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揭示科技巨頭新格局 誰在領跑?誰被甩隊?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巴倫周刊》週五 (18 日) 報導,美國科技巨頭陸續公布最新財報,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與特斯拉 (TSLA-US) 本週雙雙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成績單,凸顯大型科技股正加速在 AI 時代轉型。

不過,儘管營收與獲利雙雙報捷,兩家公司今年以來股價表現卻仍委靡不振,反映出核心業務面臨結構性挑戰。
Alphabet 長期仰賴的搜尋引擎業務,正受到生成式 AI 工具如 ChatGPT 的正面衝擊,而特斯拉則因美國減少綠能補貼、加上中國電動車廠商強勢進軍全球市場,競爭壓力大增。
儘管如此,華爾街普遍認為,美國大型科技股過去能長期領先全球市場,關鍵在於具備強大的「再創新」能力。
Alphabet 正積極拓展自家 AI 工具組,旗下包含 Google 及其他非核心事業公司 (簡稱為 Other Bets) 的自駕計程車業務 Waymo,已在美國五座城市運營,成為成長新引擎。

特斯拉方面,執行長馬斯克則將未來希望寄託於無人計程車 (Robotaxi) 與機器人事業的拓展,試圖進一步擴大其自動駕駛與機器人商業化的市場潛力。
觀察其他科技巨頭,美企致勝成果常來自關鍵時刻的戰略轉向。
亞馬遜 (AMZN-US) 從網路書店成長為零售與雲端龍頭,微軟 (MSFT-US) 從桌面軟體轉型企業級 AI 與雲端平台。
輝達更從遊戲顯卡跨足 AI 晶片市場。即便是曾高調進軍「元宇宙」失利的 Meta (META-US),也能快速調整策略,專注於廣告與多平台應用布局。
相較之下,蘋果近年缺乏新的破壞式創新,且尚未在 AI 領域展現領先優勢,導致股價自年初以來已回落約 15%。但市場普遍認為,蘋果仍具備強大品牌與用戶生態系統,不宜過早看淡。
分析人士指出,在 AI 與科技創新加速推進的時代,市場對企業的期待不再僅是短線營收表現,而是能否持續轉型與自我革新。即使短期內財報未如預期,能適應變局並創造新商機的企業,仍有望在未來掌握主導權。
- 退休理財雙引擎:高規格基金×破盤級費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