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小心了!OpenAI大舉挖角人才+搶供應鏈硬體野心曝光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據《The Information》周五 (19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OpenAI 正加速進軍人工智慧 (AI) 硬體領域,並與蘋果 (AAPL-US) 供應鏈密切合作。蘋果裝置代工廠立訊精密 (002475-CN) 已獲得至少一款 OpenAI 硬體的組裝訂單,首批產品最快將於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亮相。OpenAI 同時正與另一家蘋果主要供應商歌爾聲學 (002241-CN) 洽談,希望由其提供揚聲器模組等零組件。

今年以來,OpenAI 更從蘋果延攬超過 20 位資深員工,涵蓋硬體工程、介面設計、穿戴裝置、攝影鏡頭與音訊技術等領域,規模遠超去年的約 10 人。這波「挖角潮」也讓外界憂心兩家公司既有的合作關係恐將複雜化。
借力蘋果供應鏈 推進硬體布局
OpenAI 正借助蘋果耗費數十年打造的中國供應鏈體系,支持自家硬體企劃。消息人士指出,立訊精密已確定承接組裝任務,歌爾聲學 (002241-CN) 則被點名可能成為音訊零件供應商。
據了解,OpenAI 規劃中的首波產品包括一款不具螢幕的智慧音箱,未來也考慮開發智慧眼鏡、數位錄音筆與可穿戴胸針等新型態裝置。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原型裝置被描述為「口袋大小」、具備「情境感知」(context-aware) 功能,主打與 AI 模型緊密結合的「AI 原生」體驗,而非依附於手機或 PC 的附加功能。
不過,業界仍對 OpenAI 能否成功挑戰蘋果的硬體主導地位抱持疑慮。過去無論是亞馬遜 (AMZN-US) 等大型科技公司,或新創如 Humane,都曾嘗試打造 AI 驅動的創新硬體,但銷售表現不如預期。Humane 推出的可穿戴 AI 胸針在 2024 年反應冷淡,今年更被慧與科技 (HPE-US) 以 1.16 億美元收購並停產。
分析人士認為,OpenAI 此舉是迄今 AI 公司最具膽識的硬體嘗試之一,若能成功,可能開啟新市場,並對蘋果、三星 (005930-KR) 及 Google(GOOGL-US) 的傳統裝置主導地位帶來挑戰。
加速人才爭奪 蘋果緊盯員工動向
OpenAI 硬體團隊由首席硬體長 Tang Tan 領軍,他曾在蘋果任職 25 年。 Tang Tan 加入後,透過更高薪資與較少官僚文化吸引前同事加盟。據 LinkedIn 資料,加入 OpenAI 的新血包含曾負責 Siri 波形動畫設計的介面總監 Cyrus Daniel Irani,以及擁有近 17 年蘋果製造設計經驗的 Matt Theobald。
知情人士透露,部分跳槽員工獲得的股票獎勵超過 100 萬美元。此舉已引發蘋果警覺,上月更臨時取消原定在中國舉行的美中製造與供應鏈團隊年會,以避免高階主管長時間離開總部,進一步加劇人才外流風險。
此外,今年初 OpenAI 斥資 65 億美元收購由前蘋果設計總監 Jony Ive 與 Tang Tan 共同創立的硬體新創 io Products,被視為從純軟體業務跨足消費性硬體的重要一步。
外界認為,若 AI 確實成為未來消費性裝置的關鍵功能,OpenAI 憑藉演算法領先優勢,或將在硬體市場占得一席之地。不過,OpenAI 與立訊精密對於相關報導暫未回應評論。對於超過七成營收仰賴硬體銷售的蘋果而言,OpenAI 的進擊顯然帶來不小挑戰。
- 核心地段×重大建設 國際資產新選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