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





  • 中國 AI 領域近日迎來重大突破,全新開源模型 Kimi K2 Thinking 正式發佈,立即在多個基準測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科技媒體《愛范兒》報導,這款總參數達 1 兆的混合專家模型 (MoE),被譽為「迄今為止最大最好的開源模型」,並在首次實測中展現出超越 OpenAI 旗艦模型 (如 GPT-5) 的強勁實力。






  •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五 (7 日) 表示,目前「沒有任何正在進行的討論」涉及向中國銷售該公司最先進的 Blackwell 系列人工智慧 (AI) 晶片,澄清外界對相關消息的臆測。黃仁勳指出:「目前我們沒有計劃出貨任何產品到中國。






  • 台股新聞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 (2327-TW) 今 (7) 日公告 10 月營收 113.52 億元,雖月減 2.8%,但年增 8.5%,創歷史同期新高;累計前 10 月營收 1083.14 億元,年增 6.1%。國巨表示,10 月雖因中國十一長假工作天數減少,營收較上月下滑,但利基型產品與 AI 相關應用之需求持續強勁,推升營收創同期新高;10 月營收若以美元換算則月減 3.5%、年增 13.5%;累計前 10 月美元營收則較去年同期增加 6.1%。






  • 台股新聞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今 (7) 日下午搭乘私人專機抵台,出機場時受訪指出,這次來台主要是需求相當強勁,也感謝台積電的付出,因此來台鼓勵台積電 (2330-TW)(TSM-US),並喊出「加油、加油」,後續也證實將出席台積電明日運動會。






  • 台股新聞

    檢測大廠閎康 (3587-TW) 今 (7) 日公布 10 月營收 4.82 億元,月減 4.67%,年成長 17.48%,累計前 10 月營收 45.56 億元,年成長 7.71%,受惠日本業務動能成長迅速,10 月營收創下單月第三高。閎康第三季營收 14.61 億元,年增 8.67%,毛利率 31.35%,年減 4.99 個百分點,營益率 14.61%,年減 2.06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1.42 億元,年減 25.69%,每股純益 2.11 元。






  • 微軟 (MSFT-US) 上周公布的財報亮眼,但卻沒有獲得市場掌聲,到周四 (6 日) 收盤為止已經連跌七天,創三年多來最長連跌紀錄。微軟周四收盤下跌 1.98% 至每股 497.10 美元。微軟上周三公布財報,如果把前一天、也就是上周二的小跌也算進來,已經連跌七天,根據道瓊市場數據,這是自 2022 年 9 月 6 日那波下跌 (當時也是連跌七天) 以來最長的連跌紀錄。






  • 台股新聞

     財政部今(8)日公布 114 年 10 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受惠於人工智慧(AI)商機持續熱絡,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效應發酵,科技產品出貨動能益形強勁,10 月出口金額高達 618 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較上年同期大幅成長 49.7%。






  • 專家觀點

    短線的震盪、免緊張!今日的下殺拉回、並不意外!主要原因除了受到市場憂心 AI 相關企業估值過高、以及川普關稅政策面臨司法挑戰,增添市場更多不確定性的影響外,再者,由於指數累積漲幅已相當地大了、因此,短線上適度震盪拉回做整理,其實,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並不足為奇!重點是:這些利空因素的干擾,主要還是屬於非經濟性因素的心理影響,一旦利空淡化或解除,依過往經驗,相信很快地將可望回穩上來,大家可拭目以待!並且受惠於 AI 浪潮需求火熱持續帶動上市櫃公司營運及獲利成長向上,凱基投顧在最新出具的報告中指出,台股 2026 年上市櫃企業獲利預估值由年增 11% 上修至 20%、約 5.03 兆元,遠高於 2025 的年增 11%;加上指標 ETF 元大台灣 50 昨日獲得百億元的申購,近 27 個交易日合計淨申購金額來到 941.54 億元,顯示資金對於台股後市仍深具信心,以及「MSCI 全球市場指數」權重調升 0.02 個百分點,估將為台股帶來約 123 億元資金活水、及外資買盤回補持股;配合月線及季線持續走多向上不變、以及下檔 10/23 日 27371 點及中期大頸線 26394 關卡等均具有強力支撐下,在在都有利於後市台股持續震盪往上看。






  • 專家觀點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於上週 GTC DC 大會演講中,提出美國的「AI 世紀」藍圖,涵蓋 GPU 部署、量子運算、安全 AI 基礎設施、機器人與自主移動等領域。演講不僅公布多項新技術與合作,還呼應川普政府的 AI 主導政策。






  • 2025 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高峰會今 (7) 日在浙江烏鎮開幕,本屆峰會主題為「共築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建構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聚焦數位經濟與智慧科技發展。會上,京東集團 (09618-HK) 創辦人劉強東與阿里巴巴 (09988-HK) 集團執行長吳泳銘相繼發表主題演講,釋放出科技企業加碼數智化佈局的強烈訊號。






  • 媒體報導,歐盟執委會正在考慮暫停其人工智慧立法 (AI 法案) 的特定部分。此舉是在面臨美國政府和主要科技公司巨大壓力之後採取的。據《金融時報》報導,這項擬議中的暫停對歐盟管理歐洲人工智慧技術的綜合監管框架來說,代表著一個重大的發展。歐盟的人工智慧法規被視為全球最嚴格的 AI 技術監管制度。






  • 台股

    金融債近期表現出色,主要受惠於美降息循環展開、財報亮眼以及監管放寬等利多加持。根據統計,自 2023 年 10 月 19 日全球金融債殖利率走低以來,全球金融債指數與全球金融次順位債指數分別上漲 23% 與 27%(請參考下方圖表),表現優於全球投資級公司債,目前金融債與金融次順位債到期殖利率分別為 4.15% 與 4.53%,仍處於長期的相對高檔,且美債殖利率未來有望進一步走低,金融債持續看好。






  • 微軟 (MSFT-US) 股價在最近的財報發布後持續下滑,而公司總裁兼副董事長史密斯 (Bradford Smith) 近期的大筆售股行動引起了市場關注。根據《巴倫周刊》周四 (6 日) 報導,以及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表格 (Form 4) 顯示,史密斯於 11 月 3 日透過兩筆交易出售了共 38,500 股普通股,平均價格約為每股 519 美元,總計套現約 1997 萬美元。






  • 台股新聞

    連接線大廠貿聯 - KY(3665-TW) 今 (7) 日公告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 26.28 億元,季增 29.8%、年增 109%,每股純益 13.51 元,創歷史單季最佳,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 62.65 億元,年增 120%、每股純益 32.49 元,賺贏歷年每一年。






  • 日本最大科技基金、野村資產管理旗下 Japan Information Electronics 股票基金最新表示,AI 股票不存在泡沫,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Japan Information Electronics 首席投資組合經理 Yasuyuki Fukuda 指出,當前 AI 市「剛剛進入第二個發展階段」,尚未觸及泡沫臨界點。






  • 在經歷了自 4 月以來幾乎持續上漲的樂觀局面後,科技市場在過去幾日明顯轉趨困難,股價走勢出現了加劇的震盪。根據高盛 TMT 專家 Peter Bartlett 的最新報告,市場正處於不安的狀態,並準備迎接 3 天內的第二次下跌 2% 的交易日,且「底層的價格走勢讓人更加不安」。






  • 台股新聞

    和碩集團「金孫」、華擎 (3515-TW) 子公司永擎 (7711-TW) 配合上市前公開承銷作業,今(7)日正式展開新股申購。永擎興櫃股價盤中一度衝上 450 元,若以承銷價 268 元計算,幸運抽中一張有望獲利 18.2 萬元,報酬率上看 60% -70%。






  • 人工智慧 (AI) 潛力顛覆經濟、讓輝達 (NVDA-US) 市值膨脹數兆美元,但高通 (Qualcomm)(QCOM-US) 執行長 Cristiano Amon 表示,這個世界依然低估了 AI 爆發力,也因此,儘管投入 AI 的支出驚人,但 Amon 認為,在世界需要更多算力的前提下,他完全不擔心存在過度投資的問題。






  • 台股新聞

    AI 浪潮來襲:資料中心交換器成數位神經系統在 AI 時代,資料中心已成全球運算的心臟,而「資料中心交換器(Data Center Switch)」就是讓數據流暢運行的血管。隨著大型語言模型(LLM)訓練規模急速擴張、上萬顆 GPU 同步運作,交換器必須提供「超高頻寬、極低延遲」的連線品質,確保每一筆資料都能即時通訊。






  • 美股雷達

    在全球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電力需求激增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高盛的最新報告指出,AI 和數位革命正在徹底改變全球電力市場,但美國的電網卻未做好充分準備。報告顯示,預計到 2030 年,AI 資料中心將需要提供 20-25 GW 的電力,相當於 20 個大型核電廠的裝置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