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財報亮眼卻挫跌,聯發科三箭齊發有望成AI大贏家!
謝晨彥分析師(摩爾投顧)
近期台股的走勢再次印證「資金、意願、題材」三大條件的重要性。首先,市場資金依舊充沛,近期單日成交金額持續維持在四千億以上,即便扣掉 MSCI 調整帶來的短線異常放量,仍顯示資金熱度不減。台積電的股價波動雖然牽動大盤,但實際上,若排除權值股貢獻,台股整體上漲點數仍具支撐,說明資金確實在市場各個角落發酵。

第二個要素是「投資意願」。從家數來看,8 月 27 日單日超過七百檔個股上漲,漲停家數更逼近 25 檔,這意味著市場買盤積極,投資人信心明顯偏多。若只盯著大盤指數,很容易誤判行情,但觀察中小型股和櫃買市場,可以看出資金分散進入不同族群,帶動個股活潑表現。簡言之,「輕指數、重個股」是當前投資人應掌握的操作重點。
第三個要素則是「題材性」。近期市場氛圍相當偏多,甚至連利空消息也常被解讀為利多,代表投資人對未來的成長題材充滿期待。特別是 AI 與伺服器需求,仍是資金追逐的核心主軸。從 PCB 載板到伺服器供應鏈,股價全面性走強,顯示出市場對這條成長曲線的共識。當股價反映未來需求,投資人自然會提早布局,即便基本面真正的爆發落在明年,股價的提前反應已經展開。
綜合來看,當前台股擁有資金動能、投資意願與強大題材三大支柱,行情仍具續航力。然而,投資人也需留意個股的位階與強弱。若手中持股已大幅上漲,應思考是否調節獲利;若是剛起漲的族群,則仍有跟隨資金浪潮的空間。重點在於「順勢而為」,挑選具題材支撐且籌碼活絡的標的,才能在這波資金熱潮中,抓住真正的投資機會。
聯發科 (2454-TW) 近年全力搶攻 AI 浪潮,在車用與雲端兩大領域同步卡位,展現強勁成長動能。車用方面,聯發科與輝達合作深厚,推出以 3 奈米製程打造的 Dimensity Auto 智慧座艙旗艦平台 C-X1,整合輝達 Blackwell GPU 與深度學習加速器,具備強大 AI 算力,不僅能支援智慧座艙與自駕車功能,更搭載 RTX 光追技術,帶來車載 3A 級遊戲娛樂體驗。C-X1 與輝達 DRIVE Thor 相輔相成,可形成集中式運算平台,統合車輛各分組功能,並預計自明年起開始貢獻營收。另一方面,在雲端領域,聯發科積極發展 AI ASIC 業務,市場傳出有機會承接 Google TPU v8 專案,與博通共同分食 2 奈米世代商機。外資看好其在 spec-in design 高階設計能力,認為 2026 年起該業務年營收可超過 10 億美元。整體來看,聯發科透過車用 AI、智慧座艙與 AI ASIC「三箭齊發」,有望成為 AI 世代台廠最大贏家。
輝達(NVIDIA-US)第二季繳出營收 467 億美元、淨利 264 億美元的佳績,資料中心營收達 411 億美元、占比高達 88%,顯示 AI 晶片需求依舊強勁。不過財報公布後股價卻下跌,主因在於中國市場與財測不如投資人期待。Q2 中國營收僅剩 28 億美元,占比驟降至 5.9%,H20 晶片出貨掛零,顯示美國出口管制與中國政策限制衝擊持續。另一方面,第三季營收預估約 540 億美元,僅略高於市場預期,未延續過去「大幅超標」的驚喜,加上庫存年增 30% 至 149.6 億美元,引發市場對 H100、H200 需求下滑的疑慮。為應對挑戰,輝達正開發符合規範的新晶片 B30A,並祭出 600 億美元回購計畫以提振信心。整體來看,輝達基本面仍強,但短線股價波動將受中美科技博弈與 AI 投資動能影響,能否恢復中國市占及維持高成長動能,將是後續關鍵。
輝達公布第二季財報,雖然成績亮眼,但未完全超越市場高度期待,加上第三季財測偏保守,盤後股價因而下跌 3%,也拖累台積電 ADR 下跌 1.58%。
受此影響,台股今日出現短線回檔,但需強調,輝達財報本身並非利空,只是未達市場過高預期,因此回檔幅度預期有限,反而可能提供良好的布局機會。
待市場消化財報影響後,焦點仍將回到 9 月 17 日的 FOMC 降息動向。
我也推出全新「搶錢大作戰」!想把握先機的朋友,趕快輸入「+1」,一起抓住這波投資機會。
也可以到我的直播,來了解我對近期盤勢的看法
股怪教授每日直播,最專業及最有內容的節目,一定要收看呦!
每天都準備最即時的資料,要跟各位投資朋友分享。
並且【按讚 + 訂閱 + 分享】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9/17兩大專家教你如何規劃投資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