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淨利差承壓成主因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多家銀行,特別是村鎮銀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銀行,近期紛紛宣布調降存款利率,此舉旨在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貸款利率普遍下行所帶來的淨息差壓力。業內人士普遍預計,未來存款利率仍有進一步調降的可能性。

多間銀行下調詳情
• 江蘇銀行: 該行北京西城區某支行理財經理表示,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於 8 月 20 日從 1.85% 調降 10 個基點至 1.75%。而一年期、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暫時保持不變。
• 嵊州瑞豐村鎮銀行: 於 8 月 19 日公示,其人民幣個人定期存款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的年化利率已下調 10 至 20 個基點不等。
• 吉林龍潭華益村鎮銀行: 自 8 月 20 日起調整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及定期儲蓄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年利率由 0.2% 降至 0.15%。個人儲蓄定期存款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期年化利率下調 10 個基點,三年、五年期則下調 20 個基點。
• 其他受影響銀行: 高密惠民村鎮銀行、貴定恒升村鎮銀行、吉林昌邑榆銀村鎮銀行及白山渾江恒泰村鎮銀行等也相繼宣布調降部分期限存款利率,降幅普遍在 10 至 20 個基點之間。
淨息差收窄與負債端管理
銀行業面臨的淨息差壓力日益顯著。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為 1.42%,較第一季度下降 0.01 個百分點。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雖暫時持平,但未來仍有下行空間,這將進一步擠壓銀行的盈利空間。
為應對此趨勢,下調存款利率已成為多數銀行降低成本、緩解淨息差壓力的策略。這也符合金融管理部門鼓勵銀行壓降負債成本的政策導向。常熟銀行便是一個典型範例,該行透過深化成本管控、優化存款結構、嚴控高成本長期存款,並提升中短期存款佔比等方式,來持續壓降整體付息成本。
中小銀行獨特困境與應對
博通諮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指出,本輪存款利率下調以中小銀行為主,這與其獨特的經營狀況緊密相關。相較於大型銀行,中小銀行普遍面臨客戶基礎薄弱、負債來源單一、對高息存款依賴度高以及資產質量承壓等問題。因此,在貸款收益持續下滑的背景下,中小銀行的淨息差收窄幅度往往高於大型銀行,抗風險能力也相對較弱。下調長期限存款利率不僅是對政策導向的回應,更是主動降低成本、緩解流動性壓力的選擇。
高息存款產品的權衡
儘管存款利率整體走低,但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有少數中小銀行推出了年化利率超過 2% 的大額存單產品,吸引市場目光。例如,江蘇蘇商銀行推出二年期 2.1%、三年期 2.3% 的大額存單產品。此類產品能短期內吸引資金並穩定負債規模,但過度依賴高息攬儲恐加劇負債端剛性,不利於銀行長期穩健經營。
未來趨勢與建議
多位業內人士預測,存款利率下調趨勢將持續。尤其對中小銀行而言,其存款成本居高不下,未來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大於大型銀行。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銀行業應摒棄單純追求規模增長和市場份額的「規模情結」與「速度情結」。他強調,銀行應在保持存款業務穩定增長的同時,將負債成本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特別是中小銀行,需要加快轉變經營理念,擺脫對高息存款的依賴,透過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提升本地化服務能力、增強客戶黏性,並加強資產負債管理,以實現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