 vs 67.6 億美元調整後 EPS:2.18 美元 vs 2.13 美元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下,對先進記憶體晶片的需求與日俱增,這不但刺激生產設備的投資,也帶動應材工具的訂單。
歐亞股
一位同時對 SK 海力士和三星電子給予賣出評級的分析師警告,南韓晶片類股的估值已經漲到難以合理化的水位,只要一有小挫折,就可能面臨大幅下跌的風險。晨星這份看跌報告在一個多月前發佈時並未引起太多關注,但隨著市場日益加深審視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領域激進的投入,這份報告再次引發關注。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最新表示,一場由 AI 驅動的記憶體「超級週期」已正式降臨,其強度、邏輯與持續性均遠超過以往任何一輪行情。報告指出,本輪週期核心變數在於需求端的徹底重構,不再是傳統價格敏感型客戶主導,而是 AI 資料中心與雲端服務商為建構算力基礎設施展開的「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