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台積電 鴻海不妙? 輝達公佈財報股價爆炸?還有更大的崩跌在後?

摩爾投顧-江國中分析師


本周全球投資人最關注的,就是 AI 霸主輝達 (NVDA-US) 財報,不過財報一公佈,輝達股價一度重挫 5%,導致今日台股直接開低。不過投資人不必太恐慌,下跌並非壞事。台股今日順勢出現漲多拉回,但反而有利後市。大家要有正確的觀念:「即便是超級大多頭,股票也不會一直漲」,近期台股頻頻創高後,60 分、日線指標正乖離過大下,多方攻勢受阻降溫是遲早的事。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台積電 鴻海不妙? 輝達公佈財報股價爆炸?還有更大的崩跌在後? (圖:shutterstock)

既然現在發生了,大家就要清楚有個認知,就是這個影響僅是短線,德國股市教父 - 科斯托蘭尼說:「決定股市多空的 2 個重要因素 = 資金 + 景氣。」看看目前資金面 = 9 月 FED 會降息,資金面 = 沒有問題,還沒有實現的預期 = 都是利多。基本面 = 7 月外銷訂單達到 576.4 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新高,經濟部預估 8 月外銷訂單仍將維持雙位數年增,表現穩健。


最後再配合技術面來看,目前台股均線已處在大多頭排列,下檔有上彎的月線、及季線、半年線強撐。口訣:「趨勢不容易形成;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變」。別忘了,本波上漲的過程中,有無數次的下跌、拉回、整理,但是都沒有改變原本的多頭趨勢。

所以,投資人不必在漲高後,一看到回檔就畫地自限,認為反轉開始。江江認為這波拉回仍是製造一個逢低切入好股票的時機呢!除非指數進一步殺破月線、使月線下彎,這波漲勢才會進入較長時候的整理 + 修正,否則任何的拉回,就是醞釀未來噴發挑戰 25000 的養分,建立這樣的觀念 + 心態,就不會被漲跌影響情緒,而胡亂的因為做太短線而追高殺低!

輝達財報公佈股價爆炸! AI 會利多出盡大回檔嗎?!
AI 霸主輝達第二季財報:營收達 467 億美元,超越市場預期的 462.3 億美元,主要動能來自遊戲業務(43 億美元,遠優於預估的 38.2 億)。至於核心的資料中心業務則交出 411 億美元的成績,雖略低於預期的 412.9 億,但整體仍屬歷史高水準。

展望第三季,公司預估營收將達 540 億美元(±2%),落在 529–551 億美元區間,明顯高於市場原先預估的 534.6 億,等於再次釋出 AI 硬體需求依然火熱的訊號。

然而,盤後股價卻出現下跌讓市場錯愕。為什麼「好財報 + 好展望」卻換來賣壓?原因在於:

一、市場早已提前反映:法人與大戶早就卡位,財報公布時反而「利多出盡」。

二、增速放緩疑慮:雖然營收創高,但 Q2 卻是近 9 季以來增速最慢的一季,引發短線成長動能轉弱的聯想。

三、估值過高壓力:輝達股價長期狂飆,財報即便超標也難讓市場再度驚豔。

換句話說,這次輝達股價不漲反跌,更多是「漲多後的技術性修正」與「市場解讀不夠驚豔」,而非基本面轉壞。

AI 拉回,又是投資人另一個上車最佳機會!
因為輝達最新一代 GB300(Blackwell)晶片才在 9 月起陸續出貨,10 月起才會進入大爆發期,這意味著 Q3 的財報其實還沒完全反映新產品效益,真正的高峰要到 Q4 甚至 2025 才會全面引爆!再加上公司宣布 600 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展現雄厚現金流與對未來的高度信心,長線投資人根本不用擔心。

那麼投資該怎麼布局?短線震盪之際,其實正是卡位江江強力鎖定的 CPO 與機器人族群的好時機!CPO 是高速 AI 傳輸的關鍵,機器人則是「物理 AI」的落地應用,兩大族群將隨輝達新晶片大規模部署而受惠。而江江接下來的操作策略就是:「操作股價被低估 + 具大漲潛力的 AI 股」。除了大家熟知的伺機器概念 (舊 AI) 鴻海、廣達、緯創.. 外,如 CoWoS 封裝、散熱模組、高階 PCB 材料,以及 AI 概念亦涵蓋最新的 AI 矽智財、ABF 板、銅箔基板、機殼、CPO、機器人等。裡面不乏有大驚奇潛力飆股在其中喔!

若你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盤勢變化、不知逢低卡位那隻股?手上持股不知如何操作。建議你務必要鎖定江江在 Line @,將有更進一步的訊息給大家了解。想了解還未起漲的市場主流,同步了解大盤多空轉折點及學習預測技術分析,都可加入密切鎖定 Line@粉絲團關注。

更多產業趨勢報告 + 盤中訊息→請加入江江 Line@:https://lin.ee/vTaRqlQ

江江每日解盤影片→含金量滿滿,節目內容太精彩 + 太權威惹!
堅持用心製作優質好節目,一定要看到最後!
並且【訂閱 + 按讚 + 分享幫助好友】

文章來源:摩爾投顧-江國中分析師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