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配中國股市!高盛:本輪上漲驅動結構較健康、估值未過高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週五(19 日),高盛於媒體交流會上針對亞洲及中國股市前景發表最新看法。會上,高盛亞太區首席股票策略師慕天輝(Timothy Moe)與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Kinger Lau)分別提出觀點,看好亞洲與中國市場。

慕天輝指出,聯準會降息及美元走弱的宏觀環境,整體上有利於股市表現,特別能支撐亞洲市場的發展。
他表示,高盛目前超配中國、韓國及日本三大市場,並將投資重點放在科技及週期性板塊。
劉勁津則分析,本輪中國股市上漲主要受到流動性驅動,市場結構相較以往更健康,估值水準仍具吸引力。
他認為,目前市場情緒雖已改善,但尚未接近 2021 年或 2015 年的投機高峰,若經濟成長與基本面持續向好,投資人信心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同時,劉勁津補充說,海外中長期投資者對非美市場的興趣正在增加,而中國因流動性優勢與主題投資機會,在全球市場中具備較高吸引力。
其中,機器人等產業的完整本土生態體系,讓中國在部分領域擁有歐美市場難以匹敵的投資標的。
全球資金或加速流入亞洲市場 高盛超配中國股市
慕天輝表示,聯準會最新一次降息 25 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並預計今年 10 月及 12 月會議上還將各降息一次,明年 3 月與 6 月可能再度降息,最終把利率降至 3% 至 3.25% 區間。
慕天輝指出:「這項預期與市場共識基本一致。聯準會降息及美元貶值的環境整體對股市有利,尤其將支持亞洲市場表現。」
他強調,高盛長期看重跨資產與跨地域的多元配置。在亞洲配置策略上,中國、韓國及日本股市均被列為「超配」市場。
其中,韓股今年漲幅達 54%,居亞洲首位;港股上漲 35% 位列第二;日股以美元計價上升約 20%,均優於美股的 13%。
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高盛於股票、債券與信用產品之間維持均衡,同時看好黃金與銅。不過,由於石油與其他原材料在大宗商品指數中的權重過高,該機構對大宗商品維持低配。
從 3 個月展望來看,慕天輝認為短期應超配現金,以應對潛在的戰術性回調;而在 12 個月維度上,則維持超配股票、對現金持中性態度。
針對全球經濟,高盛預測今年增速略高於 2.5%,明年雖略有放緩,但仍維持良好態勢。談及美股前景,慕天輝指出,目前估值已達 22 至 23 倍市盈率,後續表現將與盈利增長更趨一致,美國經濟能否延續增長成為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七大科技巨頭」盈利增速仍明顯領先市場整體,因此仍將聚焦科技產業。
他補充,人工智慧(AI)目前處於基礎設施建設期,明年有望進入應用驅動收入階段,未來數年則可能進一步推動各行業降本增效。
在資金流向方面,慕天輝認為,過去由美國主導的格局已趨於均衡。今年初美股曾吸引大量資金,但近六個月已趨穩定;歐洲與其他地區則持續出現資金流入。
隨著聯準會持續溫和降息、美元走弱,未來全球資金更可能加速流入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
就亞太區策略而言,高盛仍超配中、韓、日三大市場,並著重於科技、資本貨物等周期性板塊,以及國防與電力基建投資。同時,在主題投資上聚焦 AI 受益股、股東回報、盈利上修、國防軍工與核電等方向。
中國股市本輪上漲結構更健康 估值仍具吸引力
劉勁津則表示,高盛對 A 股與港股均持積極態度,並在區域配置中對這兩個市場均維持「超配」立場。
在市場最關注的流動性驅動行情永續性方面,劉勁津指出,本輪上漲與去年 9 月的行情不同,參與結構更為均衡。
除了中國境內保險、養老金、量化基金及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外,新興市場及亞太區域的共同基金也積極參與其中,從流動性結構角度來看,本輪漲勢的健康度優於歷史水準。
在估值方面,他則指出,目前中國股市並未出現過熱跡象。MSCI 中國指數成分股的市盈率中位數約為 17 倍,略高於歷史均值;滬深 300 指數約為 18 倍,仍處於合理區間。
相較於中國十年期國債 1.8% 的收益率,股市盈利收益率具備明顯吸引力。若與美股 23 倍市盈率及其他新興市場相比,中國估值仍不算過高。
針對市場對散戶投機的憂慮,劉勁津認為當前尚未形成泡沫,並提出兩點理由:
- 雖然 A 股兩融餘額約 2.4 萬億元,已超過 2015 年高點,但因總市值已翻倍,兩融占比遠低於當年水準;
- 高盛調研顯示,每日成交額中有相當比例來自量化基金與高頻交易,因此高換手率不能簡單視為散戶投機。
劉勁津補充,高盛構建的 A 股零售投資者情緒指標顯示,目前市場情緒雖已改善,但仍遠低於 2021 年與 2015 年的投機水準。若經濟增長與基本面進一步改善,市場情緒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他強調,若「反內卷」政策持續落實,未來數年企業盈利年均增速有望提升約 2%,將顯著改善企業盈利能力。
在 A 股與港股的選擇上,劉勁津認為不應偏廢其中一方,而應優選具潛力的標的。例如,港股在網路板塊更具集中度,而 A 股則在機器人與 AI 等新興領域提供更完整的投資機會。
在行業配置上,高盛近兩個月觀點保持穩定,持續看好網路 板塊,並於 7 月將保險及材料板塊調升至超配。保險可作為間接投資 A 股的工具,而材料板塊則預期受惠於「反內卷」政策推動。
- 基建×奧運紅利,布里斯本是下個投資風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