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商都躲不過「價格戰」傷害:比亞迪利潤下滑、特斯拉銷量受挫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Barron’s》報導,中國電動車市場正經歷一場激烈的變革,儘管整體銷量依然強勁,但日益白熱化的競爭與殘酷的價格戰,使得市場已不再是所有品牌都能隨波逐流輕鬆成長的藍海,獲利能力也成為各家車廠面臨的嚴峻考驗。

根據花旗分析師 Jeff Chung 的數據,純電動車銷量目前已占中國新車總銷量的約三分之一,相較 1 年前的約 25% 有顯著提升。然而,這股成長的背後,卻是更激烈的競爭,導致電動車價格下降,進而壓縮了各品牌的利潤空間。
主要品牌的銷量表現:
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做為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龍頭,比亞迪在 8 月份的乘用車總銷量達到 371,501 輛,年增率不到 1%。然而,其純電動車銷量表現亮眼,大幅成長 34% 至 199,585 輛。相較之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則下降 23% 至 171,916 輛。
今年迄今為止,比亞迪的純電動車銷量已達 140 萬輛,年增 39%,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則為 142 萬輛,年增 8%。
在 2024 年,比亞迪的成長模式曾出現反轉,當時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年增 73% 至 249 萬輛,而純電動車銷量則相對落後,僅成長 12% 至 176 萬輛。
理想汽車 (02015-HK):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理想汽車的銷量呈現下滑。其在 8 月份交付了 28,529 輛汽車,年減 41%。花旗分析師 Chung 指出,理想汽車的表現「略低於」市場預期。
蔚來汽車 (NIO-US) 與小鵬汽車 (XPeng-US):這兩家品牌在 8 月份展現了強勁的成長。蔚來汽車報告銷量為 31,305 輛,年增 55%。小鵬汽車則售出 37,709 輛汽車,年增高達 169%。花旗分析師 Chung 表示,這兩家品牌的表現均符合市場預期。
特斯拉 (TSLA-US):特斯拉今年在中國的銷售成長面臨困難。截至 7 月,特斯拉在中國售出約 309,000 輛純電動車,年減約 5%。7 月份,特斯拉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占有率約為 4%,年減約 1 個百分點。此外,特斯拉近期在全球所有地區的汽車銷售都面臨成長困境,其 2025 年上半年的全球銷量年減約 13%。
獲利能力面臨挑戰:價格戰的直接影響
比亞迪:面對激烈的價格競爭,比亞迪的獲利受到影響。該公司第二季獲利約為 9 億美元,遠低於華爾街預期的約 14 億美元。花旗分析師 Chung 指出,每輛車的淨利潤從第一季的約 1,200 美元降至約 700 美元,他補充說,「降價並未能充分改善 2025 年上半年的銷量」。
特斯拉:銷量下滑也直接導致了特斯拉的利潤降低。在 2025 年上半年,特斯拉報告的營運利潤約為 13 億美元,較 2024 年同期的約 28 億美元大幅下降。
- 川普關稅之後還有招?9/17專家深度解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