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well
台股新聞
台股今天在台積電 (2330-TW) 帶頭衝鋒下大漲收在 22712 點,成交量同步放大至 3743 億元,表面上台股站穩五日線、量價齊揚,多頭似乎重掌節奏,但實際盤面結構與資金流向卻透露出潛藏的風險訊號,特別是台幣升破新高與法人期現貨分歧,更值得投資人深入關注。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股價從歷史高點拉回後,周三 (2 日) 再度吹起攻高號角,華爾街正看好輝達的下世代人工智慧 (AI) 晶片 Rubin 平台將再次掀起漲勢。輝達周三上漲 2.58% 至每股 157.25 美元,盤中最高觸及 157.60 美元,領先其他晶片股。
台股在價漲量縮中持續震盪,市場進入觀望期,資金操作趨向保守,櫃買與生技族群率先轉強,透露主流資金正悄悄轉向防禦型與低基期標的。〈台股震盪格局下的量能觀察,資金轉向防禦型族群〉台股今天開低走高,尾盤由台積電強力拉抬,讓大盤翻紅,上漲 24 點收在 22577 點,但今天成交量不到 3000 億元,創下近期新低,價漲量縮的格局透露出市場信心不足,資金轉為觀望保守,老師在昨天直播已經提醒,創高後出現量縮,代表市場正在冷靜下來,行情將進入震盪區間,此時操作重點應該回歸到產業面與股價位階的合理性,而非一味追逐高檔熱門股。
台股新聞
台股在權值股領軍下強勢反彈,站回波段高點,進入震盪加劇的第三季,操作策略回歸基本面,聚焦具成長潛力的 ABC 概念股與具防禦力的能源產業,成為資金布局主線。〈台股 7 月開局強彈,價量齊揚創四月新高〉台股在 7 月第一個交易日展現強勁反彈力道,在權值股帶動下,指數大漲 297 點,站穩五日線的同時更創下近四個月以來新高,在歡慶反彈的同時,智霖老師想提醒大家,更要看清這波上漲背後的資金輪動邏輯。
台股新聞
台股在國際股市樂觀氣氛下逆勢重挫,顯示季底法人調節與匯率變動壓力仍未解除,雖然權值股普遍走弱,但 ABC 族群的表現相對抗跌,展現第三季資金轉向基本面與產業趨勢的布局跡象。〈國際利多提前反映,台股走勢獨弱〉台北股市延續上週五疲弱格局,在國際股市氣氛相對樂觀之下,台股未能跟上,終場下跌 324 點,成交量縮至 3542 億元,儘管美那斯達克與 S&P 500 指數再創新高,台股卻因季底結帳與匯率波動等多重壓力干擾,形成反向走勢,美國上週末通過「大而美法案」,包括延長減稅與擴大國防預算,原本市場預期可帶動全球股市歡欣鼓舞,但台股並沒有大漲慶祝,反映市場對利多已提前反應,短線漲多的壓力仍在,新台幣則在央行積極介入下強守 29 元大關,使得外資套利空間受限,短線選擇獲利了結。
根據《The Information》周五 (27 日) 報導,微軟 (MSFT-US) 原訂於 2025 年投入量產的次世代人工智慧 (AI) 晶片「Maia」計畫出現延遲,最新時程將推遲至少六個月至 2026 年。該晶片內部代號為「Braga」,原本預期今年就可部署於微軟資料中心,但因設計變更、人力資源短缺與人員流動率高等因素,使整體進度落後。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股價周三 (25 日) 收盤價創新高,以 3.76 兆美元市值從微軟 (MSFT-US) 手中奪回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分析師看好輝達將隨著下一波人工智慧(AI)「黃金浪潮」起飛並提高目標價,預言市值將衝上驚人的 6 兆美元。
美股雷達
外資券商傑富瑞 (Jefferies) 發布最新報告,將輝達(NVDA-US) 列為首選股,並認為輝達今年全年毛利率有機會突破 80%。傑富瑞分析師 Blayne Curtis 將輝達列入其「最高確信度」股票名單,理由是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的產能及需求顯著提升,將成為推動輝達毛利率飆升的關鍵。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周二 (3 日) 大漲近 3%,以 3.45 兆美元市值把 3.44 兆美元市值的微軟 (MSFT-US) 擠下,重登全美市值最大公司的寶座,是 1 月 24 日以來首見。輝達周二收盤上漲 2.9%,以每股 141.40 美元作收。
台股新聞
在 AI 浪潮推動下,伺服器市場正進入架構升級與資本支出同步成長的轉折期。NVIDIA Blackwell 平台導入,加速 ODM 稼動與出貨節奏,GB200 穩定放量、GB300 預備接棒,搭配主權 AI 資金與中東高額訂單挹注,為產業帶來長線成長動能。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週四 (29 日) 報導,AI 晶片大廠輝達公布 2026 財年第一季財報,營收再次優於市場預期,成功安撫外界對供應鏈瓶頸與對中銷售限制的擔憂。儘管當前幾乎無法進入中國市場,也暫無計畫針對出口限制進行產品重設,但分析師普遍認為,公司未來展望仍極為樂觀。
美股雷達
英國金融時報 (FT) 報導,包括鴻海 (2317-TW)、英業達(2356-TW)、戴爾(DELL-US) 和緯創 (3231-TW) 在內的輝達供應商,已經突破之前阻撓輝達 (Nvidia)(NVDA-US) 旗艦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機架出貨的技術障礙、進入擴產階段,將助輝達邁出促進全球銷售的重要一步。
美股雷達
在一波猛烈的漲勢後,輝達 (NVDA-US) 曾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不過,投資人已開始對繼續加碼這家晶片巨頭保持謹慎,因為人工智慧 (AI) 運算的發展之路未必一帆風順,也未必會永遠依賴輝達的技術。截至目前,輝達仍是 AI 淘金熱中的「賣鏟人」代表。
美股雷達
戴爾 (Dell Technologies) 周一 (19 日) 宣布推出全新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系列,搭載輝達 (NVDA-US) 最新 Blackwell Ultra 晶片,以搶攻企業市場對人工智慧運算需求日益強勁的商機。這款新伺服器提供空冷與液冷兩種散熱版本,最多可配置 192 枚輝達 Blackwell Ultra 晶片,客製化版本更能擴充至 256 顆。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周一 (14 日) 宣布,未來四年將透過一系列在美國的製造夥伴關係,投資最多達 5,000 億美元的 AI 基礎建設。此舉不僅象徵輝達首次在美國本土全面生產 AI 超級電腦,也反映出全球科技業者正因應美國貿易政策變動,積極轉向在地製造。
美股雷達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 2025 年的 GTC 大會上透露,美國四大雲端龍頭今年已購 360 萬個 Blackwell 晶片,預計 2028 年資料中心資本支出規模突破 1 兆美元。黃仁勳週二 (18 日) 表示,去年的 GTC 大會被譽為 AI 領域的胡士托音樂節,今年 GTC 被稱為 AI 業的「超級盃」,這兩種稱呼的唯一區別是,在「超級盃」中,人人都是贏家。
美國 AI 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下周一 (17 日) 起將在加州舉辦為期五天的 GTC 2025 大會,預計將有 2.5 萬人在現場共襄盛舉,還有 30 萬名出席者線上參加,執行長黃仁勳則預計在台灣時間周三 (19 日) 凌晨發表主題演講,主題將鎖定 AI Agent、機器人技術,以及加速運算的未來發展。
專家觀點
【輝達財報優於預期站穩 AI 霸主地位】輝達清晨公布最新去年第四季財報,再度繳出優於市場預期數字,Q4 營收 393.31 億、每股 EPS0.89 美元都擊敗市場預期,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毛利率 73% 較上個季度與去年同期下滑,但亮眼的財報數字也再度證明,輝達 (NVDA-US) 仍是 AI 的霸主,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談到,市場對於 Blackwell 的需求非常驚人,光去年第四季業務收入就達到 110 億美元,而輝達也將擔任星際之門計畫的關鍵技術合作夥伴、全球 500 大最強力的超級電腦系統,也有 75% 用輝達技術。
美股雷達
市場萬眾矚目的輝達 (NVDA-US) 最新一季財報在周三 (26 日) 美股盤後正式揭曉,業績超出市場預期,輝達在 2025 財年第四季營收達到創紀錄的 393 億美元,季增 12% 且年增 78%,同時淨利 220.91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 196.11 億美元,全年營收則成長 142% 至 1152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美股雷達
AI 巨頭輝達週三 (26 日) 盤後宣布,最新的 Blackwell AI 晶片已實現全面生產,並在第四季創造了 110 億美元的營收。輝達財務長 Colette Kress 指出,輝達在 2025 財年第四季實現 110 億美元的 Blackwell 架構營收,這是公司歷史上最快的產品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