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撤回對電動車補助 美電池廠2030年恐爆產能過剩危機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據《彭博》周四 (28 日) 報導,隨著川普政府撤回電動車支持,美國電池製造商到 2030 年可能面臨製造產能嚴重過剩危機。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面對美國政策轉向,美國電池製造商到2030年恐供過於求。(圖:Shutterstock)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週四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預計到 2030 年將部署近 378 吉瓦時(GWh)的電池,這比川普上任前該機構的預測低了 56%。這意味著,美國的電池製造商正面臨產能過剩的潛在問題:目前已有 193 吉瓦時的電池產能在線上,預計到 2030 年前還將新增 428 吉瓦時的產能。


政策急轉直下導致需求萎縮

電池是電動車關鍵組件,該領域在拜登時期快速成長。但隨著川普取消聯邦補貼並逐步廢除購車稅收抵免後,需求急劇放緩,預計到 2030 年美國電動車銷量將減少 1400 萬輛。

BNEF 分析師 Matthew Hales 表示:「穩定的監管支持對電動車普及至關重要,而川普對這種支持採取了猛烈打擊。」

公用事業市場也受波及

電池業者還面臨失去電力公司這類大買家的風險。近年來電力業者大量部署電池系統,避免停電並儲存再生能源的過剩電力。這個十年前幾乎不存在的市場,去年已達 26 吉瓦。

但川普新規要求儲能開發商避開中國電池材料才能獲稅收抵免。但根據 BNEF 數據,中國掌握全球 88% 電池正極材料和 96% 負極材料的產能。

「這些標準可能不可行或具挑戰性,將拖累美國儲能專案新增量,」Hales 說。

建廠計畫接連喊停

面對需求前景不明,業者紛紛踩煞車。Kore Power 在川普就職後不久放棄電池廠計畫。Amprius Technologies 6 月宣布暫停科羅拉多州 1.9 億美元電池廠專案。同月 Stellantis(STLAM-IT) 也取消伊利諾州建廠計畫。

Hales 指出,需求萎縮加上政府支持減弱,恐導致更多工廠取消,稱這是「美國製造業希望的毒丸」。

雖然預期產能過剩可能不會完全實現,但政策不確定性已對美國綠能製造業造成衝擊。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